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十年来,国家对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基本上由师范院校“专营”。去年六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打破了师范院校垄断师范教育几十年的格局。教育专家认为,这种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出现的直接后果,就是师范生生源的分流和教师就业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 相对于综合性大学,我国一般 师范院校的培养质量和专业 水平不高,教师职业素质也不高,这是社会许多方面对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深圳“两会”,确立了深圳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以“质”取胜,将“深圳质量”作为未来发展的新标杆。“深圳质量”,要求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而在“设计之都”基础上将深圳建设成为“时尚之都”,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3.
1994年3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他的中南海办公室会见南京师范大学几位负责人时说到:“有一种意见认为将来我们可以不要师范院校。我认为这值得商量一下……师范院校还应是我们中国的特色。” 据国家教委介绍,我国现有本、专科高师院校241所。近年来,一些高师院校把摘掉师范帽子当作时尚,追求转向综合性大学。而江苏省属重点、院校之一的南京师范大学,却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坚持师范的方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发展道路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李方昊 《学理论》2012,(4):156-157
最近十多年综合性大学历史专业本科生就业艰难,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由研究型人才向实用型人才转化。我们要和师范院校一样培养中小学历史教师,坚持培养研究人员,同时争取向古玩市场等新行业输送毕业生。而课程设置也应该由单一历史基础知识传授向多种职业技能培养转化,实践教学要重于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5.
戚田莉  郭锦辉 《学理论》2013,(30):275-276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构建了新型的外语学习环境。而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外语后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外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笔者以辽宁五所师范院校为调研对象,着重探讨了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师范院校的大学外语后续教学的开展情况,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开展大学外语后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理论视野》2014,(2):88-88
《科技日报》2014年1月20日刊登该报驻法国记者李宏策的报道指出,为解决雾霾这一“老、大、难”问题,法国政府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社会向节能环保转型,并针对大气污染不断出台新措施。  相似文献   

7.
检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演变,历来的研究著作和教材都认为,马克思早期经历了一个“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这对于哲学史、思想史来说是一种误读和曲解。这种对于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解释,至多只能是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一种解释,而不是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白现军 《行政论坛》2010,17(1):23-2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先后进行了九次政府机构改革。总体来看,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机构改革一直处于“合并与分开、精简与膨胀、集权和分权”的怪圈循环之中,虽然历经多次,但却收效甚微。而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及其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每次都有实质性突破并取得显著效果。要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必须厘清纵向不同层次政府的职责,即实现“职责异构”,这也是当前大多数较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9次政府机构改革。总体来看,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机构改革一直处于“合并与分开、精简与膨胀、集权和分权”的怪圈循环之中,虽然历经多次,但却收效甚微。而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及其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每次都有实质性突破并取得显著效果。要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必须厘清纵向不同层次政府的职责,即实现“职责异构”,这也是当前大多数较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以“结构-方式-目标”为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面转型,推进“中国式治理现代化”。从治理结构维度分析,通过人才下派、责任下放、资源下沉、规则下达等措施,推动基层治理由“政策悬浮”向“重心下移”转型;从治理方式维度分析,需要遵循协同整合、因地制宜、化繁为简等原则,推动基层治理由“三治结合”向“四治融合”拓展;从治理目标维度分析,在参与主体、价值取向、行动实践等层面重构乡村社会的公共性,推动基层治理由“多元主体共治”向“治理共同体”升级。在转型过程中,党建始终引领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赓续与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09,(8):29-29
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非常艰难的时代。这并不是指由于美国的“次贷”导致的金融危机。如今最大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当前的世界性不景气,最终总会恢复。当今人们却普遍存在一种难以名状而又无法摆脱的“心灵恐慌”或“灵魂危机”,无论是美国、欧洲、亚洲还是伊斯兰国家莫不如此。这种变化可称之为从“骚动的时代”向“阴郁的时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我的大学     
朋友,提起大学,你一定会想到北大、清华等许许多多名牌学府。不错,那里是科学家的摇篮,是有志青年向往的地方。但并不是每个刻苦学习的人都能走进大学的校门。我在“大学梦”破灭之后,走进了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里实现了我真正的“大学梦”。这,就是吉化。 1977年,因几分之差大学落榜后,我报考了吉林省石油化工学校。3年后,我分配到吉化工作。工作后我还在坚持自学。  相似文献   

13.
严隽琪 《民主》2013,(4):4-6
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革,对大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我留意到,很多企业为适应转型与发展的要求,更加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储备。大学对于这个形势,应该有回应、有担当,而且应视为一种机遇。现代大学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社会对大学的期望值日益提高,而大学始终肩负着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大学的社会责任来源于大学的社会地位、拥有的资源和享有的权利。英国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在评价美国高等教育时说,在世界高等教育历史上,美国的贡献“是拆除了大学校园的围墙”。时至/4-日,一个游离于社会之外、我行我素的大学是难以找到的,一个不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学是难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4.
较之一般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合并型综合性大学图书馆馆藏建设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应当围绕建设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取向和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及阶段性发展需要,制定馆藏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馆藏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策略、具体采访工作措施和分级管理办法,提高文献信息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5.
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我国工业发展的核心任务.转型,就是要通过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由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黑色工业”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工业”转变.中国工业的绿色转型和绿色革命,面临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司徒雷登 《各界》2013,(9):44-45
我到北京之后,即开始主动拜访中国官员,让他们了解我们基督教大学的宗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向对方筹集资金,以示他们对基督教教育的亲善友好。很多官员都已退休在家,他们在任职期间均通过“正当”和“不正当”的方式贪污了一大笔钱。  相似文献   

17.
汪金友 《民主》2008,(12):34-34
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介绍。他在讲课或作报告的时候.经常会向听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这30年里.你最熟悉或者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结果,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选了这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什么会熟悉这句话?为什么会喜欢这句话?在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成就的时候,又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11,(10):17-19
在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经济时代,高校已被推向社会发展的前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作为大学发展的世界性潮流既是顺势而生的,也是不可逆转的。今天,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著名大学都把服务社会作为核心理念。斯坦福大学提出“立志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辉 《民主》2006,(5):14-16
这几年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这项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一、大学毕业生是财富不是“包袱”大学毕业生到底是国家的财富还是社会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三愿     
连续发生在青少年中间的一些恶性事件,使人不能不思索一下我们的教育是否有需要认真改进的地方。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耳边只听到一片“成才,成才”的呼声。至于什么是“才”,却很少有一致的认识。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小学里门门课程都考100分就是才;到了中学,能考上重点学校就是才;而中学毕业后,考上大学就叫才。于是,家长天天逼着孩子考高分,学校年年按分数排队论英才──分,分,学生的命根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拼命为分数而奋斗,好像这就是学习的全部意义,教育的全部价值。 其实,学校教育所承担的并不是“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