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何解读和研究当代的中国农民,田翠琴、齐心撰写的专著《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开辟了农民研究的新视角,即以闲暇时间和闲暇生活方式变迁为视角解读农民的发展变化。休闲时间是以时间形态存在的重要社会资源,是衡量社会文明与人类进步的重要尺度。伴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农民的产业结构、耕作方式、劳动空间、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休闲生活正朝着多层次、新领域转变,在这方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农民闲暇》作为我国首次系统研究中国农民休…  相似文献   

2.
面孔     
《廉政瞭望》2012,(20):8-8
莫言:中国作家百年诺奖梦圆 中国人百年的诺贝尔奖梦一朝梦圆。10月11日晚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曾创作了《红高梁》、《檀香刑》、《蛙》等小说的中国作家莫言。理由是:“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萸言本人十分低调。他说,获奖后生活中唯一的变化,就是耍接待很多记者,恢复正常后,“我还是在家里,吃饭、看书、写作”。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代便以反映农村题材的小说登上文坛的中年作家牟崇光,近几年又驾驭起报告文学这一“轻骑”,先后为《站起来的农民》(《人民文学》1984.6)谱写了激昂的《农民进行曲》(《当代企业家》1986.3),并伴奏着高亢欢快的《农家乐》(《大众日报》1984.7.21)。同时,还热情地向广大读者捧出了一串在农村大地上《闪光的珍  相似文献   

4.
曾国平 《当代党员》2007,(12):20-20
一、党的十七大闭幕后,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更需要重庆加快步伐。本刊在“特别策划”栏目里组织了《农民变市民的前沿试验》系列报道,在“当代论坛”栏目发表了《解放思想是改革试验的法宝》的文章,在“理论与实践”栏目发表了《重庆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与路径探索》。希望各级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这些文章,结合实际不断探索,认真做好城乡统筹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5.
2005年元月,贵州正安作家王华的长篇小说《桥溪庄》在《当代》以头文的位置发表,这是贵州作家第一次在《当代》发表长篇小说。在全国2004年以来发表并出版的长篇小说读者排行榜上,《桥溪庄》荣居第四位,并获得《当代》2005年文学拉力赛第一站冠军。  相似文献   

6.
霞飞 《党史博览》2011,(2):34-37
人们对浩然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出身于农民家庭,一生以写农民和农村题材为己任。他创作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中国农民喜欢他,称他为“农民作家”。  相似文献   

7.
英年早逝的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在短短的十多年创作生涯中,写下了20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其中洋洋100万言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自问地以来,更是长销不衰,反响巨大.无数青年读者从中深受启迪和教育,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中国作家曹文轩荣膺2016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国际安徒生奖,成为迄今为止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作家。曹文轩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领军人物,代表作有《草房子》《细米》《红瓦黑瓦》等。以下为曹文轩在"第十八届图书交易博览会——中国出版高层论坛"上的演讲,内容有删减。当下中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非常糟糕,呈现出一个混乱的状态。事实上,我到各地中小学走下来,广大的中小学还是重视孩子读书的,  相似文献   

9.
一个军人作家,与贫困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5年的时间里,深入采访了21个省区的63个贫困县,一连写了三部关于贫困题材的报告文学(《托起明天的太阳》、《中国山村教师》、《中国贫困警示录》)。对于海军作家黄传会来说,他本职的创作任务应该是描写人民海军的生活。然而,因为良好的机缘,他与广大的农村,特别  相似文献   

10.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川籍青年作家邓贤在《当代》上发表了纪实文学《淞沪大决战》(以下简称《决战》)。遗憾的是,《决战》一文未能正确反映和描绘这场百万人的大会战,某些观点和史料的选用是不严谨的。作为一个普通读者,退休干部,在此不揣冒昧地提出来,愿跟邓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极大,它使解放区的作家们走向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创作出了全新的作品。纪念《讲话》发表七十余年之时,仍然需要坚持讲话精神,克服文艺界的浮躁和低俗现象,创作反映民众生活、反映当代政治生活的作品,以引领民众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国1911》     
《当代贵州》2011,(11):65-65
《中国1911》是中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民国史学者伍立杨的最新学术著作。回顾当年中国的重要时刻,作者在书中重建辛亥记忆,唤起辛亥话题,让历史反思转化为历史智慧,在当今正面临新走向的中国,有着历史与现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民阶层分化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重要现象,对当代中国的利益整合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阶层分化的实质就是利益分化。分化后的农民各阶层虽还统称为"农民",具有"农"的身份,具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政治意识和心理,但各阶层农民受社会关系、生活方式、职  相似文献   

14.
贵州经济发展总的特点是资源富有、经济贫困、结构失衡。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贵州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应当是通过结构调整,达到开发资源,改变贫困的战略目的。这对一论题,我在《中国经济文库》、《当代论文选》、《中国跨世纪改革发展文献》等刊物上发表的《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把握规律,探索路子》、《论西部开发》等文章中已经作了论述,本文仅仅是对贵州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指导思想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工农和城乡结构调整问题 贵州近十分之九的人搞饭吃,四分之一的农民连温饱都尚未解决,95%以上的自然资源在农村,这是贵州最大的省情。这一最基本的省情决定了贵州尚处在从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农民信仰问题在有关农民问题的研究不断探索和深化的推动下,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新近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王晶教授撰写的《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一书,对中国农民的信仰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与研究。一、深刻分析中国农民信仰的思想根源,及其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关系,凸显其在中国近代至当代的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作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而言,农民问题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其中比较突出的则是农民的精神信仰问题。信仰是包括自然和人文生态在内的环境在人的精神世界的折射、提…  相似文献   

16.
辛国明 《党员文摘》2008,(11):31-31
从贵刊今年第9期获知,《党员文摘》成为全国“农家书屋”必备读物,成为全国入选的唯一一本党刊。这让我为《党员文摘》高兴,更替农民朋友高兴。  相似文献   

17.
宝藏 《党史纵横》2006,(2):34-37
马加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上世纪二十年代末,马加考入东北大学,开始创办革命文学刊物《北国》。“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北平,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并主编《文学导报》。1938年,他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了文艺界抗敌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并出席了中国文艺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解放战争前夜,主编《晋察冀日报》副刊,以后跟随干部队返回东北,在北满参加土改。解放后,马加先后出任东北作家协会主席、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辽宁分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政协辽宁省第六届委…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带回第7期《当代党员》杂志并让妈妈看了。她戴着老花眼镜看得很仔细,开始我只把《心灵的共鸣》中写她和我们的那段给她看,看完后又告诉她前面还有市委书记给我们的信。老人很高兴,一谈到往事就很兴奋,话也多。她很多时候都生活在往事中。  相似文献   

19.
<正>厉以宁在2009年第6期的《北京大学学报》上撰文指出:在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过程中,有必要消除以下三种误解:第一,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有人认为,农民一旦大批进入城市,生活方式变更,城市生活设施建设又跟不上,反而会引起他们不满,有些人又想回  相似文献   

20.
军旅作家王宗仁报告文学集《日出昆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以饱满的激情,浓重的笔调,讴歌了祖国西部高原2000公里青藏线上几代军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赤诚的自觉奉献精神,执著的战斗拼搏精神,顽强的吃苦忍耐精神,是一部读后令人热血沸腾的生命交响曲,也是一部抒写当代军人正气的力作。《日出昆仑》由《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日出昆仑》和《源头桨声》五部中篇报告文学组成,它囊括了作家40余年对青藏高原军旅生活的生命体验。王宗仁是1958年入伍的老兵,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