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垠 《中国残疾人》2008,(12):62-63
作为连云区连云街道的残联理事长,陈新兰常说:“残疾人家庭无小事,对于每个残疾人家庭,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社区残疾人有难事都愿意找她帮助,有话都愿意跟她讲,亲切地称她为“娘家人”。  相似文献   

2.
才出生5天,患有先天性脑瘫的维吾尔族“小巴郎”被父母遗弃。汉族妇女李仁凤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慈母般的双手收留了他。为了“儿子”她四处求医;为了“几子”她曾两次失去家庭;为了儿子,她风里筛沙雨里赶集摆地摊;为了“儿子”她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3.
丈夫被判刑她没哭,重病缠身她没哭,家庭重压她没哭……在公安局“大走访”慰问组的“亲人”面前,这个苦命的女人竟嚎啕大哭起来.一任泪水打湿前襟……  相似文献   

4.
在内蒙古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满都村却有一个很新鲜的事,在满都村除了村民委员会干部、村民小组长之外,还有一个由村里党支部任命的“家庭领导”和“屯大爷”。可别小瞧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官,在满都村2000多名村民对他(她)们非常尊敬,因为他(她)们是家庭的“掌门人”、村组的“主持人”。这样独特的治村之策真让人刮目相看。在选任“家庭领导”方面,村里的干部们为了帮助“不善理家”的村户选任“掌门人”,首先根据村户家庭人员情况、生活状况而定。一户一策,一家一法。主要是看每家家庭成员本领而定,可男可女,可长可幼,量才适用,谁最有本事…  相似文献   

5.
一本名为《女共产党员》的书,记叙了她真实的故事;一部名为《帅大姐》的电视剧,讲述了她传奇的经历;她为革命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却成为千千万万革命者的“大姐”;敌人杀害了她唯一的女儿,而无数革命青年都亲切地叫她“妈妈”。她,就是今年已是百岁的革命老人帅孟奇。  相似文献   

6.
莫让老百姓因病致贫 于井子,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护±,“于井子护理小组”组长。“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模”、上海市“十佳护士”。作为医疗工作一线工作者,她对十八大讲的“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印象深刻。化解“看病难、看病贵”是个大问题,需要制度、政策、软硬件都跟上。她亲见一些低保家庭一旦家庭某个成员得了严重的病,看病导致倾家荡产。“因病致贫”的案例说明了我们的某些制度还需要跟上,药学发展也需要跟上,于井子说。  相似文献   

7.
何琪瑜 《台声》2004,(10):65-65
王效兰的人,就像她永远一致的浓黑眼线妆和旗袍造型一样,清清楚楚,旗帜鲜明。 有些事她在乎,而且毫无妥协余地。 众所周知,她一手带大的《民生报》,广告业务特别多“规矩”。不登分类广告、不登酒色情广告、不登选举广告……因为王效兰要一份“美丽的报纸”,一份“走进家庭不会让父母担心”的报纸。  相似文献   

8.
阿颖 《民主与法制》2011,(28):50-52
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王丽失去了女儿的监护权。为了赢回女儿的监护权,王丽让女儿在班级里秘密“潜伏”,寻找一位家庭条件最好的同学,实施她的“暴富”计划。极其孝顺的女儿叶一璇最终答应帮忙,她和母亲通过“海选”,最终选定了班上一位女生作为“最佳目标”。  相似文献   

9.
走入婚姻的殿堂,同时带来双方家庭的结合。公婆,岳父母,妯娌,小叔小姑……不再是遥远而冰冷的词汇,而成为生活中密切联系的亲人。“三世同堂”让女人走进各层关系丝丝相扣的网,既有笑笑闹闹,尽显家庭温馨,也有磕磕碰碰,让人徒增烦恼。走进她的故事,看穿她的心思,相信她的困惑会帮助你在“三世同堂”的日子一路走好。  相似文献   

10.
近期,伊犁州30户家庭被授予“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记者了解到了这30户中的其中一户,她是伊宁县维吾尔玉其温乡英阿亚提村村民热海兰木家庭。  相似文献   

11.
一对婚外相爱的恋人,为了逃避家庭的阻挠,相约服下大量的安眠药殉情自杀。男子终因抢救无效死亡,女子却奇迹般捡回一条命。然而,让殉情未遂的女子万万没想到的是,2007年4月29日,死去男子的妻子和家人不仅要以“第三者插足”.“破坏他人家庭”为由,到法院起诉她,还要以她自杀失约、涉嫌故意杀人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2.
她是社会活动家、慈善家、妇女运动的中坚分子,在新加坡政坛有口皆碑;她是商界女强人,与夫婿联手创建了国际著名豪华酒店度假村连锁集团,也是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成立88年来唯有的两位女董事之一;她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在相夫教子方面成为众多华人女性竞相学习的楷模。这位在政界、商界、家庭三个方面做到“三位一体”,被新加坡媒体评为“杰出女性”的女强人,就是祖籍中国海南,现任悦榕庄集团副总裁的张齐娥女士。  相似文献   

