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婚前,为了保证爱情的纯正,妻子以断交要挟“花心”男人写下“处男保证书”。婚后,妻子却发现丈夫不仅婚前与多名女子有暧昧关系,还在其怀孕期间与多名女子发生性关系。于是,悲愤的妻子上法院诉请离婚,并以丈夫欺骗其感情为由,提出精神赔偿费10万元。  相似文献   

2.
刘寿明 《台声》2007,(10):110-112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合同。对此,要分清单方赠与和赠与合同的区别,单方赠与是指一方单方面作出要赠与他人财物的意思表示及行为,是单方行为;而赠与合同是双方的意思表示和行为,也就是说,还必须得到受赠人的同意,如果受赠人不同意,赠与合同也无法成立和生效。  相似文献   

3.
编辑老师:您好!我有一个队友,前几天在一次吃饭的时候,说他有一辆旧自行车不用了,那时他知道我正好缺辆车,就当着一桌子人的面说把他辆26的自行车送给我了,我当时还对他表示了感谢。可没过几天,我发现他把那辆自行车给了另一个队友,我就找他去理论,明明已经答应给我了,而且又有那么多的证人,凭什么又给了别人,他说那人更需要。我想不通,您说他能这么做吗,我要是硬要的话他还能给吗?等待您的回复!保安员 李志强李志强:你好!你所说的情况相当于《合同法》中所说的赠与合同,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  相似文献   

4.
蔡子民 《台声》2001,(4):14-15
80年代初以来,执政的蒋经国为巩固国民党政权而推行政治“本土化”,党外人士接过“本土化”口号,开展党外运动。“本土化”以台湾意识为基础,对群众有号召力,很快就从政治层面扩展到文化各方面, 90年代达到高潮。“本土化”蜕变为“台湾主体性”,从而使得从台湾意识中异化出“台独”意识,形成了“脱中国化”、“文化台独”的分裂主义思潮。 台湾“本土化”思潮的由来   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政权代表中国接收台湾,以去台官僚垄断台湾的政治经济资源,压制台湾人,因而台湾民众于 1947年起来反抗,史称“ 2· 28”事件。台湾民众…  相似文献   

5.
对于离婚调解协议中房产赠与约定是赠与合同还是利益第三人合同或者是其他,学界和实践中历来存在争议。从杨慧文、郭晓菊文中所示案例看,离婚调解协议中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房产赠与约定具有赠与合同的属性,其不能撤销,通常也不能申请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6.
李立 《黄埔》2007,(5):8-11
最近一段时间,陈水扁当局的“烽火外交”处处碰壁。第11次图谋加入WHO,再度受挫;中南美洲哥斯达黎加与中国建交,并宣布与台湾“断交”,台湾的“邦交国”从原来的25个减为24个。同时,陈水扁当局强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先是推出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公投”(“入联公投”),后又直接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致函,  相似文献   

7.
4月8日,台湾召开“国统会”第14次会议,李登辉就大陆政策作了主要报告;台湾“陆委会”、“‘外交部’”及“国安局”负责人也对相关议题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在这些讲话中虽有些许新的提法,但台湾高层仍没有改变“分裂分治”、“两个中国”的市场n其一,李登辉等仍在顽固坚持两岸是“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的错误主张。在讲话中,李登辉再次回避“一个中国”原则,声称“两岸关系的发展,必须从对等分治的历史与政治现实出发”;“在推动两岸关系时,应坚定国家的生存至上,人民的安危与福祉优先的立场”。台湾“陆委会主委”苏起在其报告中…  相似文献   

8.
《民主与法制》2013,(18):60-60
延安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引发持续关注。网友声讨猛踩倒地青年头部的男城管、猛踹伤者后躺地佯装的黄衣女,并传女子名郑嫒媛,是踩人者妻子,其舅乃城管领导。但媒体采访获知其未婚,其舅是农民。延安城管局称相关人员一律停职待岗调查.踩头城管为临时工。“临时工”这一称呼又一次躺着中枪。  相似文献   

9.
5月20日 ,台湾新领导人发表了题为《台湾站起来 ,迎接向上提升的新时代》的讲话 ,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 ,表明他继续顽固坚持“台独”立场 ,开始由“明独”走向“暗独”。宣扬“台湾与中国的对等地位” ,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台湾新领导人的讲话篇幅不过4500字 ,但从标题起 ,4次强调“台湾站起来” ,40次提到“台湾” ,只有一次提及“中国” ,并且是把一个中国作为“未来问题”而提出的。讲话提出“中国”与“台湾”都曾受到帝国主义强权的欺凌 ,应该相互谅解 ,其用意是将“台湾”与“中国”并…  相似文献   

