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管理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形象是社会对政府的综合印象,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问题。针对危机的、有效的政府形象管理必须坚持诚实公开,前后一致;快速反应,广泛参与;整体维护,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从公关意识、管理机制、新闻发布、政府与公众互动四个方面进行危机中政府形象维护。  相似文献   

2.
形象的商品化与商品化的形象权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吴汉东 《法学》2004,(10):77-89
形象权的保护对象是知名形象 ,包括真实人物形象与虚构角色形象两类。形象权是形象商品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私权形态。形象权与人格权 (如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知识产权 (如著作权、商标权、商号权等 )存在诸多联系 ,但具有无形财产权的独立品性。  相似文献   

3.
形象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重视,对形象的使用和要求也遍布各个领域。在职务犯罪领域,审讯人员的形象受到普遍关注,伴随着查办职务犯罪难度的加大,特别是在审讯阶段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鉴于审讯人员的形象在审讯中起到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如何提高审讯人员的个人形象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政府形象塑造作为政府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得到日益广泛的注重.本文拟通过对当前政府形象塑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剖析,着眼于政府形象的主客观统一性,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的途径:进行政府形象设计,保持政府内在素质与外部形象的一致性、注重政府的价值目标与公众期望相符合、保持政府实际表现与公众对政府主观评价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有天闲极无聊,想给阅读过的名著中的男人形象排排队,结果第一个蹦出来的居然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我有个弟弟。是悟空的性格。儿时爬墙上屋、掏鸡窝、捣鸟巢,所到之处猪狗避之唯恐不及;少年时血气方刚、不吃不睡也要玩耍个够;等结婚后当了爹也没大没小,常从儿子手里抢吃的,完全不顾小家伙因丢了心爱的零食大哭。  相似文献   

6.
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和解决,与政府公众形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对政府公众形象进行检验和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今,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已经成为政府公众形象塑造的关键点,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个案——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为例,对事故中政府公众形象潜伏期、爆发期、缓解期及善后期的四个时期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公众形象塑造的途径,有利于提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古诗十九首”的女性形象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女性形象包容了其中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女性,狭义的女性形象是其中出现最频繁的思妇(本文所指)。思妇“万千风情在一身”的姿态是读者无法抗拒而心怀倾慕的此岸性存在,她的表现意识和个体心灵效应是升华的体验性的彼岸意义。在此岸形象浮出水面并得以深化的同时,彼岸意义也随着思维的扩散趋向于异样的空间。思妇形象是对人生软弱心理的普遍概括,浸透着生命苍凉的悲感,获得了震撼人心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刚  张晓春 《政法学刊》2006,23(3):116-120
警察形象危机会使公安机关陷入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中,并对警察的整体声誉造成严重损害。在危机状态下,媒体既是公安机关管理形象危机的对手,又是不得不与之合作的对象。因此,公安机关在形象危机事件中,应针对危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媒体不同时期行为的特征,运用一系列可实际操作的对策,积极开展警察形象危机媒体公关,以期通过与媒体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化解危机,维护公安机关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作为国家重要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更加应该重视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警察形象是公安机关中人民警察的客观表现及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综合评价。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是公安机关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广大公安民警所应该追求的目标。警察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工作的开展,近年来一些警察不依法办案、甚至以身试法的事件,严重影响了警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刘卫 《行政与法》2005,(7):38-39,4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和国家交流的进一步加强,政府形象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旨在梳理政府形象研究中最根本的问题,主要从政府形象的含义、基本特征和类型等三个方面对其基本理论范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前,桑兰索赔案还在法院受理阶段,桑兰的诉讼维权之路也刚刚起步,诉讼结果很难预测,但本案中涉及到的一些法律问题值得深思。这场跨国的索赔诉讼,折射出中西方文化观念的碰撞,也因此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由于本案将在美国审理,根据国际私法上“程序问题适用法院地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律师世界》1997年第8期案例分析一栏刊登《这起纠纷应适用什么法律》一文,笔者认为这起纠纷应适用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处理。该案不属于广告侵权纠纷。广告法中有关形象的规定是对民法通则中有关肖像权的补充规定,是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但对如何处理肖像纠纷,民法通则作了明确的规定。在这方面,民法通则是基本法,广告法则是特别法,虽然特别法优于基本法,但特别法中与基本法规定不相符的,则应适用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因此,本案不属于广告侵权纠纷范畴。本案也不属于著作权纠纷,不应适用著作权法。本案中甲乙…  相似文献   

13.
政府的形象建设对政府自身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然而,政府行为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失信问题,塑造诚信的政府形象就要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从而提高政府的自身形象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威信。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动物形象,狼在古代的世界文学中有着多样化的象征。本文主要通过对古代文学中狼形象进行梳理,借此探讨世界文学中狼形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日本法律对商业形象权的保护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一、什么是商业形象权在某些商品上使用著名人物的形象或姓名、虚构人物或动物的形象或名称,吸引顾客,增强商品的购买力,在日本,这些商业活动叫“商品化”。关于商品化权,因为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著作权法还没有专门规定,所以要得到法律保护,就要注意满足法律的一般条件。为了受到商标法的保护,就应当注册商标,在指定的商品、服务范围内受到保护。为了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该商品(物)顾客吸引力的经济价值应当产生“权利”,即具有广泛的“周知性”,这样对他人使用同一或类似标识的行为,就应受惩罚。如果姓名(包括笔名、雅号、艺名、…  相似文献   

16.
钟志东 《法制与社会》2011,(16):281-282
大众形象问题在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费斯克综合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对大众形象的理解和把握,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大众形象定义。从文化生产者到文化反抗者,从文化反抗者到日常生活者,这就是费斯克大众形象定义的逻辑进路。费斯克通过对大众形象的定义恰当地揭示了大众与大众文化的内在关系,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理论的误区。费斯克的大众形象定义对于我们理解大众和大众文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高校形象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必然影响组织形象声誉,在现阶段竞争高度激烈的环境下,更是不利于高校的秩序的正常运转,容易导致社会公众、企业和政府的不信任,从而妨碍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应注重通过采取切实措施,进行高校形象的危机管理,妥善处理危机事态,努力促使危机变为转机,并在转化过程中积极实现高校形象的重塑。  相似文献   

18.
本案的特殊性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开庭当天,媒体云集。法庭内座无虚席。央视网对本案审理进行了全程视频直播,中国法院网进行了图文直播。在历经近3个小时的审理后,法院当庭宣布,调解失败。  相似文献   

19.
本案作为四川省迄今为止最大的人身伤害赔偿案,其前后引起了众多传媒的广泛报道和群众、司法界的热烈关注,也成为四川伤害赔偿争论的焦点。本文笔者作为原告小杨洋的特别授权代理人,从事发的第二天进入本案的调查取证工作直至二审调解结束,其间经历了本案的酸甜苦辣,现本案总算尘埃落定,告一段落。但本案留给社会的启示效应,留给法律界对目前伤害赔偿立法滞后的反思,留给电力供电等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部门的警示作用,留给天下父母对弱势小孩的保护和安全教育的思考……以及留给笔者与读者的思索,都将是永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20.
周长根 《中国公证》2013,(11):48-50
为了提高公证行业的社会知晓度,进一步塑造统一公证行业整体形象,让更多的人享受公证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公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苏省公证协会和扬州市司法局、扬州市公证协会共同设计、研制了“江苏省公证机构形象导视识别系统”,在全省公证机构广泛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试从中国公证机构的属性以及提升公证的社会知晓度,提升公证公信力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谈谈在全国公证行业统一使用“公证机构形象导视识别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