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任何一种文学与文化,无论是从时间意义还是从空间意义上来说,都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积淀、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融汇的产物。文学和文化的演革从来都是与进步和衰退即发展和危机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构成了两条互相交接与切割的曲线:前一种形态处于衰微之时,后一种形态便处于酝酿的态势之中,这种交替或更迭在新危机发生前大体完成,臻于成熟的一方遂成为某一历  相似文献   

2.
孙华良 《新民周刊》2015,(12):93-93
一座城市,只有一种正式的居住文化内涵;一座城市,只有一种正版的居住文化底蕴;一座城市,只有一种正统的居住文化传承。城市居住文化的内涵、底蕴、传承,肯定与单纯的豪华奢侈建筑无关。但城市居住文化肯定与建筑所处的居住区域密切相关,且包含着历史建筑内涵,人文环境底蕴,以及国际居住文化的传承。上海居住文化的传承"血统论",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是一种财富的象征。上海的豪宅区,或者说是高档社区的创建,不能仅仅靠建筑打造,还  相似文献   

3.
欧盟文化政策与文化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洲文化政策有两个层面:一是民族国家的文化政策,二是泛欧洲的文化政策。在欧洲层面,主导文化政策的政治实体主要是欧洲联盟和欧洲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国际机构也对欧洲文化政策发挥着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欧盟文化政策,着重考察欧盟作为欧洲范围的行动者,如何通过其显形和隐形的文化政策,塑造新的文化治理体系、推进欧洲公民社会各种力量的新型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4.
试论印尼华人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化哲学原理,以印尼华人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本体的解析、时空的察析及其运动态势的审视认为,印尼华人文化是一种构成多元、部类层叠的复合文化,是一种处在不断“当地化”又坚持“中华化”、对立统一运动的移民文化;印尼华人文化既有别于在印尼的异族文化,又不同于中华文化,是“移居”印尼的中华文化与在印尼的异族文化综合融合的结晶,是印尼华人的族群标识,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民族(部族)文化,即华人“部族”文化;印尼华人文化复合了大量的中华文化和非中华文化要素,与生俱来就是中华文化与在印尼的各异族文化进行对话交流的重要中介,是印尼华人、印尼各民族(部族)的共同财富,是中国发展与印尼的友好关系、睦邻善邻友邻、构建和谐亚洲和世界的重要资源,是21世纪中国和平崛起的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5.
百年来台湾文化的源流、属性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论述近代以来台湾文化的源流、属性与变迁。台湾文化有两大源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由于历史上与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关系,台湾文化一直处在文化冲突与交融的前沿地带,并逐渐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百年来文化冲突、交融、演化的结果,一种与中国大陆文化血脉相连同时又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台湾文化”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6.
当代法国文化渗透力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佩纹 《法国研究》2003,(1):204-211
对于法国 ,我们不陌生 ,一提到她 ,就会想到香水、浪漫、大餐、时装、埃菲尔铁塔 ;对于某些人 ,还会使他们联想到雨果、巴尔扎克、凡高、笛卡儿、《百科全书》等。这就是法国文化。关于“文化”一词 ,但凡是读过点书的人都不会陌生 ,在现如今这个世界 ,无论在哪个国家 ,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都越来越高 ,是一个相当时髦的术语。它在不断地产生新词 ,以多种派生面目频频亮相于各种场合 :报纸、电视节目、网络、广播等等 ,诸如 :消费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工业、企业文化、休闲文化、旅游文化、以及文化现象、文化交流、文化霸权、文化渗透、文化典…  相似文献   

7.
朱明忠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0,(1):93-108,156,157
同中国文化一样,印度文化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体系之一。它起源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印度文化历经风风雨雨,起伏跌宕,从未中断,一直延续至今。印度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容和形式丰富而多彩。由于印度地处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并且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人文发展背景,所以印度文化有着许多其他民族文化所没有的特点。印度文化有它的八大特点:一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统一体。印度自古就是一个多宗教、多种族、多种语言并存的国度,有一种"印度精神"把他们凝聚在一起。二是具有强大的融合和同化能力。三是信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世界观。四是重精神、轻物质的人生价值观。五是在思维方式上,追求永恒精神、崇尚内向直觉思维。六是由于宗教文化的影响,古代印度人不注重历史,历史观念淡薄。七是印度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种等级分离制度,后来发展为种姓制度,这种制度对印度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八是印度古代就发明了瑜伽术,后被各种宗教所吸纳,作为它们实现精神解脱的手段。现在,瑜伽术已演化为成一种修心养性、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风靡于世界。  相似文献   

8.
中韩两国文化在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孙乃民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都是经济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过程,是新的经济成长、新的经济形式与新的文化共同发育、互相影响的过程。经济固然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对经济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现代文化的推动及维护,...  相似文献   

