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领袖群体、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共同构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其中,领袖群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命题的提出者、重要的建构者和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知识分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诠释者、主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民群众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的创造者,又是其物质基础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理论来源,人民群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检验者。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1,(1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之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蕴含着我国文化建设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完善中国特色道德文化体系,是目前走出我国实际存在的道德困境的迫切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呼唤;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和谐文化的的核心内容。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高度重视道德文化理论建设,构建并完善中国特色道德文化体系,正确处理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道德建设与法律建设的关系,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道德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搞清楚其动力和阻力。就动力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动力,文化惯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动力,中西文化的碰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之源;就阻力来说,体制上的束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大的阻力,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部阻力,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围堵和渗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外部阻力。整合动力,分化阻力,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刘明明 《求实》2013,(3):54-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搞清楚可以依靠的力量和阻碍建设的力量,就动力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动力,文化惯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动力,中西文化的碰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之源;就阻力来说,体制上的束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大的阻力,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是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肩上的沉重包袱,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围堵和渗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外部阻力。在消解各股阻力的同时,整合各个动力为一股合力,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10,(10):6-10
一、在融会贯通上求深化,不断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新认识一要深刻认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题。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吴桂韩  刘绛华 《求实》2012,(10):66-69
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真正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潮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本质上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建立社会主义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保障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共享。从战略任务上,应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在思想层面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实践层面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8.
杨松望  史书华 《新长征》2011,(12):12-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凸显了建设“文化强国”、首重“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一种文化回归民生本位的深刻自觉。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理念,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推进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历史实践的产物。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确保意识形态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举措。依托红色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的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要从三个维度出发去解读: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接受主体。  相似文献   

11.
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必须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风尚、推进文化创新、实现文化成果共享等方面,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黄伟 《理论导报》2012,(6):25-2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全国上下正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以及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何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切实发挥作用,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突破口,是每个社区文化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在文化工作站从事的社区文化工作,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所形成的由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荣传统及其载体。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途径,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内在动力,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文化创新的途径包括文化内容形式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文化建设。从宣传文化系统的职能来看,要发挥其优势,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最关键的是要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多方面的建设。 一、在思想建设方面,要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重点抓好“四个大力”。 要大力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把这一教育作为整个思想教育的首要任务。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认真把握理论体系,领会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始终坚持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和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开阔姿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交融;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品质紧密结合。总结这些经验,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  相似文献   

18.
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高度注重先进文化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引领作用,既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用先进文化引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先进文化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相似文献   

20.
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要从三个维度出发去解读: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接受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