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954年召开的有苏、美、英、法、中以及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的日内瓦会议,达成恢复印度支那各国和平、维护印支三国人民利益的《日内瓦协议》。日内瓦会议之所以取得成功,诚然是中、苏、越三国代表团紧密合作、共同斗争的结果。然而应当指出,中国对会议的成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关于这点,五十年代越南方面曾经给予充分的肯  相似文献   

2.
“胡志明小道”(Ho Chi Minh Trail)是西方给越南北方的渗透道路网所取的名称,该道路网从越南北方经过老挝的南部和柬埔寨的东部,延伸到越南南方的高原地区,绕过了1954年《印度支那问题日内瓦协议》所划定的北纬17度有限政治界线。从上世纪60年代初起的越南战争期间,越南人民解放军利用了这些道路,首先把人员和军需品运  相似文献   

3.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19世纪末,法国殖民者为了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称霸东南亚,曾将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组成了“印度支那联邦”。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和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的美国帝国主义也把印度支那看作一个整体,将其  相似文献   

4.
1973年1月27日,签署了针对越南的“巴黎和平协议”后,2月21日在老挝万象也签署了有关老挝的协议,签约双方是老挝的皇家政府和老挝爱国力量“巴特寮”(Pathet Lao)的代表。双方此前已经斗争了近20年。老挝的国内冲突与邻国越南共产党领导的越盟(Viet Minh)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越盟成立于太平洋战争之后,越南反抗法国统治的印度支那战争的初期,老挝的革命组织老挝爱国阵线是越盟的下属支部。 根据1954年7月“日内瓦印度支那协议”(Geneva Agreements on Indochina)中对越南的分界规定,老挝东北部成为越南共产党要推翻西贡政权运送军事人员和…  相似文献   

5.
法国19世纪下半叶首先侵占越南,随后入侵柬埔寨、老挝,最后拼这三个国家为法国在远东唯一的一块殖民地,称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二战期间,法国本土战火纷飞,无暇东顾,日本1940年在没有遭到法国军队顽强抵抗的情况下,轻易地占领了整个印度支那。二战后,法国重振军威,卷土重来,为恢复法国在远东这块海外领地的殖民统治而进行了近九年的“肮脏战争”。最后被越南人民所击败。1954年关于越南问题的日内瓦  相似文献   

6.
从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署到1975年4月30日越南南方解放,越南实现国家的统一,越南人民经历了21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国、苏联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帮助下,在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进步的和爱好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力量的支持下,越南人民终于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7.
根据1954年日内瓦会议协议,老挝于1955年将进行全民选举。美国将老挝视为在印度支那地区防范共产党势力发展的重要阵地。为使老挝新政府成为一个亲西方的反共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美国在将老挝纳入其冷战轨道的同时,也破坏了老挝的独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印度支那战争是由法国和美国先后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 (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亦称“肮脏战争”)是1945年9月至1954年7月,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反对法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老挝、柬埔寨相继宣布独立。然而,法国为了恢复殖民统治,重返印度支那,1945年9月23日,法  相似文献   

9.
从“同志加兄弟”到15年对峙 1950年1月18日,中国与越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至今已整整度过了半个世纪。中越两国山水相连,睦邻友好,而且国情相近,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在这50年的历史过程里,中越关系不太平稳,从高峰跌入低谷,又从低谷走向高坡。胡志明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中国人民熟悉的亲密朋友,特别是和周恩来、邓小平等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相识,后来又是亲密战友。1945年日本投降,胡志明领导越南共产党和人民奋起“八月革命”,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但未受到国际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越南正式建交,是世界上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第一个国家,两国关系十分亲切和友好。胡志明主席描述两国关系的两句诗:“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确如此,从1950年到1975年,越南两次陷入战争灾难,而中国人民竭尽全力支持和援助越南人民的抗法战争和抗美救国战争。在此期间,中国向艰苦奋战的越南提供了200多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无偿援助,先后派遣专家、顾问2万多人。在抗美战争中,作为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 和“可靠后方”,中国还派出32万工程兵和防空部队,有1442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国还积极参加日内瓦会议、巴黎会议,为促使越南国家独立、恢复和平做出了不懈努力。这就是两  相似文献   