9.
由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德国学术中心主办的《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日前正式出版。丛书分三个系列:《德意志思想评论》(年刊)、专著系列、译著系列。丛书主编孙周兴教授。 丛书第一辑共八种图书,简介如下: 1、《德意志思想评论》(孙周兴、陈家琪主编): 为专业性连续出版物,2003年起出版,年出一卷。每卷设有固定栏目“尼采·海德格尔研究”,以示本刊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一、所谓文化词汇“文化词汇”是有些学者为强调一部分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所下的定义。大家知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借助语言得以传播,语言在反映文化的同时又对文化施加影响。“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胡文仲:P.57)事实上,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说  相似文献   

11.
葛起震 《新民周刊》2015,(12):92-93
任何一座豪宅,或者说高档居住社区,不仅仅是靠豪华的建筑就能堆砌而成的,它必须具有城市的居住文化之内涵。  相似文献   

12.
蒋锐 《德国研究》2006,21(4):53-61
本文围绕德国传教士卫礼贤的中国文化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成果展开论述,着重探讨四个问题:一、中国文化的形成与特点;二、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关系及其各自的核心内容;三、《易经》与中国的生活智慧;四、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是日本经济成功的秘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科学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企业文化,最初形成于美国、日本,它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企业文化的实质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及社会一般文化在经济领域(尤其是企业)的特殊的组合。从实践上看,企业文化是以经营哲学精神为核心,以企业的规章制度、生产活动、物质环境、企业民主、企业行为、企业风尚、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网络等为载体的一种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韩流"文化盛行于中国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韩流”这个名词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晓,“韩流”作为一种外来的流行文化在中国有很多的“funs”,乃至有了“哈韩族”群体。进入中国的“韩流”文化产品门类众多:电子游戏、电影电视剧、歌曲舞蹈、文学作品、绘画,以及衍生的韩国服装、饮食、体育休闲、旅游等产业。这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本文中以广义的政治文化的概念为基石 ,尝试性地将菲律宾的政治文化发展过程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早期政治文化、殖民地政治文化和独立后的政治文化。早期政治文化是菲律宾在东方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带有“个人权威”色彩的政治文化源头 ;殖民地政治文化是菲律宾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菲律宾政治文化的影响 ;独立后的政治文化是菲律宾在 1946年以后以政党政治为主要特点的政治文化。笔者从菲律宾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出发 ,考察菲律宾政治发展过程和文化发展过程 ,总结菲律宾政治文化的特点 ,并从菲律宾现实的政治行为找出菲律宾政治文化的表现形式 ,从而为了解菲律宾政治运作方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激烈的文化竞争,法国把文化合作作为新形势下对外文化传播的突围之策。该行动是以"一部三网"为合作平台进行的。合作的特征,是在提升政府职能,优化本国传播系统内部合作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的方式,与他国开展的文化互动。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模式,合作行动表现出"和谐性"、"友好性"、"互动性"、"专业性"、"适应性"、"创新性"、"利益性"及"隐蔽性"等特点,有力地推动了法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日本文化与当代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一直被称为谜一样的国家。作为一个处于东、西方文化之间,既崇尚东方儒家传统道德又“嫁接”了西方文明成果的国家,作为一个在文化和国民性格上具有双重性而以“杂种文化”、“合金文化”或“苹果梨文化”等著称于世的国家,其独特的文化与国民性不仅引起了文化人类学家的关注,同时也受到其他如课程专业领域研究的重视。实际上,作为一般逻辑规则,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改革在方向与进程中无不会打上本国或本民族文化的烙印。重要的是,从文化透镜去审视日本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日本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同时对于促进反思我国…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家干预为主要特征的法国文化政策一直被认为是与美国自由主义文化政策针锋相对的典型代表。而在解释为什么法国选择国家干预的文化政策时,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法国为了抵御美国文化,保护法国文化的被动无奈的对策。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在暗示:一个国家的文化政策取决于其文化的经济地位,会因文化经济实力的变化而变化。但事实表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策通常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一个国家所采取的文化政策从根本上反映着该国的民族文化。因此,只有把一国的文化政策放在其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才能理解文化政策的深刻意义,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江迅 《新民周刊》2012,(21):20-20
人是散落的珠子,文化使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匆匆去了一趟台北。5月19日,瓢泼大雨,10万人上街呛马,日子难过,百姓怒吼,反对马英九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翌日,马英九宣誓就职。时下,台湾民间的流行语是:"好奇怪耶,你",此语是马英九夫人周美青,在她先生就职大典上私底下说的。  相似文献   

20.
在俄罗斯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存在着“文化论”和“制度论”的分岐。后者推崇市场经济和代议民主,采用了渐进主义和休克疗法的政治经济结构。但实际情况的不如意为俄罗斯人所共知。因而俄知识界开始发掘俄文化的永恒价值,强调俄文化在其道路选择中的意义和深层驱动作用,期望以此有助于指导这种制度创新的实践。确实,任何研究俄历史与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