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距离2015年年底的全国大选越来越近,缅甸的政治转型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作为缅甸政坛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以昂山素季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简称"民盟")曾经在缅甸政治转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预见,全国民主联盟将会在目前和未来缅甸政治转型过程中继续发挥关键性作用,当然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非暴力"抗争到重回缅甸政治权力舞台以昂山素季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在促使缅甸从军人执政向民选政府过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11月,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又一次大选;2011年3月,军人正式向民选政府交权。新政府上台后,继续实行深度政治改革,并基本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认可,从而实现了以军人干政为特点的威权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转型。从目前到2015年大选是缅甸从"民主转  相似文献   

3.
缅甸政治转型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民盟自2016年3月执政后,精简部委,加强法治,打击反腐,推动民族和解与教派和解,缅甸政治发生一些积极变化,形成总体稳定的"文官领政、文军共治"局面。不过,缅甸政治转型进入"深水区",政治发展也出现诸多难题,令民盟政府极难处理。综合看,缅甸政治发展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4.
政治渐进主义--邓小平政治改革理论与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原有的集权政治体制在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失去了合法性基础.邓小平从经济与政治互动的角度分阶段构建出政治改革理论,分别以民主、效率和稳定为取向.改革后中国出现以渐进式政治转型为标志的政治发展,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化水平提高,国家法理型权威确立,务实主义的意识形态为主导,政治动员程度缩小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有很大的合法性空间,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韩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经历了两次重要政治转型,可相应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转型是1961年威权体制取代脆弱的民主政治体制,第二次转型是1987年威权体制被新的民主政治体制所取代。其发展进程曲折多变、跌宕起伏,展现的诸多规律特征,对"后发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30年是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的时期。从政治发展的宏观过程来看,这一转型经历了三大转变,即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从"经济中心主义"向"政治中心主义"转变,国家发展模式从"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国家发展战略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从政治发展的微观角度来看,则经历了从"五五年体制"、"八六年体制"到"九六年体制"的转变;政党结构从保守与革新对立模式转向保守模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治意识形态及政党均走向趋同化。目前,日本新的国家发展模式尚未最终定型,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7.
汪晖 《南风窗》2014,(2):26-28
<正>冷战时代的那种政治形式的差异―如一党与多党等―的重要性已经大幅度下降,现在的真正问题是政治形式与社会形式的脱节。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总书记习近平任组长。而从改革内容上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规划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不但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国防等各大领域,而且具体到生育和养老政策、高考形式、院士退出制度及具体的财政税收方面的改革。在这个意义上,政党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气候变化已成为澳大利亚国内政治的最重要议题,可以被视为澳大利亚寻求经济转型的国家的主动性努力。澳大利亚的议会制民主政治特征,决定了这一寻求全国共识过程的政治体现是痛楚、挫折和多变。在最近三年多时间里,澳大利亚两位在任的总理及两位在任的反对党领导人,皆因气候变化议题而丧失了执政权或党内领导权;并且还提前举行了一次联邦大选。然而,澳大利亚的气候经济转型会继续前行,并继续会受到国内政治因素和国际气候谈判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东欧的政治变迁——从剧变到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30年间,东欧政治经历了一个异常曲折、动荡和艰辛的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起,东欧各国普遍陷入难以自拔的多重危机之中。始于1989年席卷整个地区的政治剧变之后,以"民主化"、"市场化"、"欧洲化"为目标的转型成为东欧各国政治发展的主旋律。经过20年的转型,无论就民主的巩固、市场经济的运转及融入欧洲的进程来看,整个地区次区域间的差距明显拉大,多样化无疑将继续主导东欧未来的政治发展。东欧近30年的政治变迁表明,如何让本土因素更好地主导未来的转型进程,是东欧各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缅关系曾被誉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典范。2011年启动的缅甸政治转型对中缅此前20余年的特殊关系构成了重大的冲击,导致缅甸民间对华不满情绪急剧上升、知华友华力量遭到削弱、中缅经贸合作趋于停滞、双边关系发展的变数增加。在全面和深入反思中缅关系所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中国也从推动中缅不同规模国家间关系构建的角度作出了重大政策调整,特别是加大与缅甸民间交往的图谋、督促中国企业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创造性地介入缅北民地武与缅政府之间的和谈以及加强与反对党民盟和昂山素季的沟通。着眼于构建中国周边不同规模国家间关系的典范,中国下一阶段的对缅外交应进一步调整心态和思路,加强顶层设计、机制建设和政策的执行力,倾力解决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务实有效的经济合作,加强各种外交策略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中亚各国的独立和建国始终伴随着民主政治转型进程,虽然现代民主政治原则在该进程中得以体现,但是落后而稳定的经济状况、民族主义的兴起、精英合法性的存在、传统政治文化的遗留、公民社会的孱弱和极低的民主机制约束等因素依旧制约着中亚各国民主政治转型的顺利进行,各国"威权政治"特征明显。尽管道路曲折,但是中亚各国已经在民主转型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实质民主"终将得以实现,各国也终将会走向现代民主国家之列。  相似文献   

