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和老伴去英国伦敦探亲的半个月,每天都去那不受汽车和城市噪声干扰的圣保罗大教堂附近漫步。有时,我们会走在鹅卵石铺成的街道上,看看两边那些巴洛克式和哥特式的建筑,  相似文献   

2.
我和老伴去英国伦敦探亲的半个月,每天都去那不受汽车和城市噪声干扰的圣保罗大教堂附近漫步。有时,我们会走在鹅卵石铺成的街道上。看看两边那些巴洛克式和哥特式的建筑,闻闻酒吧飘出来的啤酒花的香味。一次,在我弯腰的时候,发现一块鹅卵石上有一枚2便士的硬币。老伴捡起硬币童心大发:“老头子,说不定伦敦遍地是硬币,我们低头拾硬币吧!”这天,我们共拾到23便士呢!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口号有两个说法,一个是"重在参与",还有一个是"更高、更快、更强"。这两句话都不是顾拜旦本人最早提出的。1908年,奥运会在伦敦举办。在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有一位名叫塔尔波特的大主教专  相似文献   

4.
饱受新冠病毒肆虐的欧洲,又罩上了恐怖主义的阴霾。2020年11月3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中心城区发生枪击,枪手将枪口朝向新一轮"封城"前聚集街头的民众。2020年10月29日,法国尼斯市圣母大教堂发生恐怖袭击事件。  相似文献   

5.
美国曾如此堕落 一个印第安酋长被请去纽约参观。他看到了宏伟的大教堂、高耸的摩天楼、人山人海的市中心和飞跨两岸的布鲁克林大桥。“什么让你感到最惊讶?”几位绅士热心地问。这个“野蛮人”抖了抖身上的红毯子。慢慢地吐出5个字:“小孩在干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之墓     
正爱丁堡似乎都不必用夸张的摩天大楼吓唬人。伦敦已经有了白金汉宫,有了国会大厦和大本钟,有了一批著名的公园、广场和穿城而过的泰晤士河,这就够了。重要的是传统和历史感。那些美国式的时髦算什么?爱丁堡阳光锐利,街头矗立许多黑黝黝的塑像。哥特式教堂和古老的城堡背后是纯蓝的天空和一团一团追逐的白云。小商店橱窗里挂着花格子的苏格兰裙  相似文献   

7.
莫斯科红场     
红场位于俄罗斯的莫斯科市区,面积9.1万平方米,原名是托尔格,意为集市.1662年改为红场,古俄语里“红色”一词还有“美丽”“主要”的意思,红场即美丽的广场.其知名度可以与中国的天安门广场相媲美. 红场有不少著名的建筑物,位于南面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又名波克罗夫大教堂.它是伊凡雷帝为了纪念1552年战胜喀山鞑靼军队而下令建筑的.这座教堂中间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8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它的周围,再配上9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绝妙无比.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2010,(7):51-51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被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和不朽之作。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是意大利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中部比萨古城内的教堂广场上,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6,(7):48-49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特点是追求豪华,大量采用圆柱、圆顶,装饰了很多精美的饰物。  相似文献   

10.
和谐境界     
我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简单随意却又其乐融融的国家庆典。挪威王宫是一幢浅米色的朴素建筑,既没有哥特式的崇高,也没有洛可可式的奢靡,倒有点像中国建筑,均衡平稳,简洁庄重。王宫没有围墙,周围的一大  相似文献   

11.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世界各地大量建设军事基地,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对此,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多次指出,美国"手伸得太长",到处横行霸道、压迫别人。对于美国的这种霸道政策,毛泽东有两个形象的比喻,一个是"绞索论",一个是"跳蚤论"。先说"绞索论"。毛泽东认为,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的几百个军事基地,"都是套在美帝国主义脖子上的绞索"。  相似文献   

