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正按着中央的统一部署,开展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在这个时候,提出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特别是对“一把手”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我们这个拥有 80年光辉历史的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经济基础。国有企业“一把手”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他们的品行和素质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强对“一把手”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是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常纪坚 《中国监察》2008,(24):49-50
当前,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中,对“一把手”的监督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一把手”违纪违法现象也相对突出。为破解监督难题,寻求对“一把手”监督的有效措施,湖南省长沙市纪委、监察局从2007年4月开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天心区、市教育局和工商局开展党政正职监督试点工作,就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监督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程序不规范,严重制约着对“一把手”监督的有效开展,导致对“一把手”监督乏力和监督滞后的问题仍然很突出。我们必须在认真抓好述职评议、廉政档案、民主生活会、收入申报、礼品登记等现有制度落实的同时,努力在对“一把手”实行有效监督的制度创新上有新进展。当前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主要要落实好以下几项制度。坚持实行“一把手”定期述廉制度。“一把手”要定期向上级组织和干部群众专题报告个人廉洁自律和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情况,接受上级组织的检查考核和群众的公开评议。上级组织要把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徐州市委、市纪委在探索对“一把手”的监督方面,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逐步建立起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徐州市对“一把手”的监督网打造构建得如何?监督体系是否管用?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来到了徐州。创新机制有抓手“当好‘一把手’难,监督‘一把手’更难。”在徐州,一位当了多年的“一把手”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2000年以来,徐州市先后查处县处级党政“一把手”的违纪违法案件就有40多件,仔细分析这些“一把手”堕落的轨迹,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贿随权集”。为解决“一把手”自律不严、权力过于集…  相似文献   

5.
刘剑英 《中国监察》2009,(20):49-49
地方和部门。的“一把手”往往由于责任重、权力大,在本地方和本部门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他们行使权力的监督就变得至关重要。当前权力过分集中、缺乏监督是“一把手”违纪的最大诱因,只有找准原因,采取措施,才能有效破解“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把手”处于班子的核心位置,他的素质、能力、形象关系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班子的水平、人心的向背、事业的兴衰。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对树立“一把手”廉洁公正的良好形象,增强各级党委、政府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在干部队伍的管理上,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在对“一把手”的监督问题上,仍然是个薄弱环节。目前,有的“一把手”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民主意识差,搞“家长制”,大权独揽,特权…  相似文献   

7.
钱峰 《中国监察》2008,(18):21-21
近年来,江苏省高邮市积极探索加强“一把手”监督的新机制,以推行“一把手”述评制为抓手,形成监督和制约的合力,取得了明显实效。首先,在述评重点上,高邮市切中监督要害,规定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既是“述”的主体,又是接受“评”的重点。同时规定“一把手”述评的内容分“必答题”和“自选题”。  相似文献   

8.
从近年来国有企业反腐倡廉的实践看,腐败现象的发生往往都与“三重一大”事项有关。特别是国有企业“一把手”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进一步暴露了部分国有企业在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国有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力,规范企业领导人员决策行为,防范决策风险,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对全党提出的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和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重大命题。而加强和完善对检察机关“一把手”的监督则是检察机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为此,笔者就如何实现对检察机关“一把手”的监督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一、当前对检察机关“一把手”监督之困难所在(一)对“一把手”进行监督的现有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对“一把手”真正有效的监督随着检察机关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检察机关内部建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廉政勤政监督制度,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监督体系,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就是抓住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关键。笔者以为,对“一把手”加强监督,要坚持“四个结合”,健全“五个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监察》2008,(1):38-39
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工作,始终是国企反腐倡廉建设的重中之重,关系着国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在国有企业的体现,关系着企业与社会的和谐。研究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出资人全面履行职责,确保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企业职工队伍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对领导干部监督不力的突出问题就是对“一把手”尤其是高官中的“一把手”监督不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监督事多而监督人少。按  相似文献   

13.
怎样监督“一把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把手”处于班子的核心位置,他们的素质高低、形象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人心向背和事业兴衰。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近年来“一把手”违纪违法现象日显突出。据统计,自1998年1月至2001年9月,安徽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案件643件,其中涉及“一把手”的案件就有398件,占62%。如何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不仅是当前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一、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领导班子成员是同一个层次的干部,加之成员之间相互比较了解,因此,对“一把手”最重要…  相似文献   

14.
许耀桐 《政府法制》2010,(12):10-10
要认识到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最重要的是加强对“一把手”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已经强调监督的重点,我们现在监督的重点就是“一把手”和主要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农村基层组织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直选的方式产生了一大批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村干部。如何加强对这些村级组织“一把手”的监督,已成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对村级组织“一把手”监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上级党委监督力度不够。上级党委对村级组织“一把手”监督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其一,监督工作多,监督思想少。注重招商引资、税收计划等工作任务完成得如何,而对其所思所想不甚了解,特别是对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掌握不够。其二,以领导…  相似文献   

16.
最近,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被中共中央立案检查,由此引发了针对“一把手”腐败的新一轮讨论热潮。“一把手”腐败严重败坏党的形象,腐蚀党的躯体,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党的最大危险和破坏社会和谐的最大毒瘤,因而监督“一把手”已成为党和政府的当务之急。中纪委三次会议后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更是将“一把手”列为监督重点。该次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建设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加强监督制约,形成权力正确行使的有效机制。如何监督“一把手”?本期大讲堂将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年来一些单位“一把手”腐败案件逐年上升的趋势,1997年,湖北省潜江市委、市政府在教育系统试行“一把手”不直接管理财务制度。即有财务独立核算权的单位明确一名副职分管财务工作,保证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在行使权力时,既有群众监督,又有“一把手”监督。试行这一制度以来,全市教育系统没有出现“一把手”经济违纪案件。最近,潜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普遍推行这一制度。潜江市推行“一把手”不直接管理财务制度@何本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18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李至伦在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座谈会上,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坚持把效能监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这是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特点决定的”,“领导重视,就能把效能监察工作有效开展起来,没有人可以增加人,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近日,本刊记者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专门对他们的“一把手工程”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9.
张依涛 《中国监察》2011,(10):38-39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各级党组织普遍重视和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一把手"的管理监督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由于"一把手"个人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运作缺乏有效制约、权力行使与承担的责任相脱节,对“一把手”的管理监督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选用、轻教育,重实绩、轻品行,重自律、轻监督。  相似文献   

20.
汪维才 《法制与社会》2012,(26):142-143
对县(区)“一把手”的权力监督,是当下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作为全球反腐败的法律基石,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脉络和努力方向.本文结合公约的相关规定,就如何加强对县(区)“一把手”的权力监督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