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公民受教育权的宪法内涵揭示了其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性质的“二元”属性。国家对公民受教育权的限制应符合宪法标准。  相似文献   

2.
受教育权是公民一项宪法性基本权利 ,受教育权平等不仅要求权利设定的平等 ,而且要求将平等原则作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首要原则 ,受教育权的司法保障是受教育权平等保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受教育权要切实得到保护,仅仅靠宪法层面的诠释与救济难以实现,而需要将受教育权落实到可操作的层面,细化为具体的权能,纳入民法、行政法乃至刑法的保护范畴.本文拟通过分析受教育权的权能,进而明确受教育权在不同权利范畴内的性质,以及权利者主张权利的渠道和方式,探索受教育权保护落实到司法和行政救济层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宪法权利,具有自由权、社会权、发展权的多重性质。通过行政诉讼解决受教育权案件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宪法诉讼是受教育权司法救济的根本途径。只有从宪法层次和高度解决一系列的理念和技术障碍,逐步实行宪法司法化,才能最终保障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走出公民受教育权平等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受教育权平等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受教育待遇的平等。文章认为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受教育状况存在着许多有悖于平等的现象 ,并提出从三个方面予以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 ,在现代社会 ,从某种意义上讲该权利决定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 ,侵犯公民受教育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基于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言 ,从道义责任论和个体正义的价值观出发 ,其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性 ;但就该类行为承担的刑事责任根据的科学性、公正性而言 ,从法的整体功能和价值出发 ,其又不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高校不能仅以自己的内部管理规定就剥夺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学校的内部管理规定必须有法可依,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对学生的处理应当符合正当程序,畅通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司法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8.
宪法和宪政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基础,农民工是公民的一种,当然享有宪法赋予的一切权利,我国宪法从没有将农民工排斥在外,现行宪法对农民工是平等的,是没有歧视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宪法实然权利主要有平等权、选举权、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或社会保障权。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必须保障农民工宪法实然权利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立法仅在宪法和教育法中规定受教育权,民事立法对该权利没有明确认可.但不应就此认为受教育权是公权而不能成为私权,从而拒绝从民法角度进行保护.现在社会中,对权利的保护呈现多层次性,即某一特定权利,可以受到多个法律部门的保护.受教育权的多重权利属性其实质是现代社会对权利保护的全面化或者权利保护的深化.受教育权符合人格权特性,其权利渊源来自一般人格权中的人格自由.将受教育权确定为人格权可使其获取民法请求权体系全面、完整、及时、有力的保护,这是单纯将受教育权确定为宪法权利的制度安排所提供不了的.  相似文献   

10.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它也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 ,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蓬勃发展 ,但是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阐述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 ,列举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现实状况 ,分析了公民受教育权的法理基础 ,揭示少数民族受教育权与民族发展权、民族特性保护之间的关系 ,从而提出了保障和实现民族自治地方公民受教育权的对策与完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义务教育中,“免费”是政府的义务,“强迫”意味着公民义务。政府的免费义务主要来自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其次也来自监护人的监护权及其请求权;同时还来自国家利益的需要。公民的义务主要是指作为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义务,而不是作为受教育者自己的义务;它来自被监护人法律上的受教育权,而不一定来自公民的宪法义务。公民受教育的义务明显不同于公民服兵役的义务和纳税义务,它是公民的法律义务而不是其宪法义务。  相似文献   

12.
试论农民的受教育权及其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等加以规范和保护。而当前,我国农民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领域的受教育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犯。因此,应当关注农民受教育权问题,制定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农民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义务,各国宪法中的规定并不一致.从宪法规定、宪法判例和国际人权法上看,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义务,事实上包括双重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受教育权是偏重于社会权性质的基本权利,其法律效力如何历来是宪法学界争议的焦点问题。德国等西欧学者提出了“方针指示”、“宪法委托”、“制度保障”和“公法权利”四种观点,日本学者也提出了“纲领说”、“抽象权利说”、“具体权利说”和“法定权利说”四种基本相同的观点。我国宪法学界的主导理论决定了我国受教育基本权利还只是立法者的方针指示或纲领。但随着中西法律文化日益相互借鉴与吸收,以及我国受教育权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发展,“法定权利说”越来越受到青睐。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宪法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事关公民素养的生成、国家科学技术的发达;其对于国家、社会,乃至公民个人意义重大,并早已成为宪法所关注的事项之一.各国宪法就教育问题从受教育权、教育自由、家庭教育、宗教教育、义务教育、政府责任等不同方面予以规定.尽管涉及的角度不同,但从宪法学视角上看,教育的意义在于它既是政府的一项责任,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自由.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并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存在着很多障碍,例如农民工收入比较低、城市公办学校门槛儿高等。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是一种权义复合型权利,它的首要法律价值是平等。应从多个角度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司法介入大学与学生管理纠纷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宪法基本权利的救济,尤其是当大学的管理影响到学生受教育权等宪法权利时。司法在介入时应有一个合理限度,做到既维护合法权利又不干涉大学自治,在大学管理权和学生合法权利之间实现一种妥适的平衡,使司法成为维护和保障权利的合法手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权利性质不等于权利的实现,不能因为受教育权有利于实现政治权利、是生存权的保障就认为受教育权等于政治权利或等于生存权.社会权与自由权的二分法本身过于僵化,因此将受教育权归属于社会权或自由权或二者兼而有之的论点也很难成立.发展权不论是指集体权利还是个人权利,都难以容纳受教育权.受教育权应属于学习权,是学习权的一部分,学习权又从属于文化权,是文化权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属于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教育法》规定的一般权利,也是专门法律、法规规定的特殊权利。其基本内容包括获得受教育的平等机会权,获得受教育条件权、获得知识和技能权,获得公正评价权。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其法律救济可分为行政救济、民事救济和刑事救济。  相似文献   

20.
受教育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属于人权的范畴。在国际人权法视野中,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的法律属性日益凸现。现代文明国家应当为公民因受教育权而产生的纠纷提供有效的司法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