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早于其他地区体验到亡国的危机,首先具备了发展统一战线的客观条件。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东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1933年提出并发展起来。从时间上来看,东北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明显早于全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内容和范围来看,也较为丰富和完善。可以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最早形成和实践是在东北。  相似文献   

2.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同各抗日武装、团体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的联盟.它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东北抗战的发展和夺取中国抗战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造成了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危机.自大革命失败之后,一度沉寂仿煌的上海资产阶级也随着民族矛盾的急剧上升.从九一八到八一三这一时期,先后发起了一系列爱国民主运动.这既推动了全国抗战高潮的到来,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就这一运动的过程和它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贡献作一概述。从九一八到八一三这一期间的上海资产阶级的爱国民主运动,概括的说,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活动和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形成,是在东北九一八事变2后到上海一二八战争前后.在此之前,上海工商界人士…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5,(7)
东北地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迅速占领了东北,东北人民最先体验到了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和侵略者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毅然站在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最前沿,领导东北人民坚持了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斗争。东北地区的局部抗战不仅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序幕。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运用反日统一战线策略在东北地区坚持抗日,引发日本方面的高度关注。日方观察到,中共起初灵活运用下层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团结东北抗日武装力量进行抗日斗争。1933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一二六指示信"后,中共东北党组织开始实施"反日的统一战线"策略,使东北的抗日斗争迎来新的突破。中共将党领导下的赤色游击队和红军改编为人民革命军并联合或改编其他抗日武装共同抗日,在农村的政权建设从创造苏区转变为建立人民革命政府,在宣传与苏联的关系时从"武装保护苏联"调整为"实行中国民众与苏联兄弟友谊的联盟"。基于大量观察分析,日本方面关于中共反日统一战线策略,在策略的性质、领导者、活动对象方面形成了一些认识:中共在东北实行的反日统一战线策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雏形;中共始终是反日统一战线策略的有力领导和坚强核心;中共反日统一战线策略极大限度地动员了中外民众共同加入到反日战争中。日方的观察进一步证明,自九一八事变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斗争,积极凝聚民族力量,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相似文献   

6.
中共满洲省委是最早处在抗日最前线的党的地方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承担起领导东北抗战的历史重任。九一八事变前,她密切注意日军侵华动向,并组织和领导东北地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爱国运动。事变中,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抗战史上的第一个宣言,在第一时间里将“九一八”之夜的真相告诉了世人,戳穿了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华阴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她及时地提出政治纲领和斗争策略,组织和领导群众斗争,促成中朝民众联合,推动反日斗争,支持与领导民众抗日救亡团体。她是东北抗战的政治领导者和军事领导者。她在抗日义勇军中积极开展工作,发动和领导武装斗争,开展统一战线工作,领导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联军,开展了全国第一阶段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共满洲省委和东北党组织是14年东北抗战的坚强领导核心和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是中国所有政治力量中最早对日宣战的,她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是最早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武装力量。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摒弃前嫌,积极倡导、促成、维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团结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坚强领导核心。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整个世界大的范围内考察,明确提出"抗战的外交"的思想.在实践上,则联合苏联,争取英美,团结各反法西斯国家和民族,在抗日斗争中相互合作和支持,争取和团结一切国际友好人士对敌后抗战的支持,推动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建立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和实践的延伸,为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一直是抗击日本侵华战争的中流砥柱。日本侵略者对之极为仇视并妄图扑灭。为此,日本政府、军方乃至于一些民间侵华机构长期搜集相关情报并据以作出叙述、分析。这些资料所涉及的大量史实及当时日方的态度,在今天反倒成为历史见证,充分反映出这样的历史事实: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是东北抗战的主要发动者和领导者,广泛发起并有力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而在七七事变爆发后促成了全面抗战的局面,围绕抗日战略提出了持久战这一正确指导方针,大力动员和组织民众,领导军民英勇奋战,建立和不断扩大抗日根据地,同时坚决反对投降及消极抗战,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作出了伟大贡献。从上述资料中还可看到,日本在其侵华战争败局开始显露之时,已有人预感到中国的未来将由中国共产党来肩负。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全民族范围内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了全民抗日的高潮。在此背景下,经过国共双方和各界妇女的共同努力,形成了既有组织形式又有共同工作纲领的妇女抗日统一战线,为团结广大妇女开展抗战建国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不仅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导致了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夭折,使抗战建国大业遭受损失。妇女抗日统一战线是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它随着国共合作的顺利实现而形成,又随着国共合作关系的紧张而受挫,其兴衰与国共合作顺利与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