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白河县委、县政府按照“建设农村新社区,培育现代新居民,构建和谐新家园”的思路,创新实施“五个五”乡风文明促进工程,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领域,倾情演绎了一曲曲以建设农村新社区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新乐章。  相似文献   

2.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个方面的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可以促进五个要求目标的实现,而且可以从内部将五个要求连为一体,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2009年,首都文明办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城乡统筹,文明先行”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政府主导、文明引领、军地协同、社会参与、双向互动、共赢共享”为基本原则,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根本目标,以“四带四促”(带科教兴农,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带整合资源,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带教育文化卫生下乡,促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带提高素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形式和内容,动员首都各级各类文明单位与京郊行政村结成共建对子,积极支持和参与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政报》2009,(12):42-42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套酒业集团)在追求实现效益的同时,不忘精神文明建设,以“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都要硬”为指导方针。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努力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加快发展,形成了经济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5.
韩松林 《群众》2011,(10):30-31
按照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全面贯彻“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新决策新部署,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广泛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作用,有力促进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吉林省舒兰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通过开展“文化新村”创建活动,实现了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培育了新型农民,提高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吴小曼 《新东方》2009,(5):24-27
海南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制订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文明生态村就是生态省的一个重要细胞。2000年9月,海南省立足本省实际,结合贯彻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精神,围绕加快农村发展,正式启动了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2002年4月,海南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力争经过五到八年的努力,使全省半数以上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村,实现我省农村面貌历史性的新变化。”2006年1月,海南省人大三届四次全会通过的海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全省50%的自然村要建成文明生态村。时至今日,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已经在琼州大地星火燎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文明生态村”从一个全新的概念转变为在全国具有强烈影响的“农村品牌”。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07,(11):43-4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达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9.
叶浩平 《今日浙江》2009,(11):56-57
近年来,龙游县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四个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农民文明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王远玉 《今日海南》2006,(11):32-32
在新时期开展农村生育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生育文明是促进新农村“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生育文明的核心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丹江口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以“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为着力点,以群众性自治组织——乡风文明理事会为依托,通过办试点,及时地推广成功经验,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热在城里、冷在乡镇、僵在村里、看在农户”的问题,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的精神文明观,是由精神文明建设地位的战略性、目标的明确性、两个文明发展的同步性以及“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内涵的丰富性构成的。江泽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这些论述,极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沾益县以农村精神文明为突破口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拓展渠道利用“墙体文化”这个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实行了“三村四化”新农村规划到哪里,“墙体文化”就宣传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力度,打造“群星文明”工程创建品牌。围绕农民需要什么,崇尚什么,反对什么,厌恶什么,把“墙体文化”与精神文明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村风民俗化文明化,倡导文明新风,提高生活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使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发生了明显变化,群众思想道德明显提高,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现在,“墙体文化”这一有效的而被老百姓欢迎、自觉接受教育的形式正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赋予了新的任务,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阿克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嘹亮号角已吹响。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切实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劲动力,是摆在我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前的重大课题。解决“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目前阿克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上一项紧迫的任务和亟待探讨、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章丘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培育载体,通过大力实施“五个一”,扎实抓好“六人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延伸,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逐步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吴中苏  吴波 《湖北宣传》2006,(10):20-20
咸宁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构建和谐咸宁为目标,以整治“脏乱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五化”(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四通”(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电视)、“四改”(改厕.改灶、改水、改圈)和“一有”(有必要的文体场所和文体设施)为硬件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实践“八荣八耻”、创新精神文明建设载体、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建立保障机制“四个重点”深化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社会好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好载体的引领和推动。江苏省太仓市把“乡风文明岗”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首创于2006年的“乡风文明岗”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推进城乡一体文明、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荣获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奖。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06,(9):I0006-I0006
琼海市国家税务局以构建“和谐国税”为目标,扎实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促进了国税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税收收入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2005年总收入达到了1.84亿元。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和海南省“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单位”、“法制宣传先进单位”以及海南省国税系统“先进领导班子”、“精神文明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加强“三个文明”建设 促进国税事业发展 琼海市国家税务局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突出抓好“建、管、用”三环节,在全市农村大力实施以“一条文明示范街、一块宣传栏、一支文艺宣传队、一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四个一”工程,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实现了“夯实阵地、文明育人”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