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人们享受着幸福和快乐的同时。厄运也正阴冷地注视着每一个人,伺机夺走人们脸上的笑纹,把悲伤凝聚成无尽的泪水挂在曾经幸福、快乐的脸庞。  相似文献   

2.
江文胜 《农村青年》2008,(10):23-25
初中毕业后的我,经媒人介绍与文盲妻相识了。几年后,我们就组合了一个家庭。一次偶然,异想天开的我竞爬起了格子,于是,夫妻之间硝烟迭起,战事频发。经过汗水和泪水的洗礼,我终于成了一个自由撰稿人。风雨过后出了太阳,妻一改过去的一孔之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认真种起了蔬菜,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女耕男织”的家庭创业模式。妻经过一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不但成了我爬格子的参谋,  相似文献   

3.
一位左眼失明的打工者,因一支圆珠笔,认识了一户有着4个瘫痪儿女的农村特困残疾人家庭.此后,他便与这个家庭结下不解之缘。15年内,他用那支笔撰写了一篇篇发生在这个家庭的真情故事,引起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3个县市的13000多人向这个家庭伸出援助之手,使瘫痪之家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4.
维权轨迹     
昝金华 《工友》2006,(1):30-33
“半边户”这个称呼已多年不见。“半边户”实际上是指爱人和子女在农村的职工家庭。在70年代至90年代初,“半边户”叫得很响。一方面是因为在采矿、冶炼、建筑、勘探、搬运等艰苦行业中,半边户职工几乎占到30%。另一方面,半边户职工又是承受痛苦最多的人。他们大多担负企业最苦最累最险的岗位,与妻子、儿女分居,长期受天伦之苦的折磨,  相似文献   

5.
滹沱河说不完的故事 赵鹏1980年生于河北省鹿泉市铜冶镇北故邑村。为此,他被人们不由分说地划归为80后的一代。由于80后这一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生活依赖长辈,导致他们自立能力较差。不少孩子从小就形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很长一个时期,人们对这一代新人的评价似乎以负面成分居多——娇生惯养,随心所欲,思想空洞,好高骛远。  相似文献   

6.
赵丽 《时代风采》2013,(10):16-17
进入5月份,开始有了夏天的感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个美好的季节。而对于张良来说,却意味着难熬的日子又开始了。 “夏天来了,各种虫子也跟着来了。蚊子苍蝇就不说了,更难以忍受的是‘潜伏’在床板中的虫子。”张良目前正在一处建筑工地做装修工作。他说,“去年夏天,我就没睡过二个安稳觉,都是让虫子闹的。”  相似文献   

7.
小非 《工友》2011,(9):10-13
调查表明,我国逾六成家庭存在“啃老”现象。当前,“啃老”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啃老族”的种种行为让社会尴尬。  相似文献   

8.
在深圳市龙鹏工业区内,有一家地处偏僻、装修简单,饭菜并无多少独到之处的餐厅。在不知情的人们眼里,这样的餐厅肯定赔钱。然而,在这个不足万人,拥有中、高档餐厅近百家的工业区里,这家餐厅的生意却出奇的好,那只有100多平方米的餐厅前堂总是挤满了人,端盘子的服务员只好一边吆喝,一边侧着身子在人缝里穿梭……  相似文献   

9.
不读书的怀宁人也要成大气候 在中国人里面,安徽人的聪明数一数二;在安徽人里面,安庆人的聪明数一数二;在安庆人里面,怀宁人的聪明数一数二。由此推断,到了最后,中国最聪明的人还是怀宁人。这是怀宁人普遍持有的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10.
聚焦云南     
《时代风采》2014,(6):22-23
从日前召开的全省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暨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会上获悉,不久前,在腾冲县猴桥镇发生的恶陆呛击事件中,6名受害人有5人投保了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险,获得赔付13.5万元;禄劝县“1·15”交通事故中,有2人投保了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险.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08,(8):47-47
夏季的到来,使用空调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随之而来的高额电费,则成了每个家庭都需要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降低空调的耗电量呢?现在为您提供7种空调节电小常识。让您家的空调不再费电。  相似文献   

