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淑敏曾是军医。在从事医学工作二十年之后,才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当今文坛上,她是一位始终以自己的创作关注并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的作家,她以她冷静的并且极富热情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和画面。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近期又出版了《毕淑敏文集》,共八卷。她说她的心灵里有:一间屋,她说那第三间屋里装的是她自己,她说那是她的精神家园,所有柔美的故事都产自那里。  相似文献   

2.
阅览室里报刊杂志多不胜数,琳琅满目,可我对《中国行政管理》情有独钟。我远远地就能看到她那宝石蓝色的封面,红底白字,特别醒目,她庄重,大方,质量好,品味高。我是一名党校教师,从事行政管理教学工作。因工作关系,《中国行政管理》不但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们教研部的同事争相传阅,爱不释手的期刊。这是因为,《中国行政管理》是国务院办公厅主管的国家一级核心学术期刊,这充分体现了她的权威性;从内容上看,她综合、全面地反映了国内外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文章作者上有国家领导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下有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她的内容丰…  相似文献   

3.
舞蹈界历来有“一个《鱼美人》出了一个陈爱莲”之说,尽管那已经是35年前的事了。前一阵子,《鱼美人》版权拍卖一事弄得沸沸扬扬,新闻媒介再次把关注的焦点对准了陈爱莲。然而真正引起我兴趣的是她那番有关我国文艺体制亟待改革的独到见解,于是去登门采访。望着她那满满一纸的日程安排,我省去了客套,直接进入了主题。  相似文献   

4.
我曾有梦     
《英国达人》是英国最火的一档选秀节目,2009年4月11日,满脸皱纹、头发蓬乱,水桶腰,穿着打扮一看就是来自社会底层的苏珊大妈大大咧咧地登台了。有着轻微智障的苏珊大妈带着略显呆滞的笑容告诉现场观众她的梦想是成为著名音乐剧歌唱家时,得到的只是嘲笑。苏珊不以为然,她“目中无人”地唱起音乐剧《悲惨世界》中的歌曲《我曾有梦》:“我梦到往日的一个梦,那时充满希望,生命有价值,我梦到爱永不凋零……”音乐响起,她那磁性的嗓音让嘲笑戛然而止,一曲唱罢,观众们纷纷起立热烈鼓掌,有些人忍不住擦去感动的眼泪。  相似文献   

5.
《人在旅途》是我们新开辟的一个栏目,主要由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通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细说人生的酸甜苦辣。客观地记录自己,真实地剖析自己,这是本栏目的要求。热情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请附近期生活照片若干。 本期推出《我和听众去约会》,作者陈晓琳是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的节目主持人,勤勉和敬业精神,使她在短短的几年内,先后荣获首届中国新闻奖、广东省首届广播电视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最近又荣赝全国广播电视“百优”、“双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金奖。她那温柔而又独具魅力的声音对南方的广大听众来说是熟悉和喜爱的。她将告诉大家:她是如何与广播结下不解之缘的。 下期将推出《琥珀中的生命》,由在北京影视圈只身闯荡的於悦讲述自己生活的滋味。  相似文献   

6.
《台声》2020,(4)
正颜正国简介1974年10月10日出生于台湾台北。6岁就参演《原乡人》;7岁开始,受台湾导演侯孝贤的赏识并陆续参演《就是溜溜的她》《小毕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风柜来的人》《儿子的大玩偶》《冬冬的假期》等影片;8岁获得金马奖最佳男童星奖提名,出演了金敖勋导演的《油麻菜籽》。  相似文献   

7.
她是善良美丽的七仙女,她是聪明睿智的女驸马,她是英勇不屈的江姐。从14岁唱黄梅戏,到38岁与世长辞,这24年里,她演出了上百出戏,拍了《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三部艺术片,黄梅戏因她而风靡全国。她乐观向上,却命途多舛,38岁便含冤而去,她就是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  相似文献   

8.
正岁月悠悠,我和《人大建设》已结缘10个年头。回首和"她"相知相识的日子,一件件往事又真真切切地涌上心头……那是2006年下半年,到内乡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已大半年的我虽然把《选举法》、《代表法》等人大工作的"当家法律"仔细通读了若干遍,甚至许多法律条文都能背下来,但工作仍不得要领,频频出错,因而时常受到领导的批评和同事的抱怨。当时,县乡人大换届工作已全面展开,由于选工委人员少、工作量大,业务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有一次我骑着自行车匆匆下班回家,在新街口的过街天桥底下等绿灯时,猛然撞见于蓝,她穿着随意。步履蹒跚。像个很普通的邻家老太,她正一个人横穿马路奔赴什么去处。街上人流如注,但却没有人特别关注她,因为这张经过岁月打磨的面容已变得非常普通,普通得可以淹没在人流中而令人浑然不知。 但在漫长的中国电影史上,人们却绝对不能忽略于蓝这样一个响亮名字的存在。她是我们的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从小就是看着她演的片子长大的,比如《白衣战士》、《翠岗红旗》、比如《龙须沟》、《林家铺子》。再比如《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其中她饰演的北京旧式劳动妇女程娘子可谓入木三分,而她扮演的革命母亲周莲及江姐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于蓝简直就成了江姐的代名词。至今,我的耳畔还能清晰地回响着于蓝所扮演的江姐在受刑时  相似文献   

