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漫谈     
前一段,“砸烂‘三铁’”的口号在有的地方叫得很响。“三铁”者,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之谓也。且不说这“三铁”的提法科学与否,单说在“破‘三铁’”的口号之下,又出来一个“以‘三铁’破‘三铁’”,即以“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来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听来就很觉得有点儿“那个”。我对“三铁”的说法,本来  相似文献   

2.
一、要切实把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外在压力,变成企业自觉行动的内在动力.从国棉一厂和西安仪表厂破“三铁”工作情况看,虽然近几年来他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初见成效,但尚无根本突破,有些方面难免流于形式.因此,职工普遍担心企业破“三铁”能否动真格的.群众反映:“如果这次破“三铁”还是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搞形式,以后任何政策都难以得到职工的拥护和参与.”存在这种问题  相似文献   

3.
某企业破“三铁”、首先给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发了“黄牌”.对此,有些政工人员怨气满腹、无心工作,以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春天已经过去,秋天来了.笔者不以为然.宣传思想工作是企业活动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宣传思想干部也是企业的一名职工,自然应当与企业休戚与共.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更无可非议.按理说,把全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搞活企业.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破“三铁”,“上台阶”,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更重了.而我们有些企业却出现了反常现象.这里自然要注意右倾思想的影响,但更多的恐怕还在于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者方面.  相似文献   

4.
日前去企业调查,一位党委书记反映:目前深化企业改革中,有些企业口号提得不甚恰当,如“用三铁(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破三铁”,“人人下海,自主沉浮”,“没有效益的机构不设,不创效益的人员不留”,“要敢于闯禁区”等等,语义含糊,提法偏激。而一些主管机关还当经验介绍,甚至见报宣传,在干部职工中引起了思想混乱。 口号是为达到一定目的、实现某项任务用作号召、鼓舞、激励人们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形势发展很快,以破“三铁”为突破口的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与此同时,各种思想认识问题也大量产生。改革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为先导。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乘势而上,抓住时机,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为企业内部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一、教育引导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深化内部改革,碰到的突出问题是观念的转变。打破“一大三铁”,实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与企业政工同甘共苦28年了。这28年,我经历了高唱“文化大革命好”、批判林彪“四人帮”、企业转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社会风浪和重大转型。我先后任厂政研会会长、党办主任、纪委书记等职,一直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曾经伤害了一些同志的感情;破“三铁”破了一些人的铁饭碗;倡“廉政”断了一些蛀虫的财路;推行下岗分流又遭遇到职工的生存问题,这些使我们这一行搞得很麻烦,很辛苦。许多时候还不被人理解,甚至受到攻击。但我还是“挺”过来了。支持我坚持下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个人素养角度讲,我树立了…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2,(20)
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它们从政府机关“附属物”的地位下解脱出来,成为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放胆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良性循环。这一根本目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模糊的。 时下确有模糊“根本目的”的现象存在。有些企业,申请参加改革试点,厂长想的是利税方面的“优惠”,职工想的是收入方面的“实惠”,而对于企业如何在改革中加速发展,反而有所忽略。还有些企业,把转换经营机制简单地归结为“破三铁”。殊不知,  相似文献   

8.
张宝池 《理论探讨》2003,2(4):19-20
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提出了不能认为只要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破是立的前提,立是破的目的,破之前要设计好立的方案,破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破之后立要快、要新、要牢,这样的破和立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改革开放中的破与立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就深化改革中,干部、职工在转变观念上有哪些思想障碍和心理障碍?最为关心的热点、疑点、焦点问题有哪些?做好深化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住哪些重点、难点?以及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作了一些调查分析。从总的情况来看,我市工交企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牢固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大力增强为深化改革服务的意识,围绕“破三铁(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一大(大锅饭)”展开工作,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2,(15)
时下以破“三铁”、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把全民所有制企业推向市场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鉴于改革的历史经验,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同时,需要进行有关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顺基本经济关系,改善企业外部环境,以保证改革的健康发展。 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就是构建这种新体制的基础,把计划与市场的结合落实到经济细胞之中,落实到千百万个直接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创造活动之中,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相似文献   