12.
曲成志 《工友》2011,(1):60-60
房屋装修后放放味,是新房入住的必要环节。但新房放味过程如果方法不当,会造成墙面开裂等现象。所以,放味是否得当对装修效果和舒适度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沈欢 《时代风采》2009,(17):19-19
我出生在水电十四局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了,我一直随父亲生活。父亲常年忙碌在一个个水电建设工地。一年之中,父亲总是来去匆匆,很少与家人相聚。继母内退在家,由于长期操持繁重的家务而积劳成疾,患上了冠心病和高血压。这时,我和姐姐都还在念书,每年的学费、生活费等成了家里一笔沉重的负担。生活的艰辛压弯了父亲的背,也愁白了继母的头发。  相似文献   

14.
当人创造了奇迹的时候,人便成了神。从某种意义上讲,神不仅仅是传说,它是一段历史的记载,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解决困难职工群体这一社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年,我两次参加了对特困职工群体状况的调查。现将当前我市特困职工群体的现状及对策、建议综述如下:一、基本情况从市总工会三年来对特困职工群体的追踪调查情况看:2000年自贡市有特困职工18316人,2001年全市有特困职工17329人,2002年全市有特困职工15693人。特困职工群体主要由三类人员组成:一是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低保”线的职工;二是家庭人均收入虽略高于“低保”线,但有特殊困难的特困职工,如职工本人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遭遇天灾人祸,子女就学费用高等特殊困难…  相似文献   

16.
王灿鑫 《时代风采》2014,(15):11-11
走进马琴的办公室,就如同步入一个放满荣誉的殿堂,一块块奖牌和一个个荣誉的背后,饱含的是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这么多年以来对坚持这份热爱所作出的牺牲。据大理州民族中学办公室主任张发祥介绍,马琴坚持以每月每人300元的标准,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至少在10人以上。“至今资助过多少人,恐怕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张发祥说。  相似文献   

17.
李保 《农村青年》2009,(11):22-26
2009年8月12日,湖南省安化县李仁勋、易红胶夫妇收到了儿女所在大学寄来的学业成绩通知单。一双儿女没有辜负他们的厚望,通知单上布满了红灿灿的“优秀”字样,拿着通知单,易红胶内心百感交集,禁不住热泪盈眶……在农村,一个家庭同时走出两个大学生已属不易,更何况是像李仁勋、易红胶夫妇这样特殊的家庭,这其中深藏的故事无不让人动容……  相似文献   

18.
珂影 《农村青年》2006,(4):56-57
致富是每个人心中的愿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家里有一个病人,往往会拖垮一个家庭,使他们的致富梦想从此化为泡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并不鲜见。社会对于遭逢不幸的人们,会无私报以爱心。许多家庭通过媒体的帮助,得到了社会的爱心捐助,从而最终走出了困境。但却有这样一个人,把致富的脑筋动到了爱心捐款上。甚至不惜用毒药使别人家的孩子一再生病。他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9.
戴长伸 《农村青年》2007,(12):53-55
“狼贝贝”是一只狼。可这只狼和别的狼不太一样,它不仅不吃羊。还和一群小羊成了好朋友,在一起睡觉.一起玩耍,和睦相处。后来。这匹狼成了村子里人见人爱的“宠物”,村民们在草原放牧时,还特地带上它“客串”一回牧羊犬……  相似文献   

20.
话说起来,那还是1994年接近年底的一个寒冷的冬夜。在吉林省蛟河市天岗镇荒山村一户几乎被大雪压垮的破草房里,一家4口人挤在一铺炕上睡觉。冷风从门缝顽强地吹进来,桌子上一只碗里的水早已经冻成冰砣,好在火炕还烧得挺热。睡在炕梢的李金龙迷迷糊糊刚睡过去,又被父亲剧烈的咳嗽惊醒。父亲一入冬就加夜班烧锅炉,虽然每月只有200元收入,但对这个家庭而言也是一笔救命钱。父亲的肺气肿和哮喘病就怕冷风刺激,从热乎乎的被窝里一出来,他总要狠狠咳嗽一阵才能平息。一个冬天下来,他受的罪可真够大了。母亲压抑的叹息隐隐传来,她的身体越来越消瘦,脸色越来越难看。不少人都劝她找大夫看看,可家庭经济的重担像一扇磨盘压在她的头上,她哪里有钱给自己抓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