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体器官移植是医学领域发展中一项重要的现代医学技术,有效提高了病体存活率和个体生命质量,但我国器官移植供体严重匮乏,数以百万计的患者无法及时摆脱病痛困扰。因器官移植供体因素带来了司法鉴定检材易质、非法摘取活体器官、供体资源无效配置、器官商业化倾向、死刑犯尸体器官不当使用等诸多法律问题。建议我国尽快制定脑死亡法,实行二元化死亡诊断标准,梳理伦理冲突,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远期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论人体器官移植供体知情权与人格权法律保护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人体器官捐赠供体权利保护体系,对扩大器官来源至关重要,亦是缓解乃至解决人体器官来源短缺的治本之策。人体器官移植所涉及供体之权利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首要的是应构建知情权保护体系与生命健康权、隐私权、身体权、人格尊严利益等人格权利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扩大人体器官来源,建立器官供体社会鼓励、激励机制,确立和保护其合法经济权利是必要的。器官移植手术中器官供体所享有的经济权利主要有损害补偿请求权、医疗保障权、社会优抚权等。其中,确立损害补偿请求权和医疗保障权是对人体器官供体的现实激励手段,而社会优抚权则既是现实激励手段,又是预期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4.
人体器官移植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急需解决的复杂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将人体器官移植纳入法律调整范围内予以规制。我国器官移植方面的立法起步晚发展快,但不可否认,我国的立法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推广运用,活体器官紧缺已成为重要瓶颈问题之一。我国关于人体器官移植立法已上升到行政法规层次,但关于器官供体来源的规定却过显保守和简单,有必要从确立脑死亡标准,构建器官捐献法律规制体系,扩大活体器官受体范围,细化活体器官供体主体资格,建立器官捐献鼓励与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重新考量、设计。 相似文献
6.
器官移植受益人的权利保护及其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器官移植中,法学界对供体人的权利、义务关注较多,而对包括受体人在内的器官移植受益人的权利义务的关注似乎不够。事实上,不但器官移植受益人所承担的一部分与移植有关的义务需要关注,而且器官移植受益人的民事权利及其限制也应该受到重视。由于不同情况下器官移植受益人的权利特征不同,不同的器官移植受益人的权利限制途径也不同,因此立法应该对器官移植受益人权利及其限制作出相应的回应。 相似文献
7.
器官移植手术是一项新兴的医疗技术,是现代医学发展带给人类的福音。然而器官移植手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其涉及到很多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器官移植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器官移植技术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重点论述了关于器官移植的立法原则。通过对器官移植的认识和分析,总结出器官移植立法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知情同意原则、无偿原则、优先考虑供体利益原则、非优先性原则、技术准入原则。以期通过这些原则对器官移植的法律规制,避免法律纠纷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就权利人运用民事法律保护措施维护驰名商标专用权的有关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包括驰名商标权利人申请人民法院保护驰名商标免受侵权的法律依据、基本原则、程序和方式,商标权利人中请人民法院保护驰名商标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生命权是一切权利之根本,属于基本人权之范畴。作为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方式,人体器官移植应恪守尊重生命权的原则。因此,对人体器官捐献、摘取和器官捐献者生命状态的判定应遵循严格程序,器官摘取和移植中的相关法律责任要明确规定。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要根据上述要求,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生命权是一切权利之根本,属于基本人权之范畴。作为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方式,人体器官移植应恪守尊重生命权的原则。因此,对人体器官捐献、摘取和器官捐献者生命状态的判定应遵循严格程序,器官摘取和移植中的相关法律责任要明确规定。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要根据上述要求,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瑕疵器官移植所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问题是各国器官移植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学术界存在"医疗特殊责任说"与"产品责任说"两种学说。在这一问题上,应当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准,依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判断瑕疵器官移植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但毋庸置疑,由于人体器官移植具有不同于普通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在该问题上不适用也不应当适用产品责任方面的理论与规则。 相似文献
12.
刑法视野下的器官移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器官移植为人类医学救死扶伤带来了福音,但它也引发了大量刑事法律问题。各国法学界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相关立法也对包括买卖人体器官、强摘他人器官等器官移植犯罪进行了规制,这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各国生命伦理秩序的稳定。近年来,我国器官移植技术也获得了飞速发展,但相关立法却并未对器官移植涉及刑事责任方面的问题做出实质性规定,为此,需要在我国《刑法》中增加关于器官移植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方面的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13.
仲裁机构的民间性不仅深得广大有识之士的认同,亦得到社会系统功能分化论的强大支持。但在当前我国仲裁实践中,无论是仲裁界的思想观念,还是目前仲裁机构的运作实际,都存在针对仲裁机构民间性的异动倾向。因此,在修改《仲裁法》时,有必要从仲裁机构的设立区域、仲裁机构的设立机关、仲裁机构成员的任职条件、仲裁协会与仲裁机构间的关系等方面对仲裁机构的民间性原则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论人体器官移植的现代民法理论基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器官移植是为医疗目的由器官供给人的捐赠行为、专门医疗机构器官摘取的协助行为和植入器官的治疗行为等构成的相互独立、相互联络的关联结合行为。作者从现代民法的角度 ,深入剖析了人体器官移植的理论基础 ,认为活人是具有法律人格的权利主体 ,故具有处置其人格利益的自己决定权 ;遗体和人体器官是物权法的客体 ,归属于生前的本人和继承法理下的其他人 ,在法律限制流通的范围内可由权利人进行处分 ;医方摘取器官行为只是医疗援助行为 ,器官植入行为可适用医疗服务合同法理 ;因存在利益衡量和公序良俗原则下的受害人知情同意 ,所以移植器官行为是阻却违法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试论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问题已成为知识产权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重点探讨了目前主要的保护方式,包括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以及特殊权利等保护,随后对我国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见义勇为者利益保护的民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见义勇为"现象在当今社会频繁发生,见义勇为者的精神也广为人们所传颂。然而,见义勇为者维护他人利益的同时,却常常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见义勇为者的利益应该由谁来保护,如何保护?本文从见义勇为行为的概念、法律性质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民法层面探究有效保护见义勇为者利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主要职能是监督制约公权力,确保公权力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防止其滥用和异化。《宪法》对我国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是科学的,检察机关既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司法机关,更不是行政兼司法机关,而是独立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与职务犯罪侦查职能、公诉职能、批捕职能均是目的与手段,不存在分离的空间。如将法律监督职能与职务犯罪侦查职能、公诉职能分离,只能导致检察机关被彻底边缘化甚至被取消。检察机关的职权配置应紧紧围绕法律监督职能,以对等式监督为模型,重点强化职务犯罪侦查职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