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依法执政的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党的领导活动和执政活动的原则要求,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党的领导活动和执政活动中的具体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依法执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2.
游训龙 《理论学刊》2004,(12):12-14
坚持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实行依法执政 ,意味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 ,意味着既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又要明确党对政治文明和法制建设领导的根本途径。同时 ,实现依法执政 ,也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最好贯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强调"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领导作用和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决定的,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必须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  相似文献   

4.
庄垂生 《求实》2001,6(4):21-23
本文从依法治国的视野探究党的执政方式的法治化问题。集中论证依法治国必先实现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的依据。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党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与作用、党的治国方略的演变和党在法治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构成了党的执政方式的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的理由。进而提出以权力制约机制为核心的实现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照宪法和法律对国家和社会进行治理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与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是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依法执政是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关键形式,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必须实行依法领导和依法执政,文章分析了对党领导方式的法治要求和使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的几个方面第一,治国方式法治化;第二,领导人更替法治化;第三,权力制约法治化。坚持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鞠成伟 《前线》2015,(2):8-10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法依宪执政要"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依宪执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陈战线 《唯实》2015,(3):41-43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重要基础,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一、党内法规的建设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依法治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视党章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  相似文献   

9.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要求党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岳振 《当代贵州》2014,(31):28-29
正"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依法治国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法治路径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科学总结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治国之道的历史经验和执政规律,提出"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这一重大论断,阐述了依法执政的丰富内涵,其核心要义包括,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是依法治国的必经途径、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从理论上解决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体布局的工作重点问题,从实践上提供了依法治国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我们必须学习好、  相似文献   

12.
翁淮南  张纪  张少义  郭慧  陈蓉 《党建》2014,(12):12-19
正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保证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依据法治思维是依法执政的前提作风建设是依法执政的核心基层组织是依法执政的主力依法执政是深化改革的保障依法执政是履行宗旨的深化依法执政是党的建设的遵循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执政党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剖析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和统一性,并指出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顺利进行的前提和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完善依法执政的必要途经.最后笔者就实现二者相统一的具体途径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执政基础、执政方略和执政体制,是执政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政基础,首要的是人民基础.执政方略,包括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依法治国、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和党的建设.党的执政体制,涉及党政关系、党际关系、党内关系和党同社会团体的关系.巩固执政基础、完善执政方略、健全执政体制,最终要落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上来.  相似文献   

15.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福旗  吴若兰 《求实》2004,(12):21-23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 ,切实做到党政职能分开 ,实施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 ,健全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对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新要求,是执政方式的重大改变,是治国理念的最新成果。当前我国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急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通过法治方式解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法治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  相似文献   

18.
依法执政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举措,也是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坚持依法执政,必须做到依法授权、依法用权,促进党的领导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依法授权依法执政的关键是做到依法授权。依法授权就是要求权力法定,权力的来源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对于执政党而言,强调这一点至关紧要。从实质性上看,强调依法授权,就是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  相似文献   

19.
《兵团工运》2015,(1):2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向高度出发,总结历史经验,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20.
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核心和目标.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我们党进一步探索一党执政条件下所特有的执政规律,树立法律至上的执政理念,确立党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掌控国家政权的制度,探索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