10.
我爱跳舞,我觉得舞蹈是极美极富诗意极提升人的艺术。我喜欢沈培艺的舞蹈,她的《鸣凤之死》和《俪人行》功力和意境都很深。沈培艺称自己是“舞者”,说舞蹈是她的语言,是她倾诉心灵感受的方式。那么,我想知道她怎样看待舞蹈,以及她对舞蹈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20岁时她演《少女小渔》,高唱着《为爱痴狂》;30岁时她演《征婚启事》,轻唱着《一辈子的孤单》。她浅浅地笑,纯净、自然、聪颖但寂寞,是大家对她内心的印象,所以就算她不计形象装上一对龅牙演“结婚狂”,或者扮一个唠叨骂人的家庭主妇,也不会抹煞她的知性气质。她说:我叫刘若英,未婚,职业是演员与歌手  相似文献   

12.
菲音乐 “音乐即收获”.斯汀说。好的音乐是醉人的.再与歌者本身的经历.气质相连,感触是奇妙的。王菲的歌声.不知不觉已伴随了我八年。 我试图去诠释王菲.一如我总想去触摸她那虚无的声线.在《天空》中  相似文献   

13.
有谁能说一个有着18年演艺生涯的人不是个老演员呢?然而9岁就走上荧屏并获得成功的虞梦,不论你是见到她本人还是听到她的声音,你都会感觉到她充满着青春活力。也许正是这种活力成就了她。看一眼她的简历,会把你吓一跳,30多部电影、电视剧里的角色一下站到你的面前。也许虞梦走上荧屏时年龄太小,没有引起追星族们太多的注意,但只要你数落几个角色,如《最后一个冬日》中的袁园、《青春作证》中的燕子,《西游记》中的狐狸精,《一手托两家》中的高雪、特别是《闲人马大姐》中的王艾嘉,人们会恍然大悟似地叫:哇!那就是虞梦,认识认识,太纯了,也靓。我弄不清这都是些什么量级的评价,但可以看出观众们很认可她塑造的角色。其实我觉得这已是演员的一  相似文献   

14.
美国盲聋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是世界文化名人。1968年当她以88岁高龄谢世时,出生于中国安徽池州的李雁雁还只是一个才满3岁的男童。两人所处的时代、国家、文化背景有很大差异,但读过李雁雁的自传体文学作品《逆境——首位留美盲人医学博士的追梦人生》﹙以下称《逆境》﹚后,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把它和海伦·凯勒的《我生活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作为盲人,作为在逆境中的奋斗者,李雁雁和  相似文献   

15.
星闻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6,(19):64-64
<正>谭晶:唱响维也纳日前,青年歌唱家谭晶个人独唱音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这场题为“和谐世界、和谐之声”音乐会是庆祝中奥建交三十五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同时,谭晶也是在维也纳演绎通俗唱法的中国第一人。据悉,在当天的音乐会上,谭晶首先演唱的是她的代表作《在那东山顶上》,优美的歌声充分表现了西域高原风情。接下来的《化蝶》更是深深打动了现场两千多名观众。谭晶在接受奥地利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今年是中奥建交三十五周年,她为自己能够有机会在这个时候来到金色大厅演出感到荣幸与自豪,并表示愿意为中奥友谊架起音乐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也许我是一个感情浅薄的人,我是泪流满面地看完近期和晶主持的《孩子·梦·井》这期《实话实说》节目,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这期节目,我在内心深处向和晶深深地鞠了一躬。在和晶刚刚接手《实话实说》的时候,我真是为她捏了一把汗。崔永元是很长时间以来一直被观众喜爱的王牌节目支持人,我觉得和晶有点不知深浅,有点“班门弄斧”。后来的事实使我紧攥着的手松开了,紧绷着的心舒展了。和晶以她“弄斧必到班门”的勇气、大气,以她独立不依的个性,把《实话实说》做得很好,至少没有明显的滑坡和衰落。而令人对她青睐和认同的正是她的平易、淡雅、…  相似文献   

17.
见到万选蓉之前就听说,她是巩俐主演的影片《漂亮妈妈》中的母亲原型,而她的儿子梁小昆则是片中聋儿郑大的原型。见到万选蓉才发现,这位60岁的母亲有一颗 30岁的心。那部电影的名字也完全切题,万选蓉看起来的确称得上是一位“漂亮妈妈”,她的漂亮,其动力,源自那颗特有的广博爱心。  相似文献   

18.
我是思想宣传工作战线上普通的一员。《当代广西》2004年1月创刊以来,她陪伴着我一起走过了5个春秋。5年来,她成了我工作学习中的良师益友,伴随我不断进步成长。  相似文献   

19.
当精神抖擞、谈笑风生的美籍女教师玛莎&#183;苏&#183;托德(Martha SueTodd)出现在眼前时,我简直难以相信她今年已82岁高龄了。也许是为了证明这绝对不假,她居然要去拿护照给我过目,那一副认真却又俏皮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从1992年至今,玛莎&#183;苏&#183;托德先后在华南女子学院、福建医大、闽江大学、福建教育学院任过教。算起来她已在福州生活了9年多,可谓是福州“老外”中的元老了。  相似文献   

20.
易立竞 《今日广西》2010,(15):30-31
冯小刚的新片《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小说《余震》:一对7岁的龙风胎在大地震时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母亲李元妮面临艰难的抉择:两个只能救一个。她选择了得过一场大病的弟弟。震后,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姐姐劫后余生,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