12.
一瓶在国内只卖7.9元的老干妈辣酱,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竟卖到3.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元,其中一家美国网站还把"老干妈"辣酱奉为"尊贵调味品"。对此,"老干妈"厂家回应称,其产品无论在美国还是欧洲都有销售,一直是二三美元一瓶,现在变成"奢侈品",是美国代理商的"营销策略"。笔者发现,  相似文献   

13.
冯峰 《红旗文稿》2014,(6):23-26
正美国的对外传播战略,作为美国全球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服从并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在美国的对外传播战略中,其官方话语作为阐述美国政策的载体,承载的使命不仅是表达、传递美国的外交政策,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正确性、法律合理性和道德正义性进行辩护和宣扬,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一战略不仅维护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以及美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制度安全,而且有利于增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并"反证"美国全球霸权的政治"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刘大生 《唯实》2005,(3):48-50
美国有没有"总统",这难道也是一个问题吗?是的,这的确是个问题。在美国的政治法律词汇中,其实并没有中国人理解的"总统"这一概念。中国人之所以说美国有"总统",其实是误译造成的。类似的误译还有"白宫"、"国务卿"、"州",等等。  相似文献   

15.
<正>在大家的印象中,美国可能是世界上比较清廉的国家,在多项国际清廉指数排名中也位居前列。但这只是传统的定义和解读,如果换个视角和思路,我们会发现美国其实是世界上最腐败的国家之一。它的腐败更加隐蔽,更加高明,也更加系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披着"合法"的外衣,并且主要体现为金钱对于政治的"合法"控制。美国"合法的系统性"腐败有其必然性。第一,美国的法治可以说是美国社会各界最基本的游戏规则。这有赖于从美国建国  相似文献   

16.
仇朝兵 《党建》2014,(7):62-64
正精彩导读○奥巴马西点军校的演讲,是在为美国能继续"领导世界"的设想打气,其中流露出了无奈和不甘的情绪。○美国的式微是由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结构性问题引起的。○中国战略机遇期不能寄希望于美国犯下战略性错误,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只能自己创造。2014年5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2014级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就美国的反恐战略及如何维护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进行了阐述,并借此机会强调美国对外战略的延续性及美国外交政策的  相似文献   

17.
刘卫东 《唯实》2015,(5):88-91
美国再平衡战略中的中国和日本再平衡战略致力于提升美国的影响力,这必然会触及美国在亚洲的相对地位及其对中、日这两个"亚洲超级大国"的再定位,其结果决定了再平衡战略将如何实施。美国对中国重在防范。中国无疑是美国再平衡战略的关注重点。但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宣布要将美国60%的海军军力部署在亚洲地区,还专门谈及要发展反击所谓拒止战略的能力;美国国防部则公开提出"海空一体战"以应对"中国和伊朗"  相似文献   

18.
“巧实力”     
《求是》2010,(13)
<正>"巧实力"是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的外交新理念。"巧实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2004年在《外交》杂志上提出。2007年在美国发表的《巧实力战略》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运用"巧实力"进行对外战略转型,帮助美国摆脱当前困境,重振全球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今年1月16日拿出了据称是"最严厉的"、"美国几代人以来最激进的控枪计划"。注意,是"控枪",不是"禁枪"。是不是严厉呢?其实也不过是呼吁禁售攻击性武器(军用自动和半自动步枪)、限制大容量弹匣以及调查买枪人的背景而已。这些措施远远不足以解决美国面临的枪祸。据美国自己的统计,每年有3万多人死于枪下,20  相似文献   

20.
田文林 《党建》2014,(11):60-62
美国外交政策惯于"借力打力",借扶植主要对手的对立面,来消耗打击对手。中东地区秩序根基不稳,美国盟友面临巨大威胁,而美国将是最大的"受害者"。美国培植伊斯兰极端势力,却屡遭其反噬,看似因为极端组织"忘恩负义",实则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结果。"自己挖坑自己填"的战略困境,归根到底是美国狭隘的"零和思维"及其短视思维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