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世明 《前线》2014,(7):115-115
目睹官场诸多腐败现象,具家国情怀如侪辈者,肝火焉能不旺?连日溽热,胸中更热。忽一日,笔者翻阅清末名著《官场现形记》。正在沉思之际,只闻一阵风声,竟然是《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先生翩然而至!遂有下列相隔107年的“超时空对话”——齐:官场的腐败,是不是跟权力没有“笼子”制约,抑或有“笼子”但钥匙在自己手上有关?李:可作如是观,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腐败是官德最大的负面。不施之真正民主、法治的“阳光”,这腐败的官德终不可除也。  相似文献   

2.
官场潜规则是政治运行的顽痼疾:是官员堕落的催化剂;是官场腐败的保护网。官场潜规则的存在和盛行已经严重侵蚀了党的执政能力,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必须根除官场潜规则。作者在分析官场潜规则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根除官场潜规则的对策。“破网”、“亮权”、“治软”、“建制”的建议对根除官场潜规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夏昕 《新湘评论》2004,(5):36-38
翻阅《现代汉语词典》,“腐败掮客”这个词是不存在的.然而在现实中,“腐败掮客”已从一个新词语蔓延成了一种可怕的社会现象。无论我们将这群活跃在腐败中的“中间人”称做“腐败掮客”,还是叫做“腐败托儿”,抑或“官场媒婆”、“腐败二传手”什么的,他们存在的事实是不争的,而其危害更  相似文献   

4.
通常人们一谈到腐败,就会联想到大案要案,殊不知大案是由小案件发展而来的。腐败有两类:发生在官场的“大腐败”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腐败”。有人提出“小腐败”问题,并将那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称之为“小腐败”或“身边腐败”,认为“小腐败”也是腐败,是权力者通过对权力的操作谋取利益,是一个“与民争利”的“权势群体”。什么是“与民争利”?就是在“利”的问题上“小打小捞”。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21):74-74
官场腐败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所谓贪官,即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攫取私利。在贵族制被官僚制逐步取代而有了“官场”概念后,贪官便开始粉墨登场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各级纪检、检察机关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家庭共同犯罪现象越来越多,往往是查办一人,带出一家,人们称之为家庭“一窝黑”现象。从查处的家庭“一窝黑”案件来看,大致有三种类型:———直接参与型。这类案件的主要特点是,夫妻或其他家庭成员胆大妄为,无所顾忌,共同直接参与贪污或受贿等。长沙市中级法院最近审理的“湖南第一贪”———原湖南机械工业局局长林国悌受贿案即如此。经检察机关查明,1992年8月至1998年8月期间,林国悌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承揽业务、提拔任职、调动工作、申办许可证等手段,单独或伙同儿子、妻子收受1…  相似文献   

7.
热词     
清廉中秋 自十八大以来,每逢节假日,从中央到地方均三令五申狠刹歪风,密集出台禁令,已经成力震慑官场腐败的“高压线”。从“光盘行动”渐入人心,到高端餐饮转型平民化,再到高端月饼、粽子遇冷,老百姓拍手称快,“清廉过节”正成力当下中国官场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8.
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句话来形容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建设交通局原副局长姚久纲的官场履历显得很贴切。他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才一年多,就被提拔为副局长,被人称为当地的官场“新星”。可这颗“新星”升起来才两年,就因腐败而陨落,成为一颗“流星”,在项王故里上演了一出“拍案惊奇”。  相似文献   

9.
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反腐利剑直指“卖官鬻爵”卖官鬻爵死灰复燃卖官鬻爵本是封建官场的“专利”,但近些年却披着商品经济的外衣死灰复燃,粉墨登场。孔方兄烧个香,老鼠可以看粮仓。“五百挂个号,一千报个到,一万拿顶帽”——这是山西汾西群众给他们的县委...  相似文献   

10.
最近看报,发现媒体今年披露的打假案件特多,假干部、假党员、假货、虚假统计等等,可谓“品种”齐全,花样翻新。这些“假东西”中,官场造假“异军突起”,成为腐败新品种,仅举几例:  相似文献   