11.
1991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200多家亏损企业实施了破除“三铁”的重大改革(本刊第11期曾有报道)。 涉及成千上万人切身利益的改革,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三铁”破除后,徐州市职工的心态也是复杂和多样的;大多数厂长、工人为这一改革拍手叫好;也有少数厂长、工人还有种种顾虑、担忧。 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改革,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稳步推进。愿这篇来自徐州第一线的详实报道,能够给读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
加大企业改革力度,破"三铁"势在必行,但真正实行起来,阻力也是不小的.过去,有一些企业的领导,总是抱怨冗员多,负担重,效益上不去,但眼下实行了用工制度的改革,有些人又说是冗员不多了.如此出尔反尔,说到底还是怕出乱子,小则吵嚷谩骂,大则上访闹事,偶尔有个把寻死觅活的,也不未尝不可. 由此,引发了一个值得三思的题目,即如何看待效益与稳定的关系.从理想的答案出发:谁都知道两者互相促进,互为保证,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又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经济基础之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效益与稳定之间理想的相互关系的实现,还需要一个过程,甚至在一段时间里,由于改革为追求效益,改变或影  相似文献   

13.
我市是一个工业新城,共有中央、省驻市厂矿24家,市属企业183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其中28岁以下青工13万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70%左右。打破“三铁”的重点和难点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青工身上,这无疑把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推到了企业改革的风口浪尖。团组织作为党联系广大团员青年的桥梁,如何适应改革的新要求,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与厂长共担风险,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组织团员青年正视现实,积极参与和推动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4.
推进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战略性制度破除转向战略性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此前二十几年的改革,从制度层面讲可以说是且破且立、以破为主,在破中初建制度框架的阶段;而下一阶段,也即“十一五”期间,我们将面临继破继立,以立为主,使制度框架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虽然这些年中国经济领域的制度性变革取得不小进展,但从总的来看,推进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协调度还不尽如人意。有些改革至今仍处于“胶着”和僵滞状态,尤其对其中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和干扰缺乏突破力,不少深层问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体制性复归观  相似文献   

15.
施封锁被破封是铁路运输货物盗窃案件的主要作案手段,常见的施封锁破封方法有暴力破坏分离锁杆、暴力破封后伪装、技术破封等。在施封锁破封现场勘验中,应明确勘验目的,掌握破封发案地、车内和车辆等几个勘验重点,依照科学的程序和要点进行勘验。检验内容包括施封锁外部形态检验、暴力破坏分离施封锁锁杆检验、各种破封伪装检验及技术破封检验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和大锅饭”桎梏了企业的发展,要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必须对企业内部的劳动工资制度进行改革。然而这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大胆实践,稳步推进。 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三铁一大”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亟待破解五大难题:一是破提高两个效益之难,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二是破推动两个轮子之难,始终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三是破运用两个机制之难,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四是破缩小两个差距之难,有力促进文化区域发展和对外文化贸易相对平衡;五是破遵循两个规则之难,不断完善实现等价交换和按劳分配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8.
政工短讯     
新疆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引导职工“六破六立”新疆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在学习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教育引导全体员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剖析错误观念及其危害,把“六破六立”作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落脚点,即:破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等政治理论观点的影响,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破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无私奉献思想;破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立无产阶级的价值观;破贪图享乐的生活方式,立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破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立爱国主义精神;破信仰上帝…  相似文献   

19.
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离不开按劳分配政策,离不开唤起职工的主人翁精神,离不开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这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动力机制的基本内容。在实际操作中,三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但要注意的是,三者主次有别,不能颠倒。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孤军作战”,有时候大张旗鼓“砸三铁”,忽视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有时候“花钱买稳定”。劳动工资制度改革深入不下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行业的人事劳动、工资分配和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这对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地勘单位的活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地勘单位内部“三铁”的弊端尚未从根本上破除,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