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乍一听,嘴巴、眼睛、耳朵似乎与奢侈浪费和腐败无关。其实不然,细想侵察一番,许多腐败现象和奢靡之风恰恰就是从嘴巴、眼睛和耳朵这些器官上刮起来的。譬如一刮而不可收,且久刹不住的公款吃喝风,风源就在嘴上。"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道出了吃喝者的心态和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2.
监督难,所以“监督”两个字容易被虚化,变成一些官员嘴上轻飘飘的两个音。监督是眼睛,不管眼睛多敏锐,也只有“看”的功能。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因受贿436万一审被判无期(2005年12月28日《新京报》);曾经很风光的女高官韩桂芝被宣判死缓(2005年12月15日《新华网》)。高官受审,万众注目。波斯哲人萨迪曾说:“国王如果在百姓的园中摘一只苹果,大臣就会砍一棵果树。”这说明了高官腐败的危  相似文献   

3.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地“请吃”、“吃请”之风明显减少。湖南省郴州市建立长效机制,推行乡镇“廉政食堂”,让最严“吃喝禁令”不走过场,为刹住基层吃喝凤提供了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1日,《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一场改进机关作风和推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全面展开。武汉市经过2005年11月以来开始进行的规范公款接待的试点改革,又从2006年10月始在全市统一推行公款接待公示制度,成为规范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的先行者。其中“公示制”作为在党政机关中推行公务接待费改革的六项措施之一,无疑具有石破天惊的警醒示范作用,在公众的目光下,“一年吃掉一个三峡工程”的“制度性腐败”将有望得到根治,“公款吃喝为耻”亦能在党政机关中逐步深入人心。过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款大吃大喝之风总是屡禁不止,说明的是制度的缺失、“官场吃喝文化”积重难返。因而,中南海高层规范公务接待的新动作,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只有让“纳税人意识”成为国家机关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部呼之欲出的规范职务消费的法律才会摆上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房姐”“房叔”“房爷”等腐败案例之后,随着房地产市场形势开始发生逆转,形形色色的艺术品作为风雅之物越来越多地沦为权力腐败的道具。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共北京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一位纪检干部告诉记者:“在近几年我们调查的官员受贿案件中,以价值而论,古董字画等艺术品已经超过房产成为排名第一的类别。”由于字画的价格浮动大,不出事的时候能保值增值,出了事又可以说它不值一文,字画已然取代票子、车子、房子,成为中国当下最流行也最保险的权钱勾兑佳品。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舌战群儒”一章中,诸葛亮给“小人之儒”下的定义是:“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而今天,“笔下虽有千言”已发展为“嘴上超过万语”,将上至官员、学者,下至各式人等每天的“精彩语录”加在一起,其数量之多,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7.
何谓“潜规则”?通俗地讲,就是“腐败潜移默化规则”。“潜规则”观点,是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孙正聿教授提出来的。他在透析“腐败街”官员“陪吃”现象时指出:大家都这样(陪领导吃喝),你也要学会(学会腐败)。不然,就进不了这个圈子(帮派体系),就有可能被官场所抛弃。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腐败最可怕?我说:被大家默认并且成为不成“游戏规则”的腐败最可怕。在羊年一片吉祥如意的祝福声中,我竞先后读到了两条这样最可怕的消息,一条是由新华社记柴骥程写的报道:《一名村干部的过年“账单”》;另一条是登在2月10日《合肥晚报》上的消息:《吉林自山市贪官李铁成受贿案曝出“奇观”——全县科以上干部全部行贿》。  相似文献   

