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53岁的时候,被一个远房的亲戚招到城市里去做园林工人。他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憋闷,便将母亲一起叫了来。两个人在市郊租了间小平房,自此便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涯"。这个城市发展得很是迅速,父亲每  相似文献   

2.
年少时,我和父亲,很少沟通。他低头吸烟的时候多,与母亲和我们姐妹几个说话的时候少,大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闷闷地坐在那里抽旱烟,板着脸想心事。那个时候.他虽然是我父亲,但我并不喜欢他。记得母亲曾对我说过,生我的时候,父亲曾因为我是一个丫头,坚持要将我扔掉。后来,在母亲的极力阻拦下,我被留了下来。但此后。父亲离家出走一个月,将母亲和我们姐妹四个扔在家里陷入了无助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过年     
张云林 《时代风采》2008,(24):19-19
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和父亲一起住在大理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去年春节,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和妻子不能回家过年,便打电话给父母,让他们上昆明来过年。母亲虽几经推辞,但最终还是同意来昆明过年。  相似文献   

4.
罗太平 《工友》2008,(9):42-43
我1966年出生于咸宁官塘驿镇的一个小山村,现任官塘驿镇双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我生在农村,12岁时父亲就因病去逝,母亲带着我们兄弟7人艰难度日。由于过度劳累,母亲不到60岁便积痨而逝。从小我就忍受了家  相似文献   

5.
父爱如茶     
母亲说我出生的时候,父亲欣喜若狂得像个孩子似的跑遍了医院所有的房间报喜,尽管听母亲的叙述我知道他很疼我,但在现实中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思悟 《工友》2009,(7):54-54
有这样一个人,在他小时候便没了父亲,母亲怕他受委屈,也一直没有改嫁,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辛,他的学费几乎全是母亲从鸡窝里抠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三个父亲     
我有三个父亲。 第一个父亲叫张湘南,湖南人。我一岁那年母亲抱着我,两眼哭成了铜铃,一路哭回华北平原姥姥家。在我幼小的脑海里,关于他的记忆没有留下任何印象,他留给我的只有一个名字:张北。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这是让人听而生畏的三个字,然而这个魔鬼却降临在一个年仅13岁的小女孩身上。13岁的小李梅,母亲是牟定县共和镇人,父亲是四川省汶川人。2008年,李梅的父亲在地震中不幸身亡,父亲去世后,李梅跟随母亲回到牟定县共和镇生活。  相似文献   

9.
《时代风采》2012,(9):9
我叫吴昀(化名,编者注),我的妈妈是新立公司的员工,曾经我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十年前我的家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故——我的父亲因意外而离世。原本我家的经济状况就不太好,我的母亲工资微薄,父亲做点小生意,日子虽然清贫,但很温馨,父亲的离世不  相似文献   

10.
邱刚 《农村青年》2007,(6):33-34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当年离家是同样的年龄。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那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想起这么多年来一个人走过的路,很坚定地拒绝了。我说,一个男孩子,如果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1.
展迎迎 《工友》2013,(9):52-53
今年夏天的高温让怕热的人苦不堪言,可是也有人在这里面发现了两股清风。一个是60后的陈小艺这样一棵演技派"常青树"在今年大放异彩,先是电视剧版《唐山大地震》热播;刚刚杀青的《家有喜妇》中,她又与袁珊珊成"婆媳闺蜜";即将开机的医疗剧《天使的微笑》中,她首演护士长……另一个是她主演,她的老公导演的怀旧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在这个雷剧轰天的夏天异军突起。有年轻观众就表示,"《我的父亲母亲》看得我的父亲母亲一直在哭"。还有  相似文献   

12.
那年秋天,母亲打电话来说父亲的脚不小心受伤了,家里种着几亩地,眼看就要秋收了,问我能不能请假回来帮父亲。但不巧的是,那段时间我非常忙,单位让我负责新市场的建设,实在分身乏术。于是,我在电话中只好吩咐母亲,让她找几个帮工给帮忙于干算了。听了我的话,母亲无言地放下了电话。  相似文献   

13.
《农村青年》2014,(5):50-50
问:我是残疾人,多年前母亲去世,父亲再婚。法院判决,我取得房屋三分之一的产权。现在父亲想把我母亲所有的房屋份额给我继母,我担心房屋给她后我无法在这个房屋内居住,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杨灵 《时代风采》2009,(4):25-25
1978年,16岁的我初中毕业后,便跟随父亲赶毛驴车“扳脚”。无论风雨交加.寒冬腊月,我和父亲每天往返德州周蟹县城及河北部分地区,为生产队运输土产、五金等货物。父亲忠厚诚信,朴实善照,他的毛驴车一般不会放空。一个昼夜约在运费中提成两元钱,一家七口人的希望都寄托在那辆毛驴车上。  相似文献   

15.
另一种施舍     
张华 《重庆工运》2003,(9):56-56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都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相似文献   

16.
每当路过街头的烧烤摊,我总会想到在夜风中卖烧烤的母亲,脑海中总会出现母亲削着竹签在火盆前独守的凄凉身影。那年母亲和父亲闹得特凶。不知为何,一向省吃俭用的父亲竟受人引诱,跑去玩“百家乐”(一种赌博形式),平时节俭惯了的母亲对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年》2010,(7):45-46
问:我家在农村有一套宅基地房产,早年父亲去世,母亲跟我来到了城里,我们就把房子卖给了一个城里人。几年前,城里人又把房子卖给了其他村民。现在村民要翻建,已经获得了镇里发放的准建证。目前这套房子要拆迁。我和母亲还能要回自己的房子和宅基地吗?  相似文献   

18.
《工友》2013,(1):25-25
《工友》编辑部: 我与一家公司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如我连续旷工三天以上,公司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公司的规章制度中也有相应的内容。一周前,我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说母亲因跌倒而导致右手骨折需要住院医治,要求我前往照料几天。我遂写了请假条,发现领导不在,将请假条从门缝里塞了进去,同时通过电话将情况告诉了领导,但领导并没有明确同意,只是表示等其一个小时后回公司再说。我心急便提前走了。  相似文献   

19.
每次回家,总会看到驼背的父亲扛着铁锨到田畈去。我问母亲,现在田里还有啥事可做,母亲说,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没事也总是要到田里转悠。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的父亲不打牌,因为耳朵聋,跟人说话费劲,也没人跟他拉家常,看电视也像是影子戏。所以,他只有亲热土地。每天吃了饭就扛着铁锨,到田里整整田埂,挖挖沟缺除除草,累了坐在地上抽几口烟,比什么都舒坦。  相似文献   

20.
嗜酒的父亲     
王旗 《农村青年》2014,(2):52-52
父亲嗜酒如命,虽然初中文化,可我看他简直比文盲还“文盲”。小时候,最害怕父亲喝酒。他经常喝醉就胡言乱语手舞足蹈,在外边不是扔没了衣服就是甩丢了鞋子,或者从炕上光着脚像跳远一样腾地一声跃到地上。每当父亲醉意大作,我就恐慌地拽紧母亲的衣服躲在身后,等他醉得困了或是闹得困了,母亲就静静地端来温水,埋头给他洗手洗脚,而此时父亲已鼾声如雷,鼻孔里散发出一股胃里泛出的刺鼻的酒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