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近日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医患纠纷专项民意调查,了解四川省群众和医务人员对医患纠纷问题的看法,为找准医患纠纷问题症结、化解医患矛盾提供参考依据。现将部分结论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医患纠纷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批评中,医患纠纷仍然趋于增多,亟待解决。造成这一现象有五种成因现行的公立医院“以药养医”体制;有些公立医院管理松懈混乱;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不力;有些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较低;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技术期望过高或者不配合治疗。首先应防患于未然,建立相应的机制。化解医患纠纷,有三种方式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3.
所谓生、老、病、死,人生百年,全在其中,而哪一样又离得了医生?所以, 人人都在医患关系网里,医患纠纷,从未间断,随着患方与医方纠纷攻防的强弱转换,大有从民事经济纠纷走向群体性政治事件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引发众多医生共鸣、众多患者感叹,反映医患关系的《心术》成为热播剧。 近期,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在省内组织开展了医患专项民意调查,本刊记者也走访了一些医院和相关卫生单位,采访一些患者和民众,以探求医患纠纷的原因,寻求填补医患鸿沟的些许良方。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人,各级医院都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医疗服务的根本宗旨,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大幅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却大幅攀升,医患关系日渐复杂,医患矛盾日趋尖锐。因而,正确处理医患关系,解决好医患矛盾,尽可能避免医患纠纷,成了医院工作的焦点和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09,(9):20-21
自去年以来,一种利用第三方力量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的模式,在各地悄然走俏。第三方调解的模式能否成为快捷解决医疗纠纷的“金钥匙”?第三方能否公正处理纠纷?医患双方都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7.
医患关系近年来日趋紧张,这类矛盾纠纷处理经常陷入僵局,有些问题处理不当甚至演化成恶性的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排忧解难、公正如镜”“化解纠纷、共建和谐”……位于和平区郑州道的天津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门脸不大,楼内走廊两侧却挂满了患者及医院送来的锦旗。截至今年2月底,医调委共接待当事人咨询2327件次,通过说服疏导化解纠纷750件次,矛盾调解成功率87%。医患纠纷率、保险赔付率与200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69.2%和68.7%,从而使我市医疗秩序明显改善,和谐的医患关系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处理成为社会关注、医院头疼的问题。传统的化解途径通常有三种。医院与患者家属自行协商,但双方往往难以达成协议;请卫生部门进行医疗鉴定,但患者通常认为医院是卫生部门的下属,怀疑医疗鉴定的公正性;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但时间和经济成本很高。为了探索一条患者信任,医院平安、政府满意的医疗纠纷处理途径,资阳市雁江区探索用大调解机制解决医患纠纷有效破解了医患紧张这一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左进 《当代党员》2013,(2):27-28
2012年11月28日上午10点,渝中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叮——”电话声响起。调解员陈钰蓉抓起电话,一个急促的声音传过来:“你们快来,他们说要把医院炸了。”放下电话,陈钰蓉一溜烟冲了出去。  相似文献   

11.
姜红兵 《学习月刊》2013,(14):91-9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多数疾病治愈率现在较过去相比已经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医疗事故和死亡率,都大大减少。然而,在科技突飞猛进和医疗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医患纠纷却随即逐渐增多。如何科学地解决医患纠纷,要求我们学会按照辩证法办事,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关系。处理好认真履责与热情服务的关系。认真履责和热情服务是每一个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和肩负的使命。其中,认真履责是基础,热情服务是保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明确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8):43-43
最近各地相继发生一些医患纠纷,有的“医闹”押着医生游街,有的甚至杀死医生。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程新文指出,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有些患者在解决医疗纠纷过程中采用过激的方式维权。  相似文献   

13.
李颖 《世纪桥》2015,(2):91-94
国外与国内关于医患关系研究的时间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内对医患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主要集中在医患关系的性质、影响因素和对策三个方面。在对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国外关于医患关系研究的起步较早,以模式研究为核心对医患关系的涵义和模式进行研究。本文将国内外医患关系研究现状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希望对解决当前中国医患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医患关系作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向来受到广泛关注,理论界也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深入思考后发现,医患之间虽然表现出多重博弈的复杂关系,但亲密相依仍是其本来的关系。为此,需要向全社会普及基本医学常识、打击医患领域的违法行为、培育独立的医患主体意识,重建医患之间的互信,实现医患关系的回归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医疗事业的源头,医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医疗人才的重任。它不仅要教会学生医学知识、医疗技术,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名具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优秀医疗人才,其中医疗人才的医患沟通能力便是一项重要内容。故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探讨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把握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认知状况和培养机制,对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医患关系在医疗活动中具有特殊地位,本文从医患关系的涵义和特点及其关系出发,探讨加强医德医风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冉聃 《当代党员》2011,(11):32-32
沙坪坝社区警务改革和永川医患纠纷的“第三方”调解实践证明,创新健全矛盾排查和预警机制。对化“被动维稳”为“主动创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全市来看,建立健全矛盾排查和预警机制要打好“组合拳”。  相似文献   

18.
陈耿希 《揭阳论丛》2009,(3):46-47,3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社会的主旋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者分析了影响医患关系的四个主要因素:患者、医院、媒体和政府,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医患关系主要指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基于患者疾病的诊治而与之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涉及医生、患者、医院及社会四方面利益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协调规范医患关系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共建理解和信任。政府、医院管理、医生与患者四者之间只有加强沟通,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够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20.
楚水莲 《湘潮》2013,(8):88+68
住房、医疗成为了当下中国频率最高的热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发展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一是要分析症结所在,二是要寻求解决办法,同时更要付诸于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