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其犯罪预防和矫治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课题。近年来,未成年人因心态不良而实施的犯罪行为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为了对此做进一步研究,本文选取某省少管所全体18岁以下未成年犯罪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并揭示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行为所占比例及其犯罪特点。继而以数据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总结出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行为之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当正视和重视此类犯罪行为,尤其在矫治措施的设置和选择上更应当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江澍 《求实》2011,(Z2)
刑事政策是"国家据以与犯罪作斗争的惩罚措施的总和",即为了遏制和预防犯罪而颁布的各种策略、措施、制度和方针等.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行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犯罪行为和犯罪人区别对待是两种刑事政策的核心要义.帮助犯是共同犯罪的参与类型之一,刑事政策对帮助犯的合理定位关系到司法实践对帮助犯的准确处遇,如果认为帮助犯属于刑事政策中"宽大"或"宽"指向的类型,那么对其处罚则应较轻,反之则应较重.究竟应如何把握我国刑事政策对帮助犯的应然定位,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法理上将抢劫罪区分为基本类型的抢劫罪、结果加重类型的抢劫罪与情节加重类型的抢劫罪,这种划分符合我国刑法关于抢劫罪死刑设置的原意,且更有利于运用加重构成理论以及其未遂形态来限制死刑的适用。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死刑必须严格遵守死刑程序用尽原则。在对抢劫罪进行死刑司法控制时,应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手段、犯罪动机、犯罪对象等,同时必须考虑其是否存在酌定量刑情节,通过刑事和解结案,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社会矛盾,而且还可以起到限制死刑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民愤与量刑特别是死刑量刑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司法实践的社会认同度。科学把握民愤与酌定量刑情节以及法定量刑情节的关系,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刑法中的“行为”,通常是指犯罪行为。从广义上说,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一样,同属违法行为范畴。依照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实施数起犯罪行为,审判机关应对其所犯数量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数罪并罚。而对于行为人实施数起不构成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简称“数为”),  相似文献   

6.
合同诈骗罪作为 1997年刑法新增的一个罪名 ,在罪行法定刑法原则指导下 ,为了有效地打击利用合同进行经济犯罪活动 ,对本罪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 ,以便解决在司法实践中对本罪认定与处罚的一些难题 ,真正做到定罪量刑准确 ,实在是非常必要。为此本文拟对我国完善本罪的立法作以下探讨 ,以更好地回应我国司法实践的需要。一、完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规定“非法占有”一词在民法与刑法上经常使用 ,其含义各不相同。民法上的“占有” ,大致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物权种类中的占有 ,与持有同义 ,指人对物继续管领的事实。另一类是所有权权能中的…  相似文献   

7.
赵龙 《唯实》2008,(10):81-83
同案不同判,是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难题。量刑基准的合理确定,是量刑公正的基础和关键,这对实现罪行均衡原则、确保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促进被告认罪服刑、实现量刑科学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我国量刑基准,在立法方面要进一步细化法定刑的范围,并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进一步明确量刑标准,充分发挥案例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制度管人、管事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但是,缺乏针对性的甚至过时的制度肯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使制度增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约束力。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在制度建设上不断创新、完善。1建立对腐败行为的经济处罚制度。目前我国对各种腐败行为的处置已有明确的法律和规定。如行政处分、党纪处分、量刑等。这些规定都是注重政治影响多,考虑经济处罚少。对于权钱交易,在经济方面的处理,仅仅是没收非法所得财产,打击不够有力。权钱交易对社会的危害,不仅仅在这笔钱的…  相似文献   