10.
储昭根 《同舟共进》2012,(12):30-32
2012年10月4日至8日,民进党前主席、现任中常委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身份,率妻子游芳枝、民进党籍“立法委员”李应元等人赴大陆访问。这一为期5天4夜的“开展之旅”,引起岛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情人生了一对龙凤胎,并索要双倍“代孕费”;妻子心脏病突发去世,焦头烂额的丈夫悲痛欲绝……李远松是湖南人,毕业于安徽一所高等院校。1996年,30出头的他与本单位一位长得娇小漂亮的女子苏某组成了小家庭,苏某也是一名大学生。结婚后的李远松和妻子琴瑟相处,对妻子倍加呵护。19  相似文献   

12.
应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史钦泰的邀请,中国科技部部长朱丽兰率8位科学家于7月14日至22日赴台访问8天。同时,台湾“工业总会”邀请大陆97位科学家出席7月15日由海峡两岸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台湾“工总”主办的“两岸科技成果交流研讨会”。这是近年来两岸科技界一次较大规模的交流活动,受到各方重视。两岸科技发展各有所长,祖国大陆的基础科学相当发达,许多尖端科学技术项目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但科技商品化的工作有待加强。而台湾在科学技术应用方面,包括科技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方面都有独特的成果。两岸科技界有计划地进行交流,各…  相似文献   

13.
杨诚国 《两岸关系》2008,(10):27-28
近年来,槟榔西施与“辣妹”风靡全台湾。槟榔西施是台湾特有的职业,穿着暴露、性感、挑逗的年轻女孩子在路边招揽并贩卖槟榔,只做生意从不参与政治活动;而“辣妹”则是对穿着火辣、拥有姣好身材和美丽容貌女孩子的称呼,但在台湾独特的政治环境中,“辣妹”已和本应严肃、充满“血腥味”的政治成功地实现了挂钩。  相似文献   

14.
莫特 《民主与法制》2014,(34):62-63
为了让回心转意的丈夫从第三者手中追回钱财,陈月和丈夫商量,以“假离婚”来骗取第三者的信任。哪料,丈夫却靠不住,与妻子离婚后没有信守诺言,假戏真做又重回“小三”怀抱。赔了丈夫又折财,陈月懊恼不已,她不甘心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离了婚,不甘心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成全了丈夫,两人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15.
周天柱 《台声》2011,(1):66-66
近10多年来我曾多次深入宝岛采风,走遍了台湾的山山水水,可打开长长的记忆硬盘,给我印象最深的两次奇遇,竟是与“佳肴”、“花魁”有缘。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1月28日凌晨,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了所谓的《公民投票法》,这是陈水扁从“渐进”式台独向“实质”性台独迈出的重要一步,不但造成台湾政局混乱,而且把两岸关系推向了危险的边缘。台湾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自1986年成立以来,一直把“公投台湾前途”作为自己的政治理念。1991年10月,民进党在其第五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台独党纲》中就声称“基于国家主权原理,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的主张,应交由台湾全省住民及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1999年5月,民进党八届二次会议又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再次提出“台湾是…  相似文献   

17.
郭建平 《台声》2007,(10):14-16
2006年春节(1月29日),陈水扁首次公开提出“三项诉求”之一,即“以台湾为名称重新申请加入联合国”,事隔两天后,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埃尔利就指出,陈水扁要“以台湾名称加入联合国”,“是单方面改变现状”。当年,台湾当局以“中华民国”后加注“台湾”形式“申请入联”,结果以1993年以来的连续14次“入联”惨败告终。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7,(1):63-64
1月19日是台湾“立法院”本会期最后一天,民进党“立委”为阻挡“中选会组织法修订案”通过,竟发生了台湾“立法院”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执政党“立委”以暴力方式攻击“立法院长”王金平,并且软禁王金平。民进党“立委”群起攻击主席台,抢“立法院长”王金平的麦克风,丢球鞋阻挡王金平裁示,“立委”还一度推挤如打橄榄球,朝野“立委”伤兵连连,  相似文献   

19.
在怎样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上,就其战略思想和方针来说,经历了从“和平解决”到“一国两制”的调整和变化,本文就此作些分析。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是毛泽东在1949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政协会议期间提出来的。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平解决的立场。50年代中期,我们党调整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提出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指示周恩来:“可相机提出在美国撤退台湾和台湾海峡的武装力量的前提下和平解决台湾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李家泉 《台声》2001,(5):13-14
自李登辉以来,台湾社会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这就是凡主张“台独”或倾向“台独”的人,都说他们是“爱台湾”的。最近一年来愈演愈烈。   李登辉是自称“爱台湾”的人,主张“台湾优先”、“台湾第一”、“台湾生命共同体”,并且自比摩西,希望率领台湾人“穿越红海”,去自建“台湾人的国家”。   吕秀莲是自称“爱台湾”的人,张口闭口“台湾人民的利益”、“台湾人民的意愿”、“台湾人民的幸福”,说什么“台湾是属于台湾人民的”,“台湾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金美龄是自称“爱台湾”的人,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在最近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