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大工作做不好容易"虚",而做好人大工作关键是增强实效。近年来,武穴市人大常委会按照有为、有度、有效的监督工作思路,积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谐武穴建设大局开展监督工作,创新增强监督实效的工作方法,努力实现人大工作由容易务虚到力求实效的完美"蝶变"。  相似文献   

2.
吴邦国委员长指出,增强实效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关键。今年换届以来,德州市人大常委会把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在探索中改进,在实践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相似文献   

3.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大工作的"重头戏"。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增强人大监督实效,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本文结合潍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实践,对这一课题作了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一、突出监督重点,是增强监督实效的关键人大监督涉及面广、内容多,必须突出重点,抓大事、议大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事无巨细、面  相似文献   

4.
<正>增强实效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关键。从这些年的经验来看,要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突出重点、一抓到底。人大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监督的重点必然是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热点。人大监督工作要求有实效,就是要找到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任务。同其他监督形式相比,人大的监督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做好新时期人大监督工作,就必须在增强监督实效上下功夫。笔者认为,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应做到"四驾齐驱":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不少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监督意识淡化、监督手段软化、监督机制老化、监督实效弱化等"四化"问题,监督工作难以取得实效。人大监督如何才能够增强监督实效,笔者认为,要变老"四化"为新"四化"。  相似文献   

7.
李纲 《人大建设》2013,(4):38-39
实效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标准.群众评价人大工作,不仅要看说得怎样、目标如何,最重要的是看做得怎么样、真正落实了多少.实效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必然要求,不"实"就不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威,不"实"就不能体现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担当和作为.实效是人大监督工作的永恒目标,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下面,笔者结合焦作市的工作实践,试提出提升地方人大监督实效的思考. 选好议题是前提 选好监督议题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前提.只有把议题选好,监督工作才能有针对性,才能真正起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郑莲华 《时代主人》2013,(11):32-33
提高监督工作实效,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责所在和努力方向。换届两年来,安福县人大常委会在增强监督实效方面进行了一定探索,付出了一些努力,积累了一定经验。方法上,坚持开拓"三项创新",增强工作动力和活力。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做工作也应当常做常新。人大监督虽然要依法按程序进行,但只有坚持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增添新的  相似文献   

9.
<正>专题询问已成为人大常态化监督方式,然而这项权力的行使没有固定模式,一些地方人大在实践中,只是简单"复制"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探索创新少,未能充分发挥人大询问权的作用和权威。专题询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监督方式上的重要创新与探索。近年来,专题询问在各级人大常委会迅速铺开,逐渐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0.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做好新时期的人大监督工作,必须在增强监督实效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和完善实施有效监督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济南市市中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着眼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断提高监督水平,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努力服务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一、立足服务科学发展,突出监督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把握监督重点是提高监督实效的关键。监督工作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要紧扣党委  相似文献   

11.
李景超 《楚天主人》2013,(11):48-48
<正>对于地方人大而言,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能,人大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主要落在"监督"二字上。监督工作的强弱,监督实效的大小,决定着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百姓心中的分量。当前,人大监督意见落实难、研究处理不到位、人大监督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因此,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绝不仅仅是在口头上"喊号子",更应有落实在行动上的"实锤子",关键在于各级人大要强化督办意识,完善督办机  相似文献   

12.
钱昊平  莫南 《浙江人大》2012,(10):24-27
自全国人大常委会首开专题询问"先河"以来,国内20多个省级人大常委会也已开展,更多的市、县级人大常委会也纷纷尝试。尽管专题询问存在着刚性不足等局限,但在增强人大监督力度和实效上,影响深远。开展专题询问,是本届全国人大的"破冰"之举。"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根据监督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决定的精神,今年我们将选择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题汇报,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要请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对依法开展专题询问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13.
监督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的国家监督体制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最高层次、最具权威的监督。特别是监督法颁布实施后,人大监督有了法律保障,其监督程序、范围、重点更为具体。创新人大监督手段,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业已成为人大工作探索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审议监督     
《公民导刊》2014,(4):16
正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是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权力,是监督法出台后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经常运用的一种新的监督形式或监督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议完就了"的审议模式,增强审议监督的实效。张德江委员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完善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督促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处理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切实改进工作。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在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强  相似文献   

15.
王海燕 《中国人大》2008,(10):37-38
如何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增强监督实效,这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需直面的重要问题。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监督成效有目共睹: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83项,对55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配合或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开展执法检查近18项,审查市政府报送备案规章74件。  相似文献   

16.
王杰 《辽宁人大》2010,(5):13-13
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大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如何使监督工作更有力、更有实效?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在监督方式上应坚持做到以下“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7.
工作评议是近年地方人大常委会探索实践出的一种监督方式,对于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促进"一府两院"的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功能。本文拟就工作评议的有关问题探讨一二。背景和依据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8.
《云南人大》2010,(3):18-19
如何增强监督实效,一直是人大监督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人大监督,就其本意而言,是为了督促“一府两院”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是衡量人大监督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宜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方式和监督方法上不断进行探索。2009年首次将项目管理办法引人人大监督工作中,用科学的监督方法,抓住重点问题,加强跟踪监督,保证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上海人大月刊》2011,(8):F0004-F0004
创新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活力之源,也是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动力之基。本届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在坚持以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为主的同时,不断创新监督形式,努力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审议意见制度的实施对于改进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认真审视审议意见书从形成、办理直至最终落实一整条工作链,这项工作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人大工作的重要方面,其最终目的在于督促"一府两院"改进工作,推动解决事关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各级人大在监督法的框架内,围绕增强人大工作实效,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