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卫 《政府法制》2010,(8):33-33
"发福利了,发福利了。"蔡大姐一上班,就神采飞扬地在办公室里大声宣布。 大家马上围上来,叽叽喳喳问个不停:"是什么好东西?""以前不是过节才发的吗?这不过年不过节,发的什么福利啊?"  相似文献   

2.
正有人说,当前中央的一系列反腐举措影响了职工的正常福利水平,典型例证是中秋节连一块月饼也不发。这一说法引发持续热议。现代社会,职工福利是一项基础性权利。《世界人权宣言》称,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应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可见,作为权利的福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那既然月饼都不发了,是不是意味着职工享受福利的权利被侵犯了呢?其实,即使那些嚷嚷最凶的人也心知肚明,他们的福利之所以受到重拳冶理,是因为"职工福利"已经成为一些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搞"小金库"、吃请送礼和"三公"消费居高不下的绝佳借口,  相似文献   

3.
幽默大王     
承诺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了过一个"欢 乐、祥和、廉洁"的春节,刹住"乱送礼"歪 风,某公仆特此承诺如下: 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美元、欧元、人民币 …… 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茅台、XO、白兰地…… 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人参、鹿茸、老虎皮…… 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玉器、钻石、金首饰…… 今年过节不收礼,  相似文献   

4.
“垄断福利”的法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断福利"的正当性以及如何治理"垄断福利"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本文主要从民商经济法的角度分析了"垄断福利"的实质,批驳了为"垄断福利"辩解的"福利说"、"便利说"、"优惠说",分析了"垄断福利"对国家、社会和消费者的危害,提出了治理"垄断福利"的法律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福利差距不在于到底发几盘月饼,而是看工资之外还有无其他补贴 合同工:和正式工根本没法比 "2盒月饼、2箱梨、300元购物卡……"这址令年中秋节华东某市电力公司施工队架线工陈学锋收到的中秋福利. 东西不算多,但小陈很知足:有了购物卡,可以给父买一些中意的商品.而在往年,这是很少有的.  相似文献   

6.
正"缩水"真是一件很令人痛苦的事情。衣服"缩水"了,穿着不舒服,看着也别扭;工资"缩水"了,精打细算的日子,更是过得捉襟见肘;新买的房子"缩水"了,自然是义愤填膺地找开发商索要。而我,一个女民警,自从调到督察大队上班,竟然发现我的节日开始"缩水"了,而且是严重"缩水"。2010年7月,一纸调令把我调到了督察大队。一个多月后,我在新的岗位上迎来了第一个节日——中秋节。按照以往过节的惯例,这些传统节日我和爱人是双方父母兼顾,中午到我父母家过节,晚上则是去他父母家。娘家、婆家一碗水端平,大家皆大欢喜。可是那年过节的前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06,(9):8-9
"垄断福利"说到底,是少数既得利益者占有的"福利",这种垄断企业的高福利,实质是把较高的生产成本转嫁给社会,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共福利."垄断福利"无偿地任意使用了公共资源,不可能为公众提供更合理、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必然严重影响垄断行业的企业形象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宪法上的福利权在美国宪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素有争议。受美国社会心理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早期美国社会福利政策被定位为政府公共救助政策。国家福利政策的持续性推进引起了社会文化观念的变革,奠定了福利权生成之社会基础。学术纷争与法官裁判则在客观上充当着"宪法上福利权"推动者的角色,从而促进福利政策向福利权利的转变。迈克曼等学者借助罗尔斯的正义论有力地论证了福利权的宪法正当性,并从建构宪法政治对话机制的角度阐释了"宪法福利权"的宪政功能。美国法上公民福利权演变为宪法权利的进程表明,宪法福利权的创设是历史的必然。在当今中国,这项权利同样为宪法机制的良性运行所不可或缺,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9.
"福利腐败"已经成为一些垄断行业中习以为常并且根深蒂固的现象,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名词,在本质上,"福利腐败"就是行政垄断衍生出的中国式的行业福利腐败,其对社会产生众多的危害和影响,必须对其予以规制,而治理垄断行业"福利腐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铲除垄断。  相似文献   

