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什么是法学     
法学是以研究法和法律现象为对象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理论法学、法律史学、部门法学、国外法学和某些边缘学科.法学的产生有两个历史条件:一是法律的产生.在原始社会的时候,没有阶级,没有法律,也就谈不上法学.那时候,人们为了维系共同生活,把人们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每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规定条件.这种规则最早表现为习惯,后来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形成,这些习惯逐渐渗入阶级内容演变成法律.产生了法律才谈得上产生法学.二是职业法学家的形成.由于法律出现的初期比较简单,还不可能立即就产生法学.只有当法律发展到复杂和广泛的整体,特别是成文法出现后,才有一部分人分工出来,形成专门从事法学研究的职业法学者阶层,法学才形成和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美国法律的迅猛发展一直是各个国家学习的对象,一个建立在法治上的社会首先要从基础做好,所以法律职业教育制度就很重要了。本文对美国律师和法学教师的产生制度进行介绍,通过分析美国法律职业资格和法学教师资格的取得制度,分析美国的律师职业资格的取得制度和美国法律教育的教师体制的特点,提出对于我国法学教育制度有借鉴性的建议,以期对于我国法学教育体制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与中国法治建设的关系,在学术界有否定性意见,问题的产生与源自苏联并影响中国的两种理论解读相关。一个是帕舒卡尼斯囿于“商品交换法学”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法的消亡原理,而否认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法律虚无主义;一个是维辛斯基强调法的阶级性而偏于意志论的法律工具主义。前者使社会主义国家趋于人治和以政代法,后者导致对法的过度意识形态化。其实,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最根本之点在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强调法律源于人类生产活动,并以其对生产力发展的正负面影响而使社会进步或倒退。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一直在场,有必要从意义域角度总结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得失。  相似文献   

4.
吴林生 《学理论》2010,(19):252-253
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给高职高专法学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国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目前与法律职业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的发展需要相脱节,要摆脱这种困境,教育改革必须定位准确、扬长避短、个性鲜明,需要以法律职业要求为本位,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根本,并着眼于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5.
金铮 《学理论》2009,(2):43-44
两性平等待遇原则是欧盟法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本文通过对欧盟劳动领域的性别平等法律之核心内容“同工同酬”原则等法律制度及欧盟法院的相关司法实践的阐述,分析了欧盟及成员国在形成与发展这一原则的演进线索与价值取向,并对该领域欧盟法律的新近发展做出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概念法学"和"自由法学"的辩争催生了法律确定性和灵活性这对永恒矛盾.法律发展的整个历史就是交替赋予法律更多确定性或灵活性的历史.欧美冲突法在20世纪的不同演变轨迹,体现了人们在法律确定性和灵活性之问寻求平衡的尝试与努力.欧美冲突法的发展历史表明.将灵活性置于比确定性更为重要的地位是当今乃至21世纪冲突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法学权利观不同于既有的古典自然法学理论范式、分析实证法学理论范式和空想社会主义法学理论范式中的权利观念,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框架下,在一个宏大、广阔的历史变革视野中看待权利,以动态、变化的眼光看待权利,在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中看待权利。这种在历史的回溯、现实的观照、未来的预判中所认知的权利,对人类社会发展、法律自身变革起着引领、昭示作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权利观,对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探索中国法学权利概念的适当内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浪潮的社会性别意识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不仅封中国的女性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我国现行公共政策的崭新视角。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政策中性别平等的现状和挑战,试图为转型期的中国,找到理解、宣传和推动“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解决方案。由于公共政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平等,对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法学教育改革模式之探讨冯涛纵观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法律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没有法律的护航,任何国家的经济都不会顺利发展。由此,法律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法学人才的培养也显得更为迫切。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既给法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虽然不断出现的新型权利主张是自然权利、道德权利和习惯权利等多种权利形态的复合体,但基于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密切相关性,不能简单依据法律条文就对其进行否定,而应以德沃金的权利理论为指导正视其他权利形态,并以社会转型为背景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新型权利主张的主体、内容、客体等构成要素之所以发生一系列历史变迁,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转型使民众向国家发出分配正义的社会诉求。对此,必须立基于社群主义的政治立场,采纳自由主义的法学元素,严守法定权利的本质属性,明确新型权利主张法定化的具体标准:真实性、准确性、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学的转型思路——通过对发展与法律关系的追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在平 《理论探索》2011,(5):124-12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是发展逻辑和法治逻辑合力作用的结果。中国社会的发展逻辑是指:中国的发展是一种政策主导下的发展,中国的发展表现为一种地方的自主选择性行为,中国的发展具有创生社会秩序的性质。中国社会的法治逻辑是指:法律表现形式上的法条主义,法学研究上的宏大叙事,法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与法律职业阶层的形成。受发展逻辑与法治逻辑的支配,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明显的人格化倾向,法律则具有自我运行的特征。打通发展逻辑与法治逻辑,必须实现发展与法律的沟通。  相似文献   

