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蒋庆先生提出,所谓"先进文化",即是建立在尧舜文武周公孔子道统上的儒家文化,也就是尚德尚仁的"君子文化",是把善和公正放在第一位的文化,而不是近代西方那种尚力尚利的"小人文化",不是把强力、霸权、功利、效率、欲望放在第一位的文化.蒋庆先生的观点是片面而偏狭的,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他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的基本特性,儒家文化的系统性、历时性和民族性决定了其不可能都是先进文化;二是他把善或道德当成评价文化是否先进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只有能够实现真善美利四种价值的最大化与最优化,才能称为先进文化;三是他忽视了儒家文化的社会功用性.其实,儒家文化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正负多种作用,决定了它不可能隶属于某种单一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共产党发展先进文化的原则和方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对文化工作进行政治指导 ,是我党发展先进文化的一贯的重要原则。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同时 ,我党制定和实施了发展先进文化的一系列正确方针和原则 ,本文对这一系列的原则和方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培育文化主体性是民族国家文化自觉、自省的过程,是通往文化自信、自强的必由之路。近代西方文明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当下追求经济效益带来的工具理性负效应,西方价值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分化瓦解,种种因素共同造成了本土文化某种程度的主体性缺失困境。文化系国家发展命脉及民族复兴重任,寻找中华民族之精神自我,重塑文化主体性务必有的放矢、抓牢关键。优秀传统文化镌刻着中国人的价值基因,革命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结晶,重塑文化主体性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开展,传承革命精神以开展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与时俱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其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先进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成为了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实践价值的双重诉求。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与"引领"逻辑紧密关联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为什么要"引领":先进文化建设路径的逻辑起点;用什么去"引领"先进文化建设路径的逻辑内涵;怎么样来"引领"先进文化建设路径的逻辑范式。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统一性、现实斗争的需要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然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从落实方针、尊重规律、完善机制等方面,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明华  那述宇 《前沿》2001,(4):14-17
中国共产党应该而且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根本;重在建设,这是党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着力点;继承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这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南.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其本质和主体而言,应该是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必须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新和进行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8.
弄清了什么叫生产力,并不等于弄清了什么是先进生产力;弄清了什么叫文化,并不等于弄清了什么是先进文化;弄清了什么叫利益,并不等于弄清了什么是根本利益.要当好"三个代表",首先要弄懂弄通什么是先进生产力,它有什么发展要求;什么是先进文化,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什么是根本利益,怎样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先进军事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着共生共进、内核同质的逻辑关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先进军事文化发展提供价值基础、理论指导和发展机制.先进军事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又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生重要促进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挥军队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战斗队、先锋队、宣传队的作用,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为承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先进军事文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后,理论界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问题的广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建设的内涵界定;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必要性、重要性;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途径。而在先进文化能力建设的中国特殊背景及国内外比较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可以预见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建设的研究将会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1.
谢晓萍 《理论月刊》2001,(10):83-83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一个不断解决党自身面临的问题,实现自我更新、自我提高、自我进步的过程."三个代表"最本质的要求、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它的先进性,就是它与时代同行的根本属性和进取精神.本文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三个方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就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袁朝会 《创造》2003,(12):45-45
文化问题,是当今人们热衷探讨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众说纷纭。其实质是什么?先进文化有什么重要作用和怎样建设先进文化?都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首先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兴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其次,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条件。这两点理论家们论述得很清楚了。第三点,代表先进文化是适应时代要求,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这一点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从根本上说,先进文化就是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的活动及其成果。人类创造了文化,先进文化反过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结构层次与我国先进文化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结构层次理论"将文化 分为外层(物质)、中间层(制度) 和里层(心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建设史表明,先进文化建设 必须要注重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要 完善文化制度建设,还要用先进文化 来提升人的文化素质,三个层面的文 化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范俊玉 《前沿》2004,3(3):181-182
先进文化在一般意义上有其特定的价值判断标准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简要探讨。正确认识先进文化的价值判断标准 ,对于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立勤 《长白学刊》2004,(2):111-112
研究和探索发展先进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对于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意义十分重大.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捍卫民族文化主权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关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军营文化,是新形势下落实“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是推进部队全面建设、提高战斗力、增强凝聚力的基础工程。本文从理论到实践从客现到现实,进一步阐明了构建时代特色军营文化的重要性及发展路径,为加快军营文化建设,谋求军营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了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首先要求党内的文化必须是先进的.只有建设先进的党内文化,我们党才能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通过党内先进文化建设,推进党内和谐,才能在全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选择什么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培育的首要问题.从语义学上看,民族精神概念本身就蕴涵文化选择之义;从发生学上看,每一时代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就是该时代先进文化的选择和积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先进文化的确立,对于导向、铸冶民族精神有着巨大而特殊的作用.因此,培育当代的民族精神,必须确立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取向,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蕴涵在于 :构建中国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 ,代表了人类文化前进的方向 ;中国先进文化从其内容上来说 ,是自然科学文化与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的统一体 ;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