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发扬“名景”优势振兴湖北旅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北是旅游资源大省,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其特点一是分布相对集中,二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湖北各类“名景”的优势,是推动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王斌 《政策》2002,(8):41-41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文物古迹众多,山川水色秀美,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如何推进湖北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湖北旅游业发展,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3.
刘俊刚  童建新  李伟 《政策》2003,(8):10-12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涵盖面广的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旅游产业。近年来,我省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扩大就业、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湖北旅游资源优势还未完全形成产业优势,品牌结构和行业管理体制还需要大力改善。因此,笔者认为,加快发展湖北旅游产业,必须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名牌。具体而言,要从"一江两山"的开发、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构建、湖北旅行社业的规范建设上着手,从而提升湖北旅游形象,促进湖北旅游经济健康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4.
做特色文章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地处华中,交通发达,旅游资源门类齐全,且文化积淀丰厚,对于发展旅游业极为有利。“七五”开始,湖北省就把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培植和发展。尤其是199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旅游业作为湖北的支柱产业来抓以来,湖北旅游业掀起一个发展高潮,并在全省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年来,湖北旅游业出现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5.
山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个资源大省。建设旅游大省,把旅游业培育成山西新兴优势支柱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方略。旅游业在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与挑战,肩负着调整优化全省经济结构、兴晋富民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近日在重庆、湖北考察时强调,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时,要加强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搞好规划,统筹兼顾,走可持续发展的路。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镇,成立直辖市五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交通建设进展很快,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湖北省近年来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旅游方面,狠抓峡区、武当山、神农架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也将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着蓄水成库和航运条  相似文献   

7.
恩施州地处湖北西南部,境内苍山如海,千山竞秀,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开发前景十分诱人。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在国内的普遍升温,面对周边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恩施州也将旅游业纳入发展计划,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恩施州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将恩施州建成湖北省知名的生态旅游基地。但是,恩施州旅游业现状如何,发展的条件如何,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应采取何种对策措施等,这都关系到恩施州的生态旅游前景。  相似文献   

8.
当今,神州大地不断深化的改革之潮正如滔滔长江的波涛涌动不已。 不久前中原大省的湖北省旅游界发生了一件大事:湖北省海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湖北原有旅行社170余家,相当部分旅行社存在规模小、体制分散、经营行为不够规范的弱点。旅游业者的组建形式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组建旅游集团无疑可提高湖北旅游在国内乃至海外的竞争力,为湖北旅游业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9.
环京津乡村旅游市场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拥有丰富的地貌风景类和水体类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优势。在对环京津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进行细分和定位的基础上,从区域、年龄、产品等层面确立乡村特色旅游资源的市场定位策略,开发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以期推动河北省整体旅游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昕  张灿 《人民论坛》2011,(9):142-14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拥有丰富的地貌风景类和水体类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优势。在对环京津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进行细分和定位的基础上,从区域、年龄、产品等层面确立乡村特色旅游资源的市场定位策略,开发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以期推动河北省整体旅游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凉山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对国内外旅游者形成极大的吸引力,是发展旅游业赖以存在的优势和基础,如何把潜在的文化优势转变成现实的旅游市场优势,是凉山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很多资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旅游的开发必须高度重视,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分析了旅游业的发展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影响,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湖北旅游产业差在哪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勇  刘名剑 《政策》2003,(8):8-9
近年来,湖北省旅游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地位不断提升。但与广东、上海等旅游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严重地影响了湖北旅游业整体素质的提升,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湖北旅游业发展的差距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翟天山 《政策》2012,(4):41-43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视察时,明确要求湖北"要加快建成人才资源强省"。国家和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  相似文献   

14.
王兴德 《前进》2002,(8):23-25
大同是我国北方高品位旅游资源极为密集的城市,可开发的旅游资源门类很多.并且有不少品位高、垄断性强的文化资源和一批风景独特、生态条件完好的自然旅游资源。在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市委、市政府已将发展旅游业、建设北方旅游胜地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之一。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培育旅游经济,真正使旅游业成为新世纪大同经济的强劲增长点和支柱产业:要加快发展大同旅游业,我们认为应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甘露  王剑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1):105-108
贵州和云南同为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本文对贵州和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阐明了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及困难,并就此提出了发展贵州旅游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周娅 《思想战线》2003,29(1):37-40
由于国际旅游市场日益一体化 ,旅游资源及产品的市场竞争替代关系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在旅游业发展和旅游产品市场定位上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明确各地旅游资源在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旅游资源 ,并通过整合 ,形成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优势” ,是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者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代表微语     
目前乡村旅游业存在交通不便、资金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维护力度不够等问题,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发挥自身优势,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开发,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从而带动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延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章铁关注开发和保护乡村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8.
李季康 《今日民族》2008,(12):45-47
在全球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省的发展战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层次的成熟,旅游资源的商业化运作,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更加注重文化挖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民族文化的展示成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核。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民族地区的开发力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复兴、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饶远  张云钢 《思想战线》2003,29(1):33-36
体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体育旅游可以充实现代旅游业的文化内涵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云南有着底蕴深厚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 ,这种资源与神奇绚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形成的良好配置 ,具有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的条件与优势 ,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盛正发 《湖湘论坛》2006,19(1):44-45
湖南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为旅游大省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旅游业要发展,规划要先行.要打造湖南旅游大省,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