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辉煌成就得以集中体现:围绕惩治腐败,中央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制度、措施;查处了一大批大要案件。特别是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不断发力,制度反腐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第一期《廉政瞭望》评选反腐领域的年度汉字,不引人注意的"减"字当选。一开始颇有些不解,细想之下终于恍然大悟:过去一年,反腐成效显著,"四风"整治有力,不正是中央所做的一道道"减法"所致吗?从李克强"约法三章"到各级各地节俭办晚会,从狠刹会议费支出到严禁公款购买年货节礼,鲜花没有了,背景板消失了,官话套话减少了,厉行节约、对腐败"零容忍"等正成为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取马克斯·韦伯的"理解"〔1〕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作为思考问题的方法,以此对中央反腐前后进京的农民上访态势的变化来观察和反思既有的乡村政治与治理问题。以北京东庄(上访村)为例,比较发现,2014年以后,上访农民的数量有所下降,并且农民对于政府的权威性、合法性和党的形象也因反腐而提高,原因在于:一方面,农民因为反腐而得到了"解恨";另外一方面,农民看到了中央惩治"苍蝇"的决心,并相信党和政府能够解决好。研究得出,用制度防止"苍蝇们"以腐败的形式伤害农民利益,才是"息访"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要有效遏制腐败,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严格执行中央的反腐决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反腐精神;二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从体制上构筑防止权力腐败的有力屏障;三要针对近年来腐败现象蔓延的特点,实行有威慑力的惩戒制度。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其中"深入开展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和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格外引人关注。随后,中纪委有关领导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公车问题是今年中央纪委监察部专项清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中央反腐剑指"公车腐败",再次把"公车腐败"问题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6.
叶茂 《廉政瞭望》2011,(1):20-23
2010年不平凡。国家在多难之中再次凝聚了人心,中央又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具结了民生的落点。在此背景下,国家反腐重拳频出、雷霆不减;更于规范重点行业、重规网络舆情上,大胆纵深而行。  相似文献   

7.
严查党内腐败、监督八项规定落实、严明政治纪律、严格用人制度,对巡视组长"一次一授权"、抽查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近日启动的中央最高一级巡视工作所透露出的一系列新动作,显示在反腐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党中央从严治党、严惩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亲任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  相似文献   

8.
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随着一个个重量级人物落马,高层持之以恒的"反腐零容忍"和"逢腐必反",让公务员群体发出"为官不易"的感叹,此时人们才悄然意识到,关权力的笼子正在编织,"无前提"反腐的新格局正在形成。首先,反腐不预设任何目的。社会各界都曾揣测"这一次的反腐败是为了什么",从今天来看,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问题。反腐败确实能够产生诸如"实现党的团结、增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中国反腐战绩卓著:反腐利剑直指省部级高官和一些“敏感”的权威部门;损害群众利益的“小腐败”得到有效治理;制度反腐发生了质的变化。2004年,世界各国亦高扬反腐大旗,不少政要沦为阶下囚。全世界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打击腐败。  相似文献   

10.
邹德萍 《先锋队》2015,(3):26-28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我党历史上反腐败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查处贪官最多的一年,既表明了共产党人与腐败“水火不容”和对腐败“零容忍”的决心,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查处各种腐败的关切。从反腐“关键词”即可看出去年反腐不平凡的轨迹。无论是反腐关键词,还是反腐新词,都彰显了中央反腐钢铁般的意志,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昭示了今年的反腐工作新动向。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11):73-76
时至今日,国企反腐依旧抢夺公众眼球。中央打国企大老虎的新策,也随个案的披露逐渐清晰。对集体腐败一网打尽,正是反腐新策中突出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20多位省部级官员被查,表明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显示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决心。但是,省部级高官的相继落马,让公众在感受中央力行反腐决心的同时,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疑虑和猜想:是否反腐的层级止步于此?其背后可能受到的阻力究竟有多大?这场形同风暴式的反腐究竟能够持续多久?应该说,薄熙来案件的审判,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神话"。但私底下,不少人依然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反腐表示担忧。腐败是当今世界政治生态中的共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十大反腐新闻集中在六月。六月,处在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的途中,是一个逐渐成熟的时节,恰如2013年的反腐新闻。总结2013年反腐新闻的特点,突破大、亮点多、领域宽但都只走到中程,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中央纪委"强身"也"强声"【新闻回放】中央纪委新一届班子组建以来,频频出手,既打出一套"强身"的"组合拳",又开门反腐,与媒体互动形成反腐舆论的高压态势:4月,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约谈了53名中央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组组长、纪委书记。对不少人来说",被请到办公室,面对面、一对一交流式的汇报还是10年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0,(11):77-78
近年来,中央一直在朝着“推进反腐制度创新”方面努力。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纳入反腐战略方针;2007年9月,酝酿多时的中国预防腐败局挂牌成立;2008年6月,中纪委颁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明确提出,“经过今后5年的扎实工作,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近日看到一幅反贪漫画:壮汉一手抡拳"打虎",一手持拍"袭蝇"。余忍俊不禁,掷笔三叹,陷入沉思。习近平同志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短短2个月,就在公开场合6次谈反腐,近日又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再次强调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可见中央高层强力反腐的坚定决心。过去民众曾有这样说法:老虎作报告,狐狸听报告,苍蝇、蚊子戴手铐。讲的是过去对底层贪官打击得比较厉害,对上层贪官打击不力。事实上,反腐首先要打"老虎"。虽说"老虎"通常势力大,有"锐牙利爪",又隐匿于  相似文献   

16.
<正>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全速推进,迎来反腐新常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打出了一记又一记反腐重拳,反腐败进一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十八大以来,60名省部级以上官员先后被调查。特别是2014年,"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官员落马"已成常态。在中央反腐成绩单上,除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外,另有30多名中管干部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6,(1)
正既"打虎"又"拍蝇",双拳出击,利剑高悬,党中央持续两年多的高压反腐正在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央反腐"不定指标、上不封顶"绝不只是一阵风而已,而是切切实实的行动,态度坚定,绝不手软。高压反腐成为中国的政治新生态是民意使然,大势所趋。中央对反腐形势曾作出如下判断:"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之所以如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呈现四个特点,强调对腐败的高度警醒、深刻认识腐败的危害、坚决反对特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当前要充分认识反腐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厘清十八大以后"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反腐新思路,走制度化反腐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10,(10):61-62
<正>姜洁在8月3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随着腐败行为的日益隐蔽化,目前反腐败工作已经不再限于对赤裸裸的权钱交易的查处,中国反腐工作进入了查处"隐性腐败"的"深水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反馈结束,十八大以来如期实现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这在中共历史上尚属首次。近5年时间,12轮巡视,近300份"问题清单",巡视这柄"利剑"尽显威力的同时,也给中国社会留下诸多反腐热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