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宪 《时事报告》2005,(5):10-10
2月13日,伊拉克独立选举委员会公布了1月30日大选结果。根据这一结果,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西斯塔尼支持的政党联盟“伊拉克团结联盟”赢得了约48%的选票,领先于库尔德政党联盟和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民族和谐组织”,居各参选党派或政治联盟之首。  相似文献   

2.
对于美国准备对伊拉克动武,欧盟主要国家态度分为三类:英国基本上紧跟美国;法国与美国拉开距离;德国坚决反对。德国的态度同德国的大选形势有关,反映了德美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同时也是德国大国意识觉醒的表现。从8月上旬以来,德国总理施罗德、外长菲舍尔以及政府其他要员几乎天天都要在伊拉克问题上批评美国的政策。他们认为,伊拉克同“基地”组织没有联系,也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伊核武器计划取得进展,因此打击伊拉克是“师出无名”。他们还警告说,美国的军事打击将带来严重政治和经济后果,并导致国际反恐联盟瓦解。德国政府表示,…  相似文献   

3.
新闻集萃     
1.中国将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确定八大重点2月16日,国务院在京召开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强调,建立惩防并举的反腐败体系,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必须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产生腐败现象的深层次问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2.伊拉克大选结果正式出炉团结联盟获140个议席伊拉克选举委员会2月17日正式公布了伊拉克大选的结果,什叶派领袖西斯塔尼支持的伊拉克什叶派政党联盟-伊拉克团结联盟获得了140个议席。根据此前该委员会公布的大选结果,伊拉克团结联盟获得了48%的选票,库尔德政党联盟…  相似文献   

4.
明眼人不难看出,现在的伊拉克政权--伊拉克临时政府是一个“大杂烩“,是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的结果,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人物,各种各样人物鱼龙混杂、心态各异、争权夺利.阿拉维和亚瓦尔虽然是伊拉克的两位主要领导人,但让他们以绝对的权威领袖群雄,多多少少有点勉为其难,况且他们之间还有利益之争.造就一个亲美的、稳定的、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伊拉克人承认、至少是默许的伊拉克政权,对美国来说刻不容缓.因为美国既想保住美国在伊拉克的利益又试图从伊拉克泥潭脱身.不久前,布什总统就表示,美军将从伊拉克撤出.一旦美军脱身伊拉克,谁主伊拉克沉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将要举行正式大选,对这个难题作出回答.尽管围绕大选,伊拉克各派力量虎视眈眈,相互较劲,但是谁能掌控伊拉克局势呢?至少到目前这样的个人或集团在伊拉克还没有显山露水.……  相似文献   

5.
明眼人不难看出,现在的伊拉克政权--伊拉克临时政府是一个“大杂烩“,是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的结果,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人物,各种各样人物鱼龙混杂、心态各异、争权夺利.阿拉维和亚瓦尔虽然是伊拉克的两位主要领导人,但让他们以绝对的权威领袖群雄,多多少少有点勉为其难,况且他们之间还有利益之争.造就一个亲美的、稳定的、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伊拉克人承认、至少是默许的伊拉克政权,对美国来说刻不容缓.因为美国既想保住美国在伊拉克的利益又试图从伊拉克泥潭脱身.不久前,布什总统就表示,美军将从伊拉克撤出.一旦美军脱身伊拉克,谁主伊拉克沉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将要举行正式大选,对这个难题作出回答.尽管围绕大选,伊拉克各派力量虎视眈眈,相互较劲,但是谁能掌控伊拉克局势呢?至少到目前这样的个人或集团在伊拉克还没有显山露水.……  相似文献   

6.
《时代潮》2004,(21)
聚焦“如果采用聪明的外交政策,我们可能会省下2000亿美元,伊拉克战争也许会避免,而现在本·拉登可能已被击毙或者进监狱了。”"——随着美国大选日益迫近,选战越来越激烈,找出对手的致命弱点是总统候选人双方的策略,上述话是克里批评布什的伊拉克政策。“我的对手唯一保持一致的地方就是他一直在出尔反尔。”"——在美国总统大选的电视辩论上,布什指责克里的善变。"“这是普京迄今为止以最强烈的方式表达支持布什连任的立场,也是一位外国领导人以最直接的方式‘干预’美国大选。”"——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18日在一次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7.
1月30日,伊拉克将要举行大选。这是伊拉克政治重建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然而,随着大选日期日益临近,伊境内安全形势却日趋恶化。人们怀疑,伊拉克大选能否如期举行?不断升级的暴力活动是伊大选的第一大障碍。大选之日在即,伊境内各种暴力事件此起彼伏,恐怖活动再次升级。1月2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接受采访时信誓旦旦地宣称:“伊拉克大选将如期举行”。但他同时不得不告诫当局,“大选前还会有更多暴力事件发生”。话音未落,伊拉克国民卫队的车辆在巴格达以北约80公里的拜莱德镇遭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至少20人死亡;第二天,…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1,(5):39-39
民进党2012“大选”党内初选结果出炉,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以1%的差距,险胜对手台湾“前行政院长”苏贞昌;中国国民党已确定提名马英九竞选连任。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马蔡对决态势底定。  相似文献   

