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障安全是监狱的基本功能,是罪犯改造的基本前提,虽然监狱用于安全防范的投资越来越多,但监管安全事故屡有发生,所以有必要研究探索监狱安全防范机制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使监狱管理的各项资源能得到优化利用,形成化解矛盾和防范事故的新机制,以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促进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监狱内劫持犯罪是在押罪犯反改造心理的极端表现,具有暴力性、预谋性、突发性、传染性等特点。监狱应综合运用快速警戒布控、反劫持人质谈判、武力处置等方法,以达到解救人质、惩治罪犯的目的,平时应加强监狱内劫持犯罪的防范工作,维护监狱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监狱民警是国家人民警察体制中的一个警种,依法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是刑法的执行者。监狱民警理应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真正成为犯罪人员的楷模,更好地帮助罪犯改造。研究监狱民警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关系到监狱刑罚执行与罪犯改造的成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罪犯心理矫治可以预知危险,消除隐患,探寻规律,为监狱超前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稳定监内改造秩序,指导安全防范工作,维护监狱安全稳定;可以修正罪犯模糊认知,把握罪犯心理特点,帮助罪犯调整心态,应对服刑期间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应对刑释后社会生活,切实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创新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必须根据社会管理和监狱管理创新以及"治本安全观"的相关要求,明晰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进一步发展战略、加强心理矫治人员专业化队伍建设、建立相对完善和科学的心理矫治运行机制、借鉴国外经验和利用社会资源,全力提升心理矫治工作效能,全面挖掘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跃升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5.
防止罪犯脱逃、维护监狱和社会安全稳定是监狱的首要政治责任。近年来监狱安全防范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罪犯脱逃数首次降到个位数,但受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影响,加上《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后,监狱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文章实证分析了2011年以来监狱发生的脱逃案件,从罪犯、民警、设施等方面实证分析了近期监狱脱逃案件发生的原因,提出从理念、制度、经费、设施、队伍等方面来构建系统工程,防范监狱脱逃案件,确保监狱和社会持续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6.
监狱改造罪犯的目标是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罪犯是初次社会化失败的人。监狱对罪犯的矫正和重塑是对罪犯进行再社会化的过程。公民教育是对罪犯实施再社会化的可供选择的路径。对罪犯公民教育在方案设计上,可围绕遵纪守法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家社会教育、科学理性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抵御诱惑防范重犯教育、重建生活技能教育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狱内检举,是罪犯在监狱特定的环境里积极改造之所为,也是监狱稳定监管改造秩序,构建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在罪犯不乏配合公安机关揭发或检举狱外犯罪嫌疑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罪犯对他犯违法违规行为的狱内检举,则有弱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8.
罪犯计分考核是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之一。新版《监狱计分考核罪犯工作规定》实施以来,对罪犯计分考核起到了积极作用。结合监狱基层单位在执行《监狱计分考核罪犯工作规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如何完善罪犯计分考核制度,推动新版计分考核工作稳步实施的同时,要正确执行刑罚,特别是增加病犯的刑罚体验度,回归监狱本身的性质和定位,体现法律的权威,为切实有效改造病犯,全面履行监狱职能、维护监狱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9.
监狱的安全和秩序是监狱的内在品格。"罪犯无害化"思想片面追求监狱安全唯一性,或者单纯地强调监狱的安全主义,就会使监狱行刑呈现社会防卫的功利主义和绝对主义,导致监狱功能异化,罪犯改造的主体地位边缘化。罪犯在"固化"的监狱中,主体人格监狱化,罪犯回归社会的目标"板结化",使监狱法治所倡导的一切理念、目标、价值、精神等瞬间"石化",监狱行刑效果背离刑罚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监狱工作要在监管上实现安全、改造罪犯上有成果、推动监狱实现科学发展,作为监管主体的人民警察必须具备六种能力。 执法能力。执法能力是监狱人民警察在刑罚执行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实施法律的能力。从监狱内部来说,善钻法规漏洞、爱找监狱管理缺陷的“岔子型罪犯”,蓄意挑衅执法、公然对抗改造的“钉子型”罪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油子型”罪犯,“行政处分不怕,刑事处分不够”的“赖子型”罪犯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