13.
人间万象     
家政公司被当成“鸭店” “男保姆”频遭骚扰   “我长得挺英俊的,身体强壮,完全能成为家庭男侍卫。”“你那里的家庭男侍卫是否是‘鸭子’?帮我挑个年轻帅气的,你报个价吧!”深圳首家专业从事提供男保姆的“瑜鸿信”家政公司成立不久,却频遭骚扰。   该公司老板马瑜卿称,她之所以想到成立专门提供家庭男侍卫的家政公司,与深圳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深圳外来人口较多,且大多是单亲家庭,男方因忙于事业和生产经常外出,只留下女方和小孩在家,给家庭带来诸多不便。“这个时候,家庭最需要一位能充当保安及干累活的帮手,而这…  相似文献   

14.
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身世显赫的家庭。有的只是平凡的岗位,默默地工作,忙碌的身影。可当她走完69年的人生历程时,却带走了人们对她不尽的思念。请看“先进性教育”  相似文献   

15.
柔情侠骨     
29岁的武警女中尉吴玉娟,13岁开始在舞台上扮演“包公”,成为河南省惟一一名演“黑脸”的职业女演员。她秉承“老包”疾恶如仇、爱民如子的优秀品质,6年内收养5名被遗弃的病婴,花巨资为弃婴治病,并送其重返家庭。她创办的“玉娟孤儿艺术学校”已经开学。她曾亲手抓住8名小偷,夜幕下赤脚只身追劫犯,使持刀歹徒在精疲力尽中跪地求饶。她的事迹在中原大地家喻户晓。请看女警官的——  相似文献   

16.
莫儿 《今日广西》2007,(16):14-16
她出生在韩国一个名声显赫的富足家庭,19岁的时候,她向父母宣布:“我不要你们1分钱,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去美国完成学业。“于是,青春年少的她离开了温暖的家庭,远赴他乡开始了独自在美国的艰难求学生活。 来到美国,她看到很多留学生因为生活的艰难而做出了越轨的行为,而她始终牢记着父亲的一句话,那就是“行动靠自觉”。她一边打工一边上学,满手的老茧让人不能相信她竟是韩国名门的小姐。她就这样坚持着,不仅完成了学业、成为一名大学的教授,而且遇到了她生命中惟一的男人。  相似文献   

17.
在科尔沁沙地南麓,在草原小城甘旗卡镇,有一位女性,她以过人的胆识,靠艰辛的努力,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创业之路,她的人生在再就业中闪光,她就是科左后旗科尔沁印刷厂厂长、旗工商联会员何玉珠。 买断旗印刷厂 名字就颇具魅力,使人深有感触的何玉珠,本来有一份如意的工作和安稳的家庭生活,是市场经济的大潮袭来,一夜之间把她的生活秩序打乱了,“铁饭碗”被打破了,成为名副其实的“无产者”,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接踵而至,她的心情怎能不万分焦急。但她没有消沉,没有彷徨,而决意要寻找时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显身手,干一番自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4,(2):46-46
浙江省奉化市康达制衣厂厂长范士奋爱事业、爱员工、爱家庭、爱社会,说她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女人”并不夸张。采访她是在一个酷热的中午,厂里来了一车面料,室外近40的高温,她照常领头与三四个员工搬了一个时辰,忙得浑身是汗。车间里的空调在作响,150多个工人在安心工作着。作为一个已过花甲的女人,她挑大梁,做“船长”,在家里是好妻子、好女儿、好媳妇,在厂里是好厂长,市“五好文明家庭”的门匾换了一块又一块,就是最好的佐证。1980年初,范士奋开始从事第三产业,做起了小百货生意。她凭着自身的胆识、朴实和才能,把小生意做得日渐红火,使贫…  相似文献   

19.
王代表名叫王道凤,是当阳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当阳市劳动模范、五好家庭和法制宣传教育示范户户主、两河镇富里寺村村民。她的家住在集镇上。去年一段时间,集镇上有些人从事地下“六合彩”活动,用卖棉花、稻谷的钱来赌“码”。见到这种情景,她与家人商量,决定在自家办“墙头报”宣传法制,抵制“六合彩”。“墙头报”中有“普法专栏”、“学法谈心”、“法制文摘”等6个专  相似文献   

20.
马迎 《中国保安》2005,(20):48-49
说起来,我和宋姐认识差不多半年了。她是一个女“骆驼祥子”,骑着三轮车,拉着客人,走街穿巷。当初,我是很诧异于“三轮”的大军里有一个女人的,她穿着很旧的短褂,乌黑的长发利落地盘在脑后,她一点也不在乎其他“三轮”汉子们的眼光,热情地在车站拉拢着生意。出于好奇和些许同情,我坐上了她的车,一路上,她卖力地蹬着车,看着她瘦瘦的脊梁,我的心情无法轻松。由于车站离我家的社区比较远,渐渐地,我成为了她的“老顾客”,5公里的路,她对我只收两块钱。慢慢熟悉了以后,她会给我讲讲她一天的见闻,也说说她的家庭,有时还会在我家大门口聊那么一会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