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看不懂的数据、让人头疼的报告,预算这块难啃的"骨头",在永川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如今编制得更加科学合理、财政资金使用更加规范透明。初审铸"尺子""经过培训,把平时不太懂的问题都搞懂了,审查预算报告的时候也更有底气了。"永川区人大代表宋代荣告诉笔者。为加强预算的初审工作,永川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在区人代会召开前一个多月,即着手组建由13个代表团推荐的28名代表组成预算审查组,开始了2016年区级预算草案初步方案的征求意见和审查工作。在这期间,区人大预算工委和区审计局还分别就预算审查方法、审计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2.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4年中央预算。  相似文献   

3.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09年中央预算。  相似文献   

4.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2年中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五家渠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能,严格把好预算编制关、审批关、执行关,促使预算审批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规范预算审查程序为使全市财政预算编制更为科学合理,市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监督法有关规定,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预算审查流程,即财政部门于人代会前向财经委提交预算报告——财经委组织委员深入开展预算审查——向财政部门反馈  相似文献   

6.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07年中央预算。  相似文献   

7.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1年中央...  相似文献   

8.
正政府"四本预算"首次集齐亮相人代会——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审查和监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届人大履职第一年,预算审查监督即呈现多个亮点。亮点一:首年实现人大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审查和批准今年的人代会上,代表们发现在预算报告中的"2014年预算草案"部分,除了往年提交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还新增了2014年"国有资本  相似文献   

9.
袁东 《天津人大》2006,(4):13-13
3月28日市人大财经委、市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召开全市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交流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述祖、陈洪江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预算法和有关预算审批监督地方性法规的贯彻落实,地方各级人大依法严格规范预算审批行为,预算审批监督正向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地方人大预算审查走过场、图形式,满足于程序,不会审查或不认真审查现象比较普遍,预算审批监督缺乏力度和深度。从地方人大实际工作出发,预算审查工作应把握以下几点:审查预算草案是否真实和可信。由于目前地方各级人代会召开时间接近,总预算来不及汇总,各级政府总预算由下一级上报的数据多为参照数,客观上存在不真实现象。如此,预算审查的重点应当是本级预算。审查时,一是审查预算与当地…  相似文献   

11.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06年中央预算。  相似文献   

12.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08年中央预算。  相似文献   

13.
《浙江人大》2012,(4):82-83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前,都要进行代表资格审查,并作代表资格审查情况或者变动情况的报告。目前地方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没有对乡镇人大代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资格审查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有的地方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并由常委会通过后发布公告;也有的地方由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向人代会预备会议报告,并由预备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14.
一些地方往往在人代会前,才把上年度的财政预算调整情况提交常委会审查批准,这种“临阵磨枪”的审查,常常使各级人大常委会陷入两难境地,不批准不行,怕影响人代会的按时召开;批准了却又有走过场之嫌。  相似文献   

15.
<正>南方周末·8月6日2015年初,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财经委分拆成预算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2015年2月,预算委正式成立,原财经委主任委员欧阳知任主任。2012年10月,广州人大在财经委下增设专门的预算工委,集中力量专门做预决算审查监督。但实践中仍没能彻底解决监督问题,主要瓶颈在于预算工委不够独立,专业能力不足,在人大话语权不够等。新设的预算委吸纳了不少长期在财  相似文献   

16.
洪丰  林墨 《公民导刊》2016,(6):14-14
正按照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和2016年立法计划,2015年初,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开始牵头负责预算审查监督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十分关心条例起草进展情况,多次强调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是市人大今年立法的一个重头戏,也是人大牵头起草的地方立法,要认真贯彻新的预算法,在"有效管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地方各级人大审查批准预算,主要依据是预算法的相关规定,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县级为人大常委会)对本级预算草案初步方案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初步审查意见[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也就是先初步审查,再大会审批,通常称之为预算二审制。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为了使预算审查批准更加科学有效,积极探索在初审前加上一个预审环节,形成预算审查批准三审制。如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就推出了预算草案三审制[3]等。  相似文献   

18.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06年中央预算。  相似文献   

19.
<正>一、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主要职权及其设置(一)主要职权审查和批准政府预算;监督政府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政府决算。(二)职权设置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代会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大常委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相似文献   

20.
每次参加人代会,审议政府预算案是必要的程序之一:由于我对预算审查不甚了解,所以在平时看报纸、杂志的时候特别注意阅读有关预算审查的内容,借此学习一些有关预算审查的知识,我发现,很多报刊在介绍人代会审议政府预算案时,经常有预先审查、初步审查和预算审查等说法我知道人代会要审议政府预算案,那么预先审查和初步审查是什么性质的?预算初步审查与人代会的预算审查到底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