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缺席审判制度,在诉讼效率价值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在我国引入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已日益重要。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价值何在,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立法实践,构建我国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是本文想要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缺席审判制度是对对席审判制度的补充和例外,是在诉讼发展的历程中建立起来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实践中有严格的适用条件,但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在公诉案件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缺席审判制度,因此在保证程序公正的前提下我国未来的刑事诉讼法也应该建立相应的缺席审判制度,以提高刑事审判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刘根 《中国律师》2008,(12):68-70
被告人缺席审判制度作为刑事审判当事人在场原则的一种例外,在保障诉讼公正的同时兼顾了诉讼效率,符合刑事诉讼多元化价值目标追求和发展趋势。各国相关法律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都规定了缺席审判制度,我国应当建立缺席审判制度,在立法上明确缺席审判的适用范围,合理地设置缺席审判程序,使其合乎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腐败犯罪案件中,如何追回外流腐败资产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应《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要求,创设全新而完善的公益诉讼制度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构建公益诉讼制度,关键在于赋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实体以诉权;构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旨在创建一种仅解决有关财物的没收问题,而不涉及行为人定罪量刑问题的刑事没收程序。  相似文献   

5.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思清 《法学研究》2007,29(3):92-112
在诉讼效率日益凸显的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中,迫切需要解决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逸而给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带来的难题,为此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缺席审判制度。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增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审判的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贪官外逃事件愈演愈烈,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及时有效打击犯罪,解决涉案财产和有关赔偿问题,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诉讼,避免因中止诉讼而导致的诉讼拖延等问题,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建立符合国情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6.
缺席审判是当事人一方未到庭法庭依法继续进行审理的制度。公正与效率是司法改革的基础,实现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也是是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两大法理基础。缺席审判制度体现了诉讼公正价值对诉讼制度设置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法律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对公正价值的追求和遵守。本文指出缺席审判制度的价值还同时体现在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追求诉讼时间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刘秀明 《河北法学》2011,29(8):161-168
缺席审判制度有其存在的程序正当性,英美法系缺席审判的特点在于规定了审前的不应诉判决。这与对抗主义的诉讼模式、二元制的诉讼构造和程序时效制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无论从诉讼价值、诉讼程序的纵向构造,还是从比较法等视角来看,我国不宜建立审前的缺席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8.
刑事追缴是一种非刑罚处置措施,能够挽回被害人和国家的损失,在刑事诉讼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当前刑事追缴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实践中出现一些混乱,不利于刑事追缴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相关主体的权利保护,主要表现为刑事追缴执行主体不明确、当事人参与权保障不足、缺席审判制度缺失。本文建议我国立法上明确刑事追缴的主体,保障当事人的参与权,且通过构建有限的缺席审判制度实现刑事追缴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表面上有违直接辩护和参与原则,有侵犯被告人诉讼权益之嫌.但依据《公约》规定的精神,针对腐败案件而设立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其关注的重点并非如何将被告人绳之以法,而是如何快速有效地追回腐败犯罪所涉及到的资产,它将被告人的诉讼参与权与被害人的财产赔偿权放在一个天平上衡量,这不同于传统司法理念那样将国家的追诉权与被告人的诉讼权对立.故只要按科学的制度实施,就同样可以做到打击犯罪与守护正义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缺席审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诉讼模式和诉讼理念取向。本文从比较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缺席审判制度所依存的辩论主义、平等主义、处分主义与程序公正等现代民事诉讼理念的差异,并从这一根源上检讨我国现行缺席审判制度的缺陷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构建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柏纯 《政法学刊》2003,20(6):25-27
在我国三大诉讼法中,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了缺席判决制度,唯独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缺席判决制度,目前在刑事案件的审理中是禁止缺席判决的。由于我国法律没有关于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规定,所以在打击跨国犯罪惩处潜逃境外的经济犯罪分子、打击单位犯罪等方面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从目前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的角度看,我国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缺席审判是与对席审判相对应的一种审判方式,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在有关这一制度的规定和设置上存在诸多缺陷。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明确缺席审判制度的价值取向所致。缺席审判制度的价值不在于对缺席方的惩罚,而在于体现和维护诉讼公正、效率、自由和程序稳定。立法和司法实践也应该根据这些价值取向来完善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13.
当出现涉案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逃跑或者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等情形时,案件将处于不立案、诉讼中止或者终止的状态。在这些诉讼状态下,如何处理涉案的非法财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背景下,构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似乎成了一个没有争议的选择。然而,该制度在理论上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只有适当将物的处理与人的处理相分离,完善我国的刑事没收程序,才是当前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刑事缺席审判的适用范围——比较法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学界的共识,但是在刑事缺席审判的适用范围上尚存在一定的分歧。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刑事缺席审判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形:一是,被告人自愿缺席;二是,在特定情况下,被告人非自愿缺席或自愿与否不明。在这两种情形下,对被告人进行缺席审判都具有一定的正当性,原因在于被告人的出庭权不仅具有可放弃性,而且在特定情况下还具有可限制性。我国在未来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时,也应当将其适用范围限定在上述两种情形。  相似文献   