12.
学点法学     
法学是法律科学的简称。随着社会文明的进程,法律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发生着极为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因此,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应该学点法学。什么是法学法学是研究法或法律现象的一门社会科学。法律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看,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即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2,(1)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有关论述中,法是社会物质关系中产生的法权关系,是应然性的体现,代表着理想的价值目标;法律是由国家机器等权力机关颁布并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是实然性的表征,代表已然存在的社会规范。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法和法律在语义、本质、生成发展以及功能作用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对这些区别加以概括并深化认识,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法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俊杰 《求知》2002,(4):47-48
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劳动雇佣关系的调整、劳动力的保护、社会保障以及劳动监督与法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法学》是我国法学教育中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关于劳动法律制度和理论的一门科学。学习劳动法律制度,掌握劳动法学知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的法律之缘,贯穿于他的一生。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李大钊的人生主色调,而法律和法学则是他政治实践和政治理论的一个底色。探寻李大钊法理学思想,是法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使命。李大钊的法理学思想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从民主主义法学转变为共产主义法学:从启蒙主义角度出发,他提出了“法律民彝论”,兼顾中西、追求民主和法治,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法理学;从唯物史观出发,他批判和继承了西方政治与法律思想史,继承和发展了共产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法律学说,从马克思的经典中提炼出唯物史观的法律一般理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李大钊对法律与权力、法律与道德的专题研讨,对政治权力合法性与正当性的论证,充分显示了他的理论创见。李大钊是早期共产党人中善于充分吸取外来法学理论资源的理论先驱,也是探索构建中国法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先驱。  相似文献   

16.
论和谐社会的性别关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琳 《理论导刊》2007,(12):100-101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自从党的纲领性文献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论题以来,社会学、哲学、人口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开展了热烈讨论,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理论见解,使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7.
张伟 《学理论》2010,(5):72-73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正是中国法学能够走向何处的历史场景之学,也是中国法学成熟的进路之标识;其前提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要求是要创建能够指导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同志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三次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风险投资实践的迅速发展为民商法、经济法领域的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遇到一些法律障碍,政府应当有限度地直接介入风险投资产业,制定《风险投资法》作为风险投资的基本法,同时修改与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保证我国风险投资法律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通过积极立法和创建完善的风险投资市场交易秩序,提供政策优惠支持、引导企业及其他社会资金流向风险投资,从而通过社会的力量支撑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法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哲  孙秋枫  庄磊 《理论探讨》2005,1(5):89-91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经济与法律互动共生、高度统一的新趋势造就了经济分析法学的方兴未艾。在了解以及借鉴应用西方经济分析法学的经典理论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分析法学的独特贡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经济分析不仅是经济分析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为当代经济分析法学家的经典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文章从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经济与法律关系的分析入手,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同时比较了当代分析法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法学的关系,进而揭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经济分析对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良 《学理论》2010,(12):131-131
历史法学主张用历史去阐明法律、用法律阐明历史,其哲学基础是反对自然理性的历史主义和浪漫主义。历史法学思想传播广、影响大,作为主创人的萨维尼和历史法学在英国的集大成者梅因的思想是其主流。反理的哲学基础思想注定了其对自然法观念的反对,但是两人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