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1日,台湾行政机构改组 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陈冲宣布自己因健康原因请辞并获准,原副负责人江宜桦将接替他的职务。  相似文献   

2.
4月14日,即将上任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宣布,任命台湾东吴大学校长刘兆玄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并着手“组阁”。至4月28日,刘兆玄公布了两波共计35名“内阁”成员名单,“组阁”进程基本完成。本届“内阁”呈现经验丰富、学者云集、兼顾平衡等特点,岛内舆论普遍认为,“老干新枝”的搭配有利于稳定政局、尽快兑现马英九的竞选承诺,但也有部分人士称其“新瓶装旧酒”、“缺乏新意”。  相似文献   

3.
毕松 《台声》2002,(2):1-1
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上台之初曾经口口声声要让台湾百姓“放心”,并作出了“不会宣布台独”等承诺。这说明,台湾当局领导人心里明白,广大台湾民众希望安定、希望和平,反对“台独”,担心推行“台独”分裂路线会挑起两岸关系紧张甚至冲突。然而,一年多来,台湾当局领导人是怎样遵守当初的“承诺”的?又是如何让台湾百姓“放心”的呢?最近,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海外“台独”组织“台湾人公共事务委员会”(FAPA)的大会上公开宣布,他已批准在台湾居民的护照上加注英文“台湾”字样,并且声称这是给FAPA“最好的礼物”。此言一出,舆论…  相似文献   

4.
吴亚明 《黄埔》2013,(3):25-29
2月一、台行政机构改组台湾行政机构于1日举行年终记者会,负责人陈冲在会上宣布,自己已因健康原因请辞并获准,原副负责人江宜桦将接替他的职务。陈冲于2012年2月6日就任台行政机构负责人一职。二、中国银行台北分行启动台湾人民币清算业务中国银行对台湾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于6日全面启动。中  相似文献   

5.
金奕 《两岸关系》2009,(10):8-10
9月7日,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刘兆玄突然召开记者会,宣布他已征得马英九同意辞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职务,为“八八水灾”负责,同时率领“内阁”总辞。随后,马英九立刻任命国民党秘书长吴敦义和桃园县长朱立伦分别接任行政主管部门正、副负责人,并在短短两天内完成“内阁”人事重组,40位“内阁阁员”中共有14位异动(包括三位兼职),为台湾政坛投下震撼弹,并对未来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泽军 《两岸关系》2009,(10):11-13
9月7日,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刘兆玄召开记者会,突然宣布将率“内阁”于10日总辞。随后,台当局宣布任命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吴敦义接任“行政院长”,任命桃园县县长朱立伦出任“副院长”,10日新老“内阁”完成交接。台湾“内阁”重组,刘下吴上,既有积极利好因素,值得期待;同时仍面临艰巨挑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观察与思考》2008,(20):5-5
10月6日,台湾当局“法务部”调查局前局长叶盛茂涉嫌泄露公文给陈水扁,遭台北地方法院当庭收押,成为首位被收押的台湾当局情报机关负责人。台北地方法院10月6日首度公开审理叶盛茂涉嫌隐匿陈水扁家庭海外洗钱公文案。叶盛茂在庭上否认犯罪,强调他是以调查局长的身份执行职务,向当局领导人报告相关情况。台北地方法院合议庭认为,叶盛茂除隐匿公文、泄密罪外,还涉及图利、公务员登报不实两项罪嫌,  相似文献   

8.
7月7日至31日,为纪念“七七事变”73周年,“浩气长流·抗战巨卷史诗画展”在台北中由纪念馆展出。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前台湾当局“行政院长”郝柏村以及部分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个时期来,台湾当局领导人错估形势,头脑发胀,迭出狂言。其中尤以7月21日在宣布“兼任党主席”时说的一番话和8月3日给在日本召开的“世台会”发的贺词为最突出。他在接受“兼任  相似文献   

10.
编辑部吹风     
最近,由台湾“行政院长”突然宣布停建“核四”电厂,引发了台湾社会的巨大震荡,被媒体称为“政治核爆”。据台湾媒体报道,由在野的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立委”联手推动罢免台湾当局领导人的提案,已有超过140多位“立委”连署,正积极争取三分之二以上“立委”同意,以使罢免成案。台湾当局正陷入空前的政治危机。“核四”引发的政治危机,绝非偶然事件,而是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后倒行逆施的必然恶果。在他上台的5个多月以来,拒不  相似文献   

11.
《统一论坛》2000,(3):1-1
今天,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其中宣布了对两岸关系的有关政策。这篇讲话提到了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但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显然,他的“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今天,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其中宣布了对两岸关系的有关政策。这篇讲话提到了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但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显然,他的“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础。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既然表示不搞“台独”,就不应当附加任何条件;就更不应当否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现实,把一个中国说成是“未来”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4月—5月4月国台办: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十分危险且自不量力台湾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赖清德近日再次公然声称,他自己的确是"台独"工作者,本就主张台湾"主权独立","九二共识"根本就没有共识。对此,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日表示,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多次公然发表"台独"言论,狂妄挑战两岸关系现状,严重挑衅两岸主流民意,危害台海和平  相似文献   

14.
政治     
《台声》2017,(3)
<正>台湾当局施政引发争议不断声望继续下跌上台8个月以来,台湾当局施政争议不断,一些重大政策导致社会对立严重,民众普遍感受经济停滞不前,当局领导人声望继续下滑。被认为立场偏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1月24日公布最新民调,台湾当局领导人声望再创该机构民调新低,仅剩33.8%,与上月相比又下跌4个百分点,不赞同其施  相似文献   

15.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5月20日的讲话,显示了他对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缺乏诚意。他想用回避的态度、模糊的言辞,对待这样一个涉及到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问题,是行不通的。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5月20日受权声明已经指出:“是否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是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还是继续顽固推行‘台独’分裂政策的试金石。”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一天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他就得一天面对这块试金石,这是回避不了的。 两岸对话与谈判,历来是两岸关系状况的指标。中台办、国台办5月20日受权声明指出:“当前,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  相似文献   

16.
潘飞 《两岸关系》2008,(12):16-17
10月29日,马英九当局宣布由连战以“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董事长的身份出席第16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自1993年APEC举办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来,台湾当局与会代表层级最高的一次。胡锦涛以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名义在此次会议期间与连战再度会晤,此举被视为两岸关系持续改善的重要成果,也显示了未来两岸关系朝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积极态势。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第32条中明确规定:“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做出决定,同时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华亲 《台声》2011,(8):46-46
7月4日,香港、澳门特区政府与台湾当局各自宣布,特区政府将在台设立办事处,台驻港、澳机构将更名为“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港澳舆论普遍关注,反响热烈,评价正面积极。  相似文献   

19.
5月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视察金门时,提出了两岸关系未来的努力方向。他说,两岸关系的正常化是台海永久和平的基础,两岸政治统合的第一步必须从经贸及文化的统合开始着手;两岸必须重启协商的大门,复谈的第一步就是先行互访,8月1日以后,他将推动民进党组团访问大陆;两岸“三通” 是必走的一条路。尽管当局的宣传机器称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这次谈话  相似文献   

20.
严峻 《两岸关系》2002,(1):28-29
最近,台湾当局领导人在接受台视专访时,相当强硬地称,根本就没有“九二共识”,要他接受是“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