10.
两种福利模式下的中西税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权因应社会需求不断膨胀,从而引发了"福利法治国危机"。而中国在"单位型福利模式"的政策指引下,税权亦严重失范,但其问题更多地存在于公共支出柔性强、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因此,从宏观的比较视野观之,中西都面临着税权的有效规范与控制问题,但方法却是迥异的:西方欲通过控税实现"福利国"改造;中国则应以控税的方式探求适合自己的福利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之后,当一些欧洲国家尤其是北欧瑞典等国家的福利制度弊病迭出时,后发展中的国家却在为福利与社会安全制度的如何构建劳神不已.在中国,与福利制度有关联的"福利权"、"福利国家"和"行政法的任务"等关键词不断地呈现在学者的论著、政府的工作报告甚至大众媒体之中,在相当程度上成了当下社会主流话语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垄断行业的"高福利"问题也呈现出恶化的趋势。"福利腐败"更是成为了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福利腐败是经济转型时期的消极现象,这一现象一旦被忽视,它将如同一颗依附于体制的"毒瘤",逐渐地侵蚀体制的肌体。福利腐败问题如此严重,已不仅是经济体制不健全的问题,而是表现为垄断行业滥用公权力谋取非法利益的权力犯罪问题。本文首先对福利腐败的现状及社会危害性进行了阐述,其后结合刑法分则中相应罪名加以分析,从而探讨了这一现象趋于犯罪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政府究竟应承担何种福利责任?1970年代福利危机后,欧洲福利国家一直在反思该问题。通过选取ISSP"社会不平等"数据中的典型国家——英国、德国、瑞典和匈牙利——进行研究,论文发现由政府承担福利责任已经在不同福利体制国家中达成共识,绝大多数公民都赞成由政府承担福利责任。尽管如此,公民对政府应承担何种福利责任的态度仍然表现出差异性。论文发现福利体制并不是解释公民福利态度的唯一影响因素,个人自利与社会分层因素,对社会公平现状的判断也同样对福利态度有影响,而且影响的大小和方向根据不同的福利问题表现出差异性。由于福利态度被视为影响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福利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对了解民意,制定合理的福利政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五一"前夕,中央纪委就整治"四风"作出精心部署,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执纪监督,确保党员干部务实勤俭过节,巩固和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中央纪委紧盯"五一"严查"节日病",召开新闻宣传通气会,畅通监督渠道,严查违纪问题,严格通报曝光,彰显了纪  相似文献   

15.
正"节日是党员干部容易放松警惕、违纪违法行为高发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纪委的监督作用,全方位真督宴查,谨防‘过节'变‘过劫'。"河南省襄城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宋雷法说。此言不虚。国庆节前夕,该县纪委监察局多措并举,织就密集立体监督网,确保党员干部清廉过节。近期,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该县纪委监察局向全县党员干部密集发送提醒短信、在电视台滚动播出廉洁过节通知、召开廉政集体谈话、在网站设立专栏等,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开展专项检查。加大对快递派送、购物卡、网购卡、提货卡、预付卡等公款隐形送礼情况的严查力度,对存有侥幸心理、顶风违纪的单位和个人,除  相似文献   

16.
诉讼费用的高低关系到普通百姓是否能够接近正义、享受司法福利。今年4月1日起施行的新《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在财产、婚姻、劳动等方面的诉讼费都有了明显下调,同时规定了几种不收取诉讼费和减半收取的情况。诉讼费用的多方面下调,降低了百姓"打官司"的成本。法院在新规定施行后也将面临案件剧增的压力,同时,由于法院经费与诉讼费用的收取并未完全脱钩,法院经费的保障又成为了新问题。新办法会带来什么问题已及解决的对策是什么,是本文研究之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7.
从道德和道德法律化的角度看,给予动物福利其实就是科加人对动物的道德义务,而动物福利立法的实质便是把这种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即实现动物道德的法律化。不过,动物并未就此获得法律主体地位,它只是一种"物格"弱于一般客体物的"准物"而已。由于道德法律化是有条件的,动物福利立法也应有限度,只有那些获得社会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基本动物道德,才可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规范。对此,我们可用"利益关系分析法"和"利益层次分析法"来大致界定"基本动物道德"的范围;用自卫原则、对称原则、最少损害原则、分配正义原则以及补偿正义原则,来对动物福利立法进行较明确的定位,以妥善处理动物福利和人的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春节来临,一青年朋友说:"过节最怕的事是喝酒,‘感情深,一口闷’,听听这劝酒词儿,就让人头晕."……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月28日上午,8名服刑人员的亲人,受黑龙江省女子监狱的邀请走进监狱,与她们在大墙内相聚。这一天,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对于这8名服刑人员来说,比过节还要高兴。因为她们见到了梦中想念的孩子和牵挂的亲人。她们中的许多人由于家庭  相似文献   

20.
福利社会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在许多年来被看成是"蒂特马斯典范"①,即对社会政策制度化再分配模式实施的范例.然而,最近的改革趋势对这一假设提出了挑战.除了诸如削减开支之类的规则变化外,其他的变化尽管很多,如1990年代制度设置和福利国家目标的改变等;尽管和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前比,斯堪的纳维亚福利国家的特征弱化了,且该模式正在趋于欧洲化,但其主要变化仍只是对现有模式的局部修正,而不是完全趋同于欧洲社会模式,因而并不意味着这一福利模式的终结,它仍然还是独树一帜的.一些新因素的出现仅仅是欧盟内部福利模式发挥着作用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