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工伤事故频繁发生,而解决工伤事故的主要方式是工伤保险。因工伤事故同时具有工伤保险补偿责任和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双重属性,导致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赔偿构成复杂的广义竞合。除工伤保险救济之外,工伤事故中应当存在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论文对我国当前立法和司法实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工伤事故损害赔偿具有工伤保险和侵权责任的双重属性,因此,受害人遭受工伤后同时存在多种救济方式,从而产生工伤损害赔偿和民事侵权赔偿的交叉。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损害赔偿案件该如何处理,我国立法对这一问题未予明确,致使司法实践存在诸多困惑。笔者从工伤事故赔偿概念入手,阐述了我国工伤损害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交叉的现状及交叉产生原因,结合司法实践,提出审理此类案件应适用取代+不完全兼得模式的观点,同时就该模式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李炜 《人民司法》2011,(14):18-21
【裁判要旨】公交运输致乘客人身损害同时构成了客运合同、侵权损害和消费合同三个法律关系.由此产生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和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受害人乘客享有选择其一的权利来维护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4.
吴志坚 《法制与社会》2010,(28):275-275
其它国家工伤事故赔偿经历了由单一的雇主责任到工伤保险制度与侵权责任共存的过程。我国在此问题上仍没有明确的规定,当工伤事故发生后,受害雇员享受哪种赔偿,或是可以同时享有多种赔偿请求权?这些都需要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5.
论工伤保险责任与民事侵权责任的竞合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扬 《法制与社会》2010,(1):260-261
工伤事故适用工伤保险待遇救济还是侵权损害赔偿救济的问题,立法不明,司法不一。针对此问题《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2条作出了规定,但法学界认为仍有漏洞。本丈阐述了产生这一竞舍的历史原因和直接原因,工伤保险发源于民事侵权赔偿制度,工伤事故的复合性是引起责任竞合的导火索。分析了协调竞合的各种途径,包括利用现存法条协调竞合、学者们的制度构想和国外协调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6.
论互有过失船舶碰撞造成船员人身伤亡的责任负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讨论了互有过失船舶碰撞造成船员人身伤亡案件中的工伤保险和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明确了此类案件中的责任承担问题。  相似文献   

7.
责任保险制度通常涉及保险及损害赔偿两种法律关系,其中损害赔偿关系又主要表现为侵权责任关系。保险合同关系与侵权责任关系本为两个独立的法律关系,但在责任保险制度中,二者相互影响,呈现出"相对分离"的状态,产生许多责任保险制度特有的现象。如被保险人请求权受限制,保险人获得参与权,第三者在特定情形下享有直接请求权等。  相似文献   

8.
工伤赔偿请求权竞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嘉  马特 《法学论坛》2008,23(3):120-125
工伤赔偿请求权竞合问题涉及私法上请求权和社会法上请求权的关系.工伤事故损害中的私法上契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应当允许当事人自由选择;私法上请求权与社会法上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的竞合,应当以替代主义为原则,兼采补充主义为例外;第三人责任与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竞合时,则构成特殊情形下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在整合私法和社会法的基础上,我国应当实现工伤赔偿模式的统一建构.  相似文献   

9.
论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形式应分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和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 ,两者性质不同 ,构成要件也不相同 ,分属不同的民事责任制度。侵权损害赔偿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则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要件。TRIPS协议中的侵权归责原则仍然是过错责任原则。我国应当分别确立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和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
社会法视角中的“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适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中,由于深受私法观念的影响,在工伤事故救济上,民事实体救济和程序救济双双越位,从而导致工伤保险制度的节约制度成本的初衷偏离和弱者保护功能的削弱。针对“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适用关系”,世界范围内存在四种不同的调整模式,选择那种调整模式历来存在纷争。本文运用社会法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立法和司法实践,提出工伤救济的全新思路——法定优先的双重调整模式:工伤基准法优先和普遍调整,民事侵权后续补充和个别调整相结合。并且,着眼于现在的立法实践和将来的工伤社会保险的广泛建立,针对“第三人侵权”和“本单位侵权”两种情况提出具体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其第12条对工伤事故的社会保险待遇与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作了规定。作者不揣浅陋,试对此问题作出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一、世界各国处理工伤事故的社会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模式 工伤事故,是指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的职工,在执行工作职责中因工负伤、致残、致死的事故。对  相似文献   

12.
我国立法和司法确认的知识产权请求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志培 《中国律师》2001,(10):63-65
知识产权界在研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及其侵权归责原则时,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产权请求权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力求建立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的请求权制度。从我国民商事、知识产权的立法来看,当知识产权受到不法侵害,法律赋予了权利人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请求权,直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是明确、全面的。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不但权利受到侵害享有损害赔偿的请求权,而且同样享有制止侵权行为、消除侵权危险等的请求权,并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在法官看来,作为基本法的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救济措施,可以毫不犹豫地作为民事特殊法的诸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3.
付斌 《法制与社会》2013,(22):273-274
工伤社会保险与民事侵权在工伤事故领域存在着法律竞合,各国或地区解决此问题主要有取代模式、选择模式、补充模式和兼得模式四种。在工伤社会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的衔接上,采用"补充模式"可以避免受工伤事故伤害的劳动者获得额外的利益,同时应全面规定工伤保险的先行支付后向工伤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员的追偿权,当第三人为受害人的家庭成员或同事时,追偿情况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船员工伤救济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船员工作的特殊性和风险性,现行法并不足以为船员工伤提供应有的救济。船员法应基于救济的及时性和充分性,明确船员工作的性质及船员工伤的认定标准、船员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保赔保险赔款的归属、劳务派遣时船员工伤的救济权,确立可行的程序性权利,并从海事行政监管的角度来保障船员工伤救济权益。  相似文献   

15.
在因行为因素带来危险而引起第三人救助,导致第三人发生损害后果时,第三人(救助人)除享有对另一方受害人(本人)的无因管理请求权外,还可以基于危险状态理论享有对加害人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16.
雇主责任强制保险和雇主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工伤保险一起构成了处理雇员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的有机整体。现阶段,我国应在高危行业强制实施雇主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17.
在因行为因素带来危险而引起第三人救助,导致第三人发生损害后果时,第三人(救助人)除享有对另一方受害人(本人)的无因管理请求权外,还可以基于“危险状态理论”享有对加害人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婚姻法》中有关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问题,所以理论上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本文认为归责原则问题上,婚姻家庭领域中的损害赔偿制度是过错推定原则的依据;性质认定问题上,婚姻法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属于侵权责任;请求权行使问题上,婚姻法中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是配偶和家庭成员共同具有的。  相似文献   

19.
未参保单位职工职业伤害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将参加工伤保险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问题进行统一规定,但未明确规定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职工职业伤害的事实如何确定,责任怎样承担。未参保单位职工职业伤害符合工伤事故构成要件,应属于工伤,工伤事故作为法律事实,应当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认定。基于工伤的社会风险属性,未参保单位职工职业伤害应当实行法定的工伤待遇,而不能要求民事侵权赔偿。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应当在主体、劳动争议仲裁与裁后民事诉讼的关系、加大保护力度、实现制度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陈慧 《法制与社会》2010,(24):272-272
工伤案件的受害劳动者既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又可以对侵权人提起民事侵权赔偿诉讼,这两种请求权的竞合如何解决在我国现有法律中并未有明确有效的规定。本文通过对两种请求权的比较以及对国外四种成熟解决模式的分析,找到了我国解决工伤案件竞合问题应该采用的方式,以对两者关系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