9.
两年前,法德俄三国领导人组成反对美国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战争政策的“反战轴心”。正是伊拉克问题,使法德俄领导人的关系大大前进了一步。一年多来,三国之间的共同战略利益并没有增加多少,但这一特定情况下形成的三国首脑外交活动,却似乎有了经常化的趋势。2003年4月和9月,  相似文献   

10.
2004大选年     
《时事资料手册》2004,(2):82-83
2004年,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重要的选举活动一在美洲,有巴拿马、多米尼加等;在欧洲,西班牙、希腊、奥地利、冰岛、法国都将有大选或国会改选,英国也有可能提前宣布大选;亚洲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都将举行大选,韩国、印度、斯里兰卡、阿富汗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则可能提前大选:在中东,伊拉克可能提前大选;在非洲,有南非大选最受关注的有伊朗、俄罗斯以及美国的选举  相似文献   

11.
2000年7月2日,墨西哥举行6年一度的大选,有11个政党和竞选联盟参选。选举结果,由国家行动党和绿色生态党组成的竞选联盟“争取变革联盟”候选人获得1500多万张选票,得票率为42.77%;执政的革命制度党候选人获1250万张选票,得票率为35.73%;民主革命党候选人也获580万张选票,得票率为16.25%。这样,反对党联盟“争取变革联盟”候选人福克斯当选新一届总统,从而结束了革命制度党连续执政71年的历史。世界舆论惊呼:墨西哥“变天”了!  相似文献   

12.
目前,岛内“大选”资源 争夺战硝烟弥漫,谁能 胜出,尚有很大变数。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中美关系的走向及美国对台湾竞选政治势力的态度和支持度,将对明年的大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台湾“大选”既是岛内各股政治势力的竞技场,也是国际势力藉机染指台湾问题的重要切人点。美、日等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高度关注台湾选举,把手伸进台湾,谋求对台影响及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半月谈》2005,(2):81-83
按计划,伊拉克大选拟于今年1月30日举行。如果如期举行,这将是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拉克举行的首次大选,它对于伊未来的政治重建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大选前夕的伊拉克却是乱象丛生,恐怖袭击和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国内恐怖爆炸此起彼伏,美国当局疲于应付.此前,美国领导的联盟计划在伊拉克不举行大选而建立过渡政府,该计划遭到越来越多伊拉克人的反对,华盛顿不得不改弦更张,提出了一个伊拉克选举计划,准备在2004年6月30日之前完成伊拉克选举,将权力移交给伊选举政府.……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国内恐怖爆炸此起彼伏,美国当局疲于应付.此前,美国领导的联盟计划在伊拉克不举行大选而建立过渡政府,该计划遭到越来越多伊拉克人的反对,华盛顿不得不改弦更张,提出了一个伊拉克选举计划,准备在2004年6月30日之前完成伊拉克选举,将权力移交给伊选举政府.……  相似文献   

17.
宋德星 《时事报告》2011,(11):50-52
就在北非出现乱局的同时,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中,有17国已经或即将进行全国性大选。其中,9月20日的赞比亚大选,反对党领导人萨塔当选,被西方媒体称是以和平方式从“一党制”过渡到“多党制”的“样板”。那么,西方所称道的“民主”究竟给非洲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月28日,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召开的北约首脑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将一张纸条交给了布什总统,纸条上写着:“总统先生,伊拉克获得了主权。伊拉克时间上午10时26分,布雷默传来消息———康迪”。布什看了看手表,与英国首相布莱尔耳语了几句,两人会心一笑,相互握手。两位伊拉克战争最亲密盟友为之庆贺的是当日刚刚结束的美英联军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的“主权移交”。移交在巴格达戒备森严的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办公室里举行,仅有美、英、伊三方六位代表参加,场面既简单又冷清。尽管这次主权移交被许多人讽刺为是一场政治…  相似文献   

19.
1月14日,台湾“大选”在激烈.竞争中揭晓,马英九以超过竞争对手蔡英文近80万票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也在同日举行的立法机构选举中获取了过半席次。在此次“大选”面临三组人选竞争、蓝营出现分裂、马蔡选情持续胶着的情况下,马能以超过外界预期的票数胜出,与其在竞选中主打三张牌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4,(3):79-80
2004年对美英两国领导人来说是十分难忘的一年,由于布什总统和布莱尔首相涉嫌使用了虚假情报来兜售伊拉克战争计划,又无法出具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这正是发动战争的“合法”借口)的证据,都陷入“伊拉克门”的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