12.
7月17日,也门执政党全国人民大会与反对党签署政治改革协议,为2011年的议会选举做准备。根据协议,也门所有政党和非政府组织都有机会参与有关政治和选举改革宪法修正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基层政治改革因体制的约束而遭受合法性困境,实施改革的地方官员为了规避政治问责的风险,往往遵循着一种行政化逻辑,即弱化改革本身的政治意蕴,将政治问题化约为行政问题,纳入常规化的行政管理事务,从而转移到日常的安全轨道.在地方与中央的博弈过程中,地方凭借对话语权的掌握,消解了来自国家的压力,化解了"危机"隐含的潜在风险.尽管这种博弈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消解了国家政策的执行效果,但却可以使中央与地方保持良好的政治沟通与循环,使政治稳定不至于变为制度的凝固和发展的滞后,进而推进政治的转型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择伊斯兰主义、军人干政、身份政治三个典型问题,分析它们对"阿拉伯之春"的影响。首先,突尼斯和埃及的政治转型表明,伊斯兰主义与民主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伊斯兰主义既可以支持民主,也可以反对民主。其次,军人干政在阿拉伯国家民主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异常复杂,对其进行评价应客观具体。就本文选取的三个案例而言,军人干政的形式、程度和作用各不相同:在突尼斯,军队基本未干预民主转型;在埃及,军队对政治转型进行全程干预并且不断变换角色;在也门,军队部落化导致了政治转型碎片化。最后,本文研究了身份政治对阿拉伯国家民主化的复杂影响。在国家内部,身份政治是阿拉伯国家冲突性和竞争性政治的重要认同来源和社会机制。在地区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泛民族主义、泛伊斯兰主义等政治思潮,导致地区国家基于身份政治决定外交政策甚至干涉他国事务,导致某国的民主进程被外部干预阻断。总之,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异常复杂,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5.
叶竹盛 《南风窗》2013,(17):84-86
始自日本"明治维新",东方国家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从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开始了曲折的现代化之路。迈向法治便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5年前,中国近邻缅甸在军政府统治下,举行全民公投,制定了《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两年后,以此宪法为依据,进行了多党制总统选举。选举后不久,缅甸反对派的灵魂人物昂山素季在被关押了10多年后获释。此后,缅甸迅速向民主化和法治化进一步转型,到目前为止尚属平稳,没有出现埃及穆尔西民选政权遭受颠覆的波折。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变化,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形态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不同社会集团对于政治体系和社会发展提出的各种政治理念及其价值取向,构成了俄罗斯转型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转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则直接影响着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基本走向。研究和了解俄罗斯转型政治文化发展变化的基本态势与价值取向,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当代俄罗斯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陈星 《台湾研究》2010,(6):24-29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湾取消党禁后,随着政治转型进程,台湾政党政治的结构演进也逐渐加速。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台湾实现了第二次政党轮替。学界多认为台湾的两党制已经基本成型。从形式上看确实如此。不过,台湾的两党制显然离稳定和均衡的两党制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班牙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伴随着政治转型,其成功应对历次经济危机以及顺利加入欧洲经济一体化等成就无不归功于在政治改革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对西班牙来说,未来要应对新一轮欧洲经济和债务危机,在达成政治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仍然是唯一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亨凯 《南风窗》2012,(21):86-87
作为改革的三大核心人物,总统吴登盛、人民院议长吴瑞曼以及民主派领袖昂山素季都希望在这改革进程中扮演主导地位。三方势力将互相协调也会彼此抗衡。缅甸民主派领袖昂山素季9月16日开始了为期17天的访美之行,其间不仅与奥巴马、希拉里、潘基文等领导人举行会谈,还接受了美国颁发的国会金奖等荣誉奖项。而与此同时,缅甸社会改革的舵手总统吴登盛也于18日开启了中国和美国的访问之旅。与5月份因泰国邀请昂山素季访问而连续两次推迟自己的访问不同,吴登盛此次并未刻意避开与昂山素季"分  相似文献   

20.
政治改革的挑战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靖 《南风窗》2010,(6):54-57
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政治改革或革命,从根本上说,皆因分配问题而起,并以创立新的政治体制而终。中国如果不能解决分配问题,不断坐大的特权利益和日益恶化的贫富差距,必将迅速侵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最终导致爆炸性的政治动荡。因此,通过政治改革在制度上确保分配的公正,从而完成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转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