9.
蔡恩泽 《西部社会》2002,(4):39-40,47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文中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务万古不易的经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也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剖析这几年贪官下水的案例。无一不是权力绝对化酿成的悲剧。从那些曾经显赫一时、大权独揽的专权者“香销玉殒”中,我们能从中窥视出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权力具有天然的膨胀性和向恶性,只要缺乏足够的约束、监督,任何权力都会生出腐败、瑕疵等行政斑点。《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19期报道的《“作茧自缚”的革新》,对建设中国法治政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舒颖  于越 《中国人大》2023,(15):23-24
<正>“这半年,打了24只虎,查处超340名厅局级干部。”前不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反腐半年记”,亮出今年上半年“反腐”成绩单。古人说:“国家之败,由官邪也。”腐败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我们党一手高举利剑、一手扎紧笼子,围绕反腐败国家立法,修改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制定了监察法、政务处分法等,成效之著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12.
毕传国 《当代广西》2009,(18):60-60
《京华时报》8月24日报道,使用“小金库”款项吃喝,情节严重的将被开除党籍。中央纪委公布的《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观点     
《今日浙江》2013,(4):5-5
狠刹公款吃喝,遏制铺张浪费,必须整治“签单”消费。——《人民日报》撰文指出,“签单”吃喝极易滋生腐败,造成铺张浪费。 最低消费直接推升了过度消费,助长了铺张浪费之风,导致“被迫浪费”,应当取消。——针对引发广泛关注的饭店、餐厅设置最低消费、包间费等现象,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邱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6日《社会科学报》刊登杨曾宪的文章,贪腐现象,人人喊打,中国式腐败却偏偏能在这高分贝的“打杀”声中如“水银泄地”般地渗透到各个角落:再少的采购,也有私下回扣;再小的工程,也会偷工减料。建筑项目投标、文化单位招考,所有环节的“公开、公正、透明”都搞得像真的一样,惟结果是事先设定的。  相似文献   

15.
“吏治”腐败是一种严重的政治腐败,它既是腐败之首,又是腐败之源。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它本与社会主义制度格格不入,但由于复杂的原因,在当今中国的某些地方又有死灰复燃、沉渣泛起之势。这虽为支流,但大有必要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批判,以期阻止它的泛滥蔓延。“吏治”腐败是一种连锁式的腐败“吏治”腐败不是孤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资产阶级学者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容易乱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乱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约束权力。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权力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权力有三个特性。即:阶级性、强制性、腐蚀性。权力自身客观存在的腐蚀性,加以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则是腐败滋生的总源头。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虽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社会腐败,如卖淫、嫖娼、吸毒、贩毒、拐卖妇女儿童等,但我们  相似文献   

17.
厉忠教 《创造》2002,(9):38-39
腐败作为政治之癌,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产生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因而惩治腐败的方式与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拟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探讨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抵御与防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和有效方法,以期从历史文化的变迁中,为反腐败斗争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一、从“精神腐败”的危害,可以看出发扬“四自”精神的极端重要性。严格说来“精神腐败”只能算作是腐败的一种心理动因,不能算作是腐败的现实表现。也不属于党纪国法所调控的范围。之所以把“精神腐败”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  相似文献   

18.
谢维华 《创造》2001,(12):35-36
一腐败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千古难题。作为腐败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司法腐败,“在当中国全面进入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关键阶段时,腐败的恶魔也紧紧地缠住了我们,其来势之猛,范围之广,危害之烈,均超出了我们的精神准备。”江泽民同志曾深刻地指出“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它腐败的重要原因”。“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因此,研究和解决司法腐败问题,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和课题。当前,司法腐败现象集中突出地表…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5,(3):67-68
普通百姓原来很难感觉到金融腐败的程度之深,危害之烈。今年初,由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底启动的《中国金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体制、行为和机制设计》(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正式出版。这份报告堪称对我国金融腐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详细和权威的调查,它通过可靠的数字让人们对金融腐败有了一次近距离的观察。  相似文献   

20.
朱元璋惩腐     
朱元璋是明代的开国皇帝。张廷玉主持编修的《明史》称他“武定祸乱,文致太平,晚岁忧民益切。”这是“帝王家谱”对他的评价,且姑妄听之。然立国之初,民间便有洪武前“行三十年杀运”之说,也见得朱元璋的名声不太好。其实,朱元璋“行杀运”是事出有因的,这个“因”就是功臣和官吏的腐败,而且腐败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安社稷的程度。为此,朱元璋不得不昭告天下:“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朱元璋出身在一个典型的贫苦农民之家,父母兄长“农业艰辛,朝夕彷徨”,饱受官吏欺压和饥寒流离之苦,又经长期的军旅生活,养成了艰苦俭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