11.
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再现了康熙年间的两江总督于成龙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官场生涯和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的情感经历。曾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在满清王朝腐败成风的官场上卓尔不群,独立独行,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1,(8):60-60
叶匡政在5月28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撰文指出:最近很多地方兴起了一场“治庸”的官场整肃风暴。官场不乏庸官已成社会共识。何谓庸官?简单说有三种表现:或是思想平庸僵化,或是行为庸碌无能。或是人事庸俗钻营。上个世纪美国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1906~1975)就提出一个观点:平庸也是一种恶。她认为,在一些政治体制中一些平常的小官僚。因为没有明确的爱憎和判别正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温凤霞 《理论学刊》2006,(5):121-1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学领域出现了一批以官场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它们主要以曝光官场内幕、反映官场权力斗争、描写官人宦海沉浮、揭露官场黑暗腐败为主,我们统称之为“官场小说”。其中,以描写官场的权力、斗争和官人的宦海沉浮为主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官人》、《官  相似文献   

14.
精瑛 《正气》2000,(11)
一 现在在书市上出现了一个新卖点,即有关反映官场腐败的书销路很好。这些书之所以卖得好,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胆地甚至夸张地揭露了官场的种种腐败,塑造了几个有血有肉的典型“坏人”,触及了当今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艺术创作上,用反面典型教育人警醒人不失为一种好的技法,然而如果过了则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给人一种“坏人”比“好人”多,“坏人”比“好人”嚣张的感觉,由此使人丧失对社会、对国家、对理想的信任和追求,自甘堕落,自甘庸俗。所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塑造正面人物形象所带来的社会效果比塑造反面…  相似文献   

15.
当前,官员腐败现象可谓五花八门。在这些腐败中,还有一种新的腐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还在蔓延,这就是“文凭腐败”。“年龄越报越小,工龄越报越早,学历越报越高”的极不正常现象再次向政坛敲响了警钟。虚假的文凭不但害了干部自己,也危害了一方百姓,危害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有些干部的文凭即使是真的,但里面的含水量已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文凭腐败”,已逼近政坛。“攻硕”“攻博”——官场“另类风景”近年来,从政的干部们有不少突然变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戴起了“硕士”、“博士”的桂冠;还有一些干部…  相似文献   

16.
<正>隐性腐败自古有之,是一种官场顽疾。一些官员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利用制度漏洞或执法松懈牟取私利,被发现时则用“一时疏忽”“下不为例”等加以开脱。但腐败就是腐败,无论手段多么隐蔽,所造成的危害是一样的。身份便是“隐性财富”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宦官张让是汉灵帝朝的“十常侍”之一,手眼通天,  相似文献   

17.
翻阅《现代汉语词典》,“腐败掮客”这个词是不存在的,然而在现实中,“腐败掮客”已从一个新词语蔓延成了一种可怕的社会现象。无论我们将这群活跃在腐败中的“中间人”称做“腐败掮客”,还是叫做“腐败托儿”,抑或“官场媒婆”、“腐败二传手”什么的,他们存在的事实是不争的,而其危害更是不可小觑。套用一句名言:“每个腐败分子的背后,必定站着一个甚至多个腐败掮客”,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当我们试着给这群“腐败掮客”画幅像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惊人的令人恶心的丑恶嘴脸。画脸:浙江四大“腐败名掮”的丑恶表演说起“腐败掮客”,最为…  相似文献   

18.
一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直接影响和危害政府形象、政府威信的首推腐败。腐败有多种表现形式,就我国腐败官员的情况来看,在生活中有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赌博嫖娼等表现;在工作中有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徇私枉法等表现。这些年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腐败的集中表现就是“权力寻租”、以权易钱,他们或是以“收费”、“摊派”、“提成”、“回扣”、“索要”、“卡拿”、“罚没”等方式直接收取租金,或是以“公款吃喝玩购”、以“私费公报”等公款消费行为间接获取租金。腐败愈演愈烈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公职人员主…  相似文献   

19.
民间腐败是与官场腐败相对而言的。众所周知,官场腐败,一般是指各级党政机关的干部(公务员)运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或集团私利的行为和活动。官场腐败的基本现象或主要表现是以权谋私。而民间腐败,则是指党政机关以外的各阶层人们通过不正当的,即非政策、非法律、非道德等手段谋取私利的行为和活动。这里说的民间腐败有别于官场腐败,也有别于行业的不正之风,还有别于小偷小摸,以及其它落后、丑恶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0.
宋正 《正气》1998,(11)
五花八门的“官场”腐败一是权钱交易,买官卖官。一些地方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五千元挂个号,一万元报个到,三万元给顶帽。”“一万两万记本上,三万四万提会上,五万六万搁位上。”“不跑不送降级使用,光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这些说法虽有偏颇,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