15.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涉及多种价值的冲突与平衡。在被告人不愿出庭的情况下,缺席审判对司法正义并无实质影响,相反有助于诉讼经济的实现。但缺席审判必须限定在法定较小的范围内,同时要保障被告人的选择权、知情权、向法庭陈述权和律师帮助权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贪官携巨额赃款逃往他国的案件频频发生,给国家、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缺席判决制度缺乏明文规定,使得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逃跑、丧失诉讼能力等情形下的诉讼处于一种中止或终止状态,诉讼中的赃款、赃物的处理,被害人的赔偿请求,被告人财产刑的判决都无法实现。这不仅不利于有效地打击犯罪,也不利于及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笔者建议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内,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例,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和具体国情,构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17.
大陆法系民事缺席审判的立法模式经历了从单方审查到双方审查的历史转变。单方审查模式的诉讼理念在于严格贯彻直接言词原则,强调当事人的完全陈述义务以及诉讼促进义务,侧重程序正义与诉讼效率。双方审查模式的诉讼理念在于追求实体真实和程序安定,庭审样式强调口头审和书面审的合理组合。我国民事缺席审判的立法模式属于双方审查模式,但缺席审判的诉讼理念存在一定的缺憾。因而,有必要根据程序正义、平等原则、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建构符合现代民事诉讼理念的缺席审判制度,特别是建立附条件的异议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8.
缺席审判制度的发展主要历经了"传统缺席判决主义—缺席判决主义—一方辩论主义"三个阶段。追溯缺席审判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轨迹无不映射出诉讼理论和程序价值的光芒。现代各国民事诉讼法有关缺席审判制度的规定有诸多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体现了各国在法律文化及传统上的差异,而且更多地反映了一国在不同立法模式和诉讼价值取向之间的斟酌与取舍。  相似文献   

19.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后,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厚的价值底蕴.其哲学基础在于矛盾的特殊性,法理学根据在于矫正正义,诉讼法学根基为有罪必诉、有诉必审,刑法学价值在于一般预防,经济学价值则为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20.
王真平 《法制与社会》2014,(13):114-116
缺席审判制度是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缺席审判发生条件、审判程序以及事后救济等一系列制度的总和。鉴于世界各国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法治理念等的差异,各国间对其理解仍存在较大分歧。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国家,缺席审判制度都在其本国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弥补了对席审判所留下的空白和不足,同时兼顾了司法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要求,很好的处理了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当事人缺席这一情况,使得整个法律体系更加健全和完整。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缺席审判制度未作明确规定,民事诉讼法虽有提及,但其立法观念陈旧、技术落后、可操作性差,缺席审判制度在实践中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在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法治国家对缺席审判制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以我国民事缺席审判制度为切入点,对缺席审判制度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期能提高自身认识,为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