9.
翟中东 《学习论坛》2009,25(11):71-75
刑罚适用不仅要考虑犯罪人的行为,而且要考虑犯罪人本身。将人格导入刑罚裁量的核心工作是开展犯罪人的人格调查工作。考虑在我国目前尚难开展犯罪人的心理测量工作,我们可以立足于人格观念,以犯罪人的基本情况、犯罪人犯罪前的情况、犯罪人犯罪中的情况、犯罪人犯罪后的情况等方面进行犯罪人的人格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推进,有关量刑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也逐渐走向深入。从全国法院三年多以来的量刑改革实践中,我们已经切实看到程序公正所带来的价值。由于面临现行法律制度、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和施行上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挑战,量刑程序改革道路的正确性屡遭非议。如何在量刑程序改革的具体内容上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对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妥善处理好量刑程序与效率的关系,并辅之以实体改革,以期量刑程序改革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实现司法公正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刑事速裁程序作为顺应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发展的产物,不仅有利于“案多人少”司法压力的减缓,更有利于诉讼效益的提高。目前,尽管速裁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被告人权利保障不足的问题,如被告人的知情权、程序选择权、认罪自愿性有时难以得到保障,值班律师作用发挥受限、被告人最后陈述作用甚微、量刑优惠权规定不明确等。因此,相关法律必须明确规定刑事速裁程序中被告人的知情权、程序选择权,完善认罪自愿性审查程序;司法机关要严格执行值班律师制度,建立健全被告人最后陈述权保障机制及规范化量刑机制,从而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刑事速裁程序,切实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梅锦 《世纪桥》2015,(4):41-43
对涉案未成年犯罪人进行人格调查,是我国刑法学界近年来所探讨的热点问题。随着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的颁行,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人格调查在未成年犯罪人司法中的地位。但由于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十分概括、相关的司法解释也未作明确的说明,以致司法实践中"乱象丛生"。实务中的困惑,呼唤着理论部门的进一步研究。一、我国当下人格调查制度之不足1.缺乏实体法律根据,理论定  相似文献   

13.
取保候审与缓刑在立法规范、适用标准、法律后果、职能归属及功能定位等方面均存在诸多差异,但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二者却呈现出"羁押——实刑"、"取保候审——缓刑"的高度关联现象。这种高度关联性并不在制度设计者和立法者的考量之内,引发出量刑标准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相悖,判决宣告前的高羁押率与保障人权相悖,高监禁率与诉讼经济原则相悖等弊端,通过改革公检法机关的内部考核机制、改善缓刑的执行、建立刑事处罚令程序等方式,使取保候审与缓刑制度更好地回应实践的需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刑事司法的不公正主要不是表现为定罪上的出入和量刑偏离法定刑的范围,更多的表现为量刑的畸轻畸重.由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不确定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一犯罪的法定刑往往多种刑种并存.……  相似文献   

15.
司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目前我国对司法从认识到实践存在诸多问题,这既有对于司法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清的因素,也有我国司法理论至今尚不完备的原因。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司法理论,不仅是长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当下澄清司法定位等一系列误区,解决各类社会纠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于因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处理,采用附带诉讼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公益优先,以刑为主。在现代法律社会,对公权利的保护和私权利的保护,应视为同等重要的地位。现行刑事诉讼制度在解决附带民事责任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弊端,有待在今后的立法和司法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反洗钱处罚模式、机制和力度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反洗钱的客观模式增加了反洗钱的成本;处罚力度不足,处罚指向不明;地方保护主义、本部门主义不利于反洗钱工作的开展;对泄密、包庇等对洗钱犯罪产生纵容的行为,识别不清,处罚不到位。完善我国的反洗钱惩罚机制、提高反洗钱效力要借鉴美国的反洗钱经验:一是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反洗钱模式;二是加大量刑,追究个人的刑事责任;三是对包庇、纵容、泄密行为给予重罚;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建设信用体系,营造反洗钱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俞静尧 《求实》2003,(Z1):63-64
在我国刑法中,有些犯罪行为只要符合某法定犯罪构成关于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的规定,则构成犯罪,这被称为行为犯。但有些犯罪行为却要求具备诸如“情节严重”、“数额较大”、“后果严重”等条件才构成犯罪,这被称为情节犯或结果犯。为便于研究,一般将前述四个要件称为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它们对于任何犯罪的成立都不可缺少;将“情节严重”、“数额较大”、“后果严重”等称为犯罪构成的描述性要件,它们对于情节犯、结果犯等的成立不可缺少。同时,犯罪构成的描述性要件作为立法定量的表现,在司法实践中通常被直接作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判断标志,其规定是否适当、理解是否准确,意义重大。因此,把握贷款诈骗罪的成立要件,应从贷款诈骗罪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和描述性要件两方面考察。 一、基本要件的立法完善和执法准确  相似文献   

19.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出于维护行政效率、确保违法行为受到追究,处罚主体不受法定期限拘束等原因,对于超期治安行政处罚行为大部分未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而予以维持行政处罚决定,从而导致法律设定的行为期限被虚置、创造“程序瑕疵”概念造成自相矛盾、行政机关单纯的超期违法行为难以受到追究等问题.出于正当程序理念的要求,在我国并未引入程序违法多元化处理模式的当下,根据现行有效的法律对超期治安行政处罚行为认定程序违法并撤销,无疑是唯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受贿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个重要罪名,而受贿罪的认定,则是我国司法实践中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近年来,受贿犯罪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有待于我们从法理上给以正确说明和解释,这对于正确认定受贿罪,完善司法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