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9,(10):55-56
刘铮等在8月12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今年上半年,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国核算数据约1.47万亿元。地方GDP之和高出国家核算数据由来已久,2004年高出差率达到19.3%,今年上半年接近10%。根据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中央和地方分级核算GDP。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强化统计调查体系的相对独立性、提高效率、强调中国特色,是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必须遵循的原则。实行中央和地方并行、省以下统计部门派遣制的统计体制,是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模式。中央统计机构与地方统计机构的分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党建》2005,(2)
全国统计工作会议2004年12月20日召开,会上提出,2005年统计改革有三项:改革调查队管理体制、改进地区GDP核算工作和改革统计制度方法。从今年1月1日起,统一规范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和标准,各地区不得再自行发布GDP统计数据。国务院常务会议2004年12月22日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和《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草案)》。据全国商务工作会议获悉:目前已有36个国家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去年,我国积极保护国内产业权益,共对7种进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  相似文献   

4.
张学勇 《共产党人》2004,(12):18-19
2001年,盐池县GDP为123597万元,人均GDP为8094元,排在全区前列,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2.7%:72.7%:14.6%,工业总产值为87488万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70.5%,两项指标都排在全区各县中第一名。  相似文献   

5.
统计工作是政府实行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经济发展要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要求为政府决策提供真实可信的统计数据。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统计理念,加强统计工作的基础性建设和法制建设,改革传统的统计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GDP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薛春红 《奋斗》2012,(5):61-61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去年全国GDP增幅最高的是第二季度的9.7%,年末下调至8.8%~9%左右。7.5%是自2005年的8年来第一次下调,这是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7.5%的GDP增长预期数字具有导向性、预期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2,(15):123-123
7.5%的增速显示的是中央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心。GDP不计成本,不讲效率,无视新增GDP中损耗的财富,光看GDP将会把注水经济看成常态经济。根据《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8(公众版)》公布的数据,2008年的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745.7亿元,占当年GDP的3.9%;环境治理成本达到5043.1亿元,占当年GDP的1.54%。这是自2006年第一次公布2004年“绿色GDP”结果之后,第二次公布相关结果。和2004年相比,环境退化成本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增长了75.4%。  相似文献   

8.
《党建文汇》2010,(1):4-4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初步核算数增加近1.34万亿元,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达到9.6%。修订后的2008年全国GDP总量为314045亿元。  相似文献   

9.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的结果显示,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在多出的2.3万亿元中,第三产业占93%,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存在明显的漏统问题。“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面对中国GDP总量根据经济普查数据调整后出现2.3万亿元的增加和世界排序的上升,  相似文献   

10.
尹卫国 《奋斗》2007,(2):59-60
去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报告称.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首份绿色GDP核算报告引起社会巨大关注.日前该报告课题研究小组获得“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  相似文献   

11.
数字     
16.8% 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  相似文献   

12.
宣晓春 《新长征》2006,(8):24-25
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1、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0年,我国内资民营经济在GDP中所占比重约为42.8%,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比重约为12.6%,二者之和约占GDP的55%。2005年,内资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约为49.7%,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比重约为15%,两者相加约占65%左右。  相似文献   

13.
《前线》2005,(3)
吉林改进GDP核算工作以建立“诚信统计”据2005年1月2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吉林省自2005年开始实行“市州GDP联审”和“统一发布”制度,并逐步推行“下管一级”的核算方式,以建立“诚信统计”。日前,吉林省统计局发布《关于改进市州GDP核算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市州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核算方法,核算中使用的专业数据、增加值率、年度系数、价格缩减指数、各相关数据的比例等都要按照省统计局的相关规定执行。同时,建立地区GDP数据联审制度,对市州上报的GDP数据,省统计局定期召开由省、市州有关部门人员及专家参加的联审会…  相似文献   

14.
知识长廊     
$什么是绿色!GDP?GDP 代表着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的发明与产生来之不易,是300多年来诸多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1953年才初步成型。由于 GDP 核算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统计上的技术缺陷,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又经过1968年和1993年两次重大修改。由于世界各国都普遍采用 GDP 核算体系,GDP 作为核心指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经济指标——“绿色GDP”构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 ,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 ,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指标来修正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 ,这就是“绿色GDP”。文章从绿色GDP的提出原因、绿色GDP的基本构架、环境及自然资源的使用评价、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等几方面 ,阐述了我国发展一个整合环境与经济的新核算体系的必要性 ,并重新探讨了与此相应的经济政策和环境政策。  相似文献   

16.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再创新高,跃居全球第五。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连续9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为49.9%。其中,非金融类601.8亿美元,同比增长25.9%;金融类86.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为小人画像     
王连第 《奋斗》2005,(7):56-56
据报道,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3月7日披露的一组数字令人吃惊:2004年各省区市上报的全年GDP汇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相比,高出3.9个百分点,总量高达26582亿元。李德水坦承。在中国目前的分级核算体制下,数据出现一定差距不可避免。但差距这么大,确实不正常。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08,(6):29-31
当前的鄂尔多斯,正处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2007年,人均GDP10089美元,对照钱纳里标准,人均GDP大于5960美元小于11170美元,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3:55.0:40.7,对照西蒙·库兹涅茨标准,一产比重小于14%,二产大于50.9%,三产大于35.1%,已步入工业化后期;  相似文献   

19.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贫富状况的标志性指标。2000年重庆市人均GDP为5157元,全国人均GDP为7078元,重庆人均GDP比全国人均GDP少1921元,仅为全国的72.9%。而在综合体制改革以前的1982年,重庆市人均GDP为724元,全国人均GDP为526元,重庆比全国高37.6%。18年里重庆在与全国的对比中少了64.7个百分点,如此大的落差主要是由于两次体制变化造成的,这也是重庆对全国的贡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北京支部生活》2015,(8):44-44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