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艾思奇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先锋”,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通俗化、中国化的道路。2010年是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纪念和缅怀艾思奇同志,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艾思奇同志是党的优秀理论家和杰出理论工作者,他倡导的思想与时代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精神,要继续发扬光大。”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向艾思奇同志学习,发扬光大“三结合”精神,讲好讲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此基础上,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长期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了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一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教学和宣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中国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4.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率先在当代中国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道路,对丰富、发展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体现出的理论与实际、哲学与群众、思想与时代相结合的精神,对于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应坚持群众路线,立足于群众的思维习惯和实际进行普及宣传;必须与时俱进,关注和解决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必须提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名人故居一般是指名人出生或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的住宅建筑,是名人在此成长和生活的见证,是保存和传承名人信息的场所。艾思奇是一位从云南走出去、影响广泛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云南省腾冲市和顺镇艾思奇故居是人们慕名探访的旅游名胜。做好艾思奇故居的保护,对于我们更加直观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宣传与研究,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的示范作用,因地制宜地发展独具特色的云南文化、旅游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论坛》2011,(9):35-39
今年年初,云南省腾冲县总结多年开展大宣讲的经验,继承和弘扬艾思奇等老一辈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方法,组成“艾思奇百姓宣讲团”,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学校,宣讲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面向基层群众加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普及方面,探索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马克主义传播史,是一部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普及到人民群众中去的宣传史。一方面我们党勇于、善于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也勇于、善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充分理解它、掌握它,使之最大化地转化为群众的实践。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问题研究进行顾式梳理、归纳和和综述,为推动此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艾思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是我们党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我们在艾思奇的家乡腾冲县隆重集会,纪念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几天前,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共云南省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纪念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高度评价了艾思奇同志为党的理论工作作出的杰出贡献,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纪念缅怀艾思奇,学习研究艾思奇哲学思想,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云南省委以及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中共云南省保山市委共同在艾思奇的故乡——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召开艾思奇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研讨会,目的就是继续艾思奇的事业,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代表作,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大众哲学》之所以能成为大众的哲学,其必然性体现在:从客观方面看,它抓住了时代主题,反映了现实需要.它阐释的“新哲学”本来就是为大众的哲学;从主观方面上看,是其作者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探求真理;精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联系群众实际;采用通俗化的写作方法,贴近大众生活等。《大众哲学》作为这些主客观因素有机结合的理论结晶。从形式到内容都使之成为大众的哲学。  相似文献   

11.
艾思奇终身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通俗化,他的《大众哲学》虽然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为适应当时革命的迫切需要而写的,距今已有70多年,但是书中提出和展现了许多新颖而有价值的宣传和推广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方式,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尤其是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普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做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是宣传思想战线义不容  相似文献   

13.
艾思奇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教育家,是我们"党的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他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宣传、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毕生精力,作出了令人敬佩的卓越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出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艾思奇启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和探索。他的《大众哲学》一书富有中华民族的生活形式和风格特色,对于今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建构新路径等方面,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质上就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认真反思以往研究范式的局限性,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把大众化的理论成果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内化为人民群众稳定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云南省保山市作为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始终依托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传播者郑垧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生实践者杨善洲等名人的品牌效应,着力把保山市建设成为云南、乃至全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6.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实现大众化的经典之作,它的成功经验与路径方法对于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实现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以满足大众现实需要为根本动力,以实现哲学创新为活力源泉,以推进哲学民族化为现实要求,以突出哲学大众化、通俗化为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理论精英的历史定位可表述为:他们是理论创新的开拓者、思想解放的先锋队、党的指导思想的完善者、党和政府决策的思想库、思想论战的角斗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领头雁、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主力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承担者。  相似文献   

18.
现代著名哲学家艾思奇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其著作《大众哲学》问世后,引导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蔡尚思题词称艾思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李公朴说:“这一本通俗的哲学著作,我敢说可以普遍地做我们全国大众读者的指南针,拿它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是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的哲学创新,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不是在研究哲学问题中作出的,而是在应用哲学原理与实践的过程中作出的。邓小平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启示在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是成功应用的前提;与现实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不搞争论”,在实践中探索是应用的保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实际是应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康平 《理论前沿》2006,(7):48-48
为了交流应用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繁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事业,中国马哲史学会应用哲学研究会、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和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延安市联合召开了“全国应用哲学第十一次理论研讨会”。会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与应用哲学的发展”为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思路和生长点、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部门哲学研究新进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一、应用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关于应用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问题。有学者认为,应用哲学的任务在于科学地构造哲学应用与发展的模式;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