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友》2012,(3):40-40
日前,甘肃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甘肃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实施方案》,不仅关注一线职工收入,还将关注目光投向企业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来稿摘登     
《中国工运》2013,(1):59-60
认真维护职工心理和谐兰州铁路局多元经营开发处工会张效胜撰稿,提出基层工会干部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效维护职工心理和谐等方面,需要做好四项工作。1.统筹谋划职工心理和谐。一是调查研究促和谐。要主动深入到困难较大、问题较多、矛盾相对集中的地方,了解民情民意,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发挥好职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二是整体规划促和谐。要以扎实推进助困、助学、助医、送温暖、送清凉、送关爱等惠民利民工程为载  相似文献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员工帮助计划,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员工教育、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建设和谐团队,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需要,是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精神福利,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肥田 《重庆工运》2009,(12):39-39
一个基层连队,从一个上访“大户”转变成和谐团队,他们究竟依靠的是什么高招?为此.笔者走进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通风队一探究竟,发现一个值得大家借鉴的经验.这就是将人文关怀导入和谐班组建设之中,从根本上化解干群矛盾。  相似文献   

5.
伍咏媚 《中国工运》2010,(11):12-13
近年来,广东省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始终把员工冷暖装在心上,坚持以人文关怀工作妥善处理社会、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充分激发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保证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南通市女职委通过对本地区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调研,比较全面了解了全市工会女职工组织在权益维护、素质提升、关爱行动尤其是开展女职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的情况,在涌现典型特色的同时也呈现了女职工工作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沙漠地带"。调研组就新形势下拓展创新女职工"关爱行动"活动内涵与载体、加强人文关怀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为进一步组织、引导、服务好基层女职工,全面落实"五件实事"创新实践树立了新目标,注入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翟兴波 《工友》2012,(6):40-40
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增强职工自我调适和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帮助职工把心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让广大职工在健康乐观的状态下工作、生活,今年年初省总工会与湖北之声合作播出《职工心理咨询热线》节目。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11,(9):31-31
针对哈尔滨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客观实际和职工的现实需求,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以“为职工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春雨行动”,并以社会化管理模式加以推动,实现了维权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是党的十七大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关心人、体贴人的实际出发,切实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既以理服人叉以情感人。莱钢集团板带厂带钢车间以该厂开展的“关爱职工、感恩企业,共建和谐板带”为载体,重点从“工作上关心、思想上疏导、制度上尊重、生活上关爱”等四个方面来深化关爱职工的各项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以职工需求为课题,采取“望、闻、问、切”式的“状态式”管理,  相似文献   

10.
王新 《中国工运》2011,(1):43-44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拉近了党与人民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关于工会构建员工心理关怀机制的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高效生产,离不开员工的积极努力;而员工的生产热情,需要良好的身心状态来保障.善待员工,重视其精神心理需求,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确保企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工会要关注广大员工特别是新一代农民工面临的精神利益诉求;维护其体面劳动,构建员工心理关怀机制,实施多样化的人性化关怀,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影响下职工心理关怀及工会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金融危机更具冲击力的是由此衍生的心理危机。当企业因合并、经营困难等因素需要大规模裁减员工时,必然在职工中引发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因此,工会不仅要主动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而且还要主动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尤其要关注和解决职工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其提供心理关怀,促进职工心理和谐成长。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利他行为是高校青年亲社会行为的重要表现,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深入认识高校青年的利他行为需要从利他的纯度、程度、广度和频度来审视。高校青年的利他行为优化了高校和谐的人文氛围,强化了在和谐社会中的自我社会角色认知,有助于增强和谐社会的人际和谐。但当前存在着施助者的助人心理弱化,被助者的戒备心理,旁观者的社会冷漠与逆反心理和社会公正的长期缺位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运》2020,(4):31-3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庆油田工会主动担当作为,依托“员工帮助计划”(EAP)服务体系,通过组建心理志愿者队伍,开通援助热线、开辟网上专栏,开展心理健康七日行等多种活动和举措,彰显企业人文关怀,助力油田夺取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双胜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14,(7):39-39
福建省漳浦县漳州伟伊化纤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从队伍建设、福利待遇和人文关怀三方面着手,使企业用工得到充分保障,彻底解决了企业的“招工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运》2008,(9):18-1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现西安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在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中的重要作用,中共西安市委于日前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在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中作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舒心工作”的提出,让人感到非常欣慰。如果说过去的体面劳动属于物质层面、政策层面、饱暖层面的关怀和关心,今天,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怀终于提升到了“舒心”、“开心”、快乐等心理和精神层面,公共政策终于将劳动者的精神感受、心理感受以及快乐程度,提升到了重要位置,当作重要的宏观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运》2010,(6):57-58
胡培霞在《上海工运》2010年第4期撰文认为,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以培育职工的和谐心理来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命题。职工和谐心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职工个人的和谐心理,指内部心理成分,即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企业,除了经济基础、安全前提、管理民主之外,十分重要的就是心理疏导。在社会的转型期、发展的过渡期、矛盾的凸显期,这种疏导的紧迫性尤显突出。将心理疏导作为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媒介,是由做人的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实践证明,要成功地进行心理疏导并不容易,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操作。笔者认为,要做好五个选择:  相似文献   

20.
信息超市     
《工友》2012,(3):40-41
全国工会"关爱行动"聚焦女职工特殊权益2012年,全国女职工"关爱行动"更加突出特困帮扶和心理关怀,将在3月集中开展"关爱行动月"活动,并与全国工会"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相结合,切实为困难女职工送法律、送援助、送关爱。同时,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将加强对女职工的心理关怀,特别是大力推广心理指导师和热线服务等经验,加强心理指导师专项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