10.
据老挝国家电台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四日特别新闻节目报道:老挝、越南、柬埔寨三国最高级会议,于二月二十二日下午开幕,二十三日下午结束。二十三日下午,举行了签字仪式。凯山、黎笋、范文同、韩桑林、占西分别代表各方在声明上签了字。据报道,会议通过了《老挝、柬埔寨、越南三国最高级会议声明》和《老挝、柬埔寨、越南三国最高级会议关于在柬埔寨的越南志愿军的声明》。老挝党、政、军要员苏发努冯、苏哈·丰沙万、富米·冯维希、坎代·西番顿、奔·西巴色、西宋喷·洛万赛、政府顾问苏万纳·富马、党中央处记书记、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最高人民议会付主席、常委、委员、老挝建国阵线常委、委员、各部部长及其他高级干部出席了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1.
此文收集了1979年以来有关国家和组织提出的一些建议和主张。这一资料反映出国际上各种政治势力对政治解决柬问题的基本立场。从中不难看出,他们的基本立场相距尚远,政治解决的条件尚未成熟。一、民柬西哈努克主张召开“新日内瓦会议”,成立“国际监督委员会”监督柬的选举。1979年2月10日,西哈努克在联大会议期间,建议在开新日内瓦会议解决柬问题,会议参加者可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越南、老挝、日本、印度和东盟五国以及柬各派代表。会议应成立一个由五个常任理事国组成的国际监督委员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越南一直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越南取代了法国的殖民统治地位。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越南人民在胡志明的领导下成功地发动了八月革命,推翻了保大傀儡政权,并于9月2日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同年9月法国殖民者卷土重来,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侵略战争。越法战争共持续了八年,法国终于在1954年承认了失败的事实,在《日内瓦协议》上签了字。然而,美国却步法国的后尘立即在越南南方扶持吴庭艳傀儡政权与设在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分庭抗礼。1961年美国公开对越南发动  相似文献   

13.
老挝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推翻了美帝国主义的新殖民主义统治。可是,由于越南黎笋集团出于地区霸权主义野心,对老挝实行军事占领和全面控制;也由于老挝凯山集团背叛人民,背叛革命,致使老挝继续丧失民族独立。今天,老挝人民正在重新进行一场反对外来统治,争取真正独立的斗争。一九八○年九月十五日,中、下寮正式宣布成立了“老挝人民民族解放联合阵线”,阵线发表的公报要求“越南侵略军从老挝撤走,解散越南的殖  相似文献   

14.
1954年日内瓦会议结束以后,美国开始关注老挝国内局势的发展,将老挝看作其在东南亚防御共产主义影响的重要缓冲地带,积极扶植符合其利益要求的代理人上台。美国为确保老挝保守势力取得1958年补充选举的胜利投入了大量的援助。尽管如此,选举结果却违背了美国的初衷,暴露了美国对老挝政策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5.
国内对1954年日内瓦会议关于恢复印支和平问题向来比较关注 ,并且出了大量相关的文章和著述。本文就中国外交与日内瓦会议、美国的印支政策与日内瓦会议及关于日内瓦会议结果的评价三个方面来梳理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 ,认为目前在这三个问题上的研究已达到一定的深度 ,但在其他问题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1997年9月25日,64岁的政治局委员潘文凯在越南第十届国会中当选为政府总理。在外国投资者和本国人民眼里,潘文凯被视为"精明能干的专家治国论者和沉默寡言的改革斗士。" 潘文凯1933年12月25日出生于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西贡),不满14岁就开始参加革命,投身于爱国抗法斗争。1954年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署后,潘来到北越参加减租减息的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17.
在中柬友好的环境中创刊在1954年7月的日内瓦会议上,柬埔寨的独立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1955年3月西哈努克放弃了王位,让位给他的父亲,宣布成立人民社会同盟,自任主席,并且当了政府的首相。1956年2月西哈努克访问中国。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由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和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奠边府战役暨日内瓦会议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越、法三国30余名专家学者及历史见证人参加了会议。2004年,是对越南人民抗法战争胜利具有决定意义的奠边府战役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召开50周年。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回顾和反思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成为中国、越南和法国等三个国家的学者们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从2002年起,一些从事越南研究的法国学者开始着手准备举办纪念奠边府战役50周年的学术研讨活动,并向越南学者提出了  相似文献   

19.
余芳琼 《东南亚》2011,(2):79-83
印度独立后对印度支那人民的反法斗争采取中立的"不卷入"政策,但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后,印度抛弃"不卷入"政策,以外交斡旋的方式积极介入调停。印度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斡旋促进了日内瓦协议的签订。印度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政策演变是印度对国家利益认知不断提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1954年越南攻克奠边府击败法国殖民军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的签署标志着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的取得是与中国的有力援助分不开的。5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越两党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为各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维护本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