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究竟什么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不仅对研究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至关重要,而且对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也有很大影响。笔者根据教学中的体会,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一)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要与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相一致。确定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明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目前,在讨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时,有的游离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有的则把经济法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论经济法的对象、地位及学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对象问题是经济法理论中一个核心问题。能否界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关系到经济法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且,有关经济法的原则、作用、主体、客体、权利义务关系、法律责任形式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由调整对象的性质和范围决定的。调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桂杰  张涵 《法学研究》1999,(1):118-123
一、关于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在1998年发表的经济法学论文中,有相当多的文章是讨论经济法基本理论问题的,包括经济法的对象与范围、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原则等。(一)关于经济法的对象、范围与本质特征有人指出,经济法调整的关系有两方面的特征:首先,它所调整的...  相似文献   

4.
<正> 国际经济法学开宗明义的问题,是国际经济法的范围问题。对于国际经济法主体范围和渊源范围的不同解释,使国内外法学界形成了“小国际经济法论”和“大国际经济法论”两种互相对立的学派。“小国际经济法论”者认为:国际经济法属于国际公法的组成部分,是调整国家、类似于国家的政治实体和国际组织之间在国际交往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国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需要"干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应飞虎 《法律科学》2005,23(2):52-60
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公权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作为“治病”之法 ,要求干预机构及经济法学者正视市场体制中的病 ,不同情形和不同阶段下会产生不同种类的病及不同程度的病情 ,这对治病对策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使经济法呈现出“变化性”的主要特征 ,这种变化不仅表现为具体制度的变化 ,还可能表现为深层的经济法理念的变化。经济法作为后起之法 ,与前法的衔接是其责任 ,而衔接区域并非固定 ,它的动态性导致公权干预范围、方式、程度的变迁。需要干预论中“需要”一词的采用既能因此基于“干预”一词而对经济法的范畴作出必要的修正 ,又能动态地使经济法回应经济和社会情势的变迁 ,还可凸显经济法创立和变迁时尤其需要的法经济学工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可以划分为两个学派,即经济法否定学派和经济法肯定学派。否定学派否定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它包括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综合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是国家运用经济民法方法、经济行政法方法、经济劳动法方法调整平等的、行政管理性的、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多种类的性质不同的各种经济关系,包括等价有偿关系、经济管理关系和劳动关系等。这些关系不可能  相似文献   

7.
论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同时 ,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本质区别 :不同国家当事人之间的国际商品流转关系 ,只能是国际私法、而不是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国际私法属于典型的私法规范 ,而国际经济法则属于公法的范畴 ;二者的调整对象不存在交叉 ,完全可以区分清楚 ;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应该是与国内法平行的国际法体系内两个彼此完全独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8.
十几年来,人们对于经济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今天,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问题仍有研讨的必要。一、法学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法学界普遍认为,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但如何界定“一定范围经济关系”,分歧较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第一,纵向经济法论,认为  相似文献   

9.
法是为满足社会关系的调整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总是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现实需要。中国现代经济法,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而产生、发展的,与经济建设步伐息息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法的调整范围也出现了明朗化的趋势。宏观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经济运行关系和国有企业内部特定的经济管理关系,既不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畴,又超出了传统民商法的界限,但是三者紧密联结为一个统一体,构成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并由此决定了内涵于中国现代经济法的三大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 经济法是以“特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这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说经济法并不调整所有的经济关系,而只调整经济关系的一部分;二是说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需要由众多的法来实现”。 经济法所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察: 第一,特定时期的经济关系; 第二,特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第三,特定性质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法及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民法在调整对象的确立及流变上,与大陆法系资本主义国家民法相比呈现出特殊意蕴,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后者的民法没有调整对象。法律调整对象包括民法调整对象这种法学用语,本身并不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功能或意义,民法调整对象作为揭示民法与社会之间关联的一个学术范畴,它处于民法本体论的视域之内,即民法调整对象理论承载着关于民法本体的相关知识。民法与民法调整对象在属性上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民法调整对象的形态而言,可分为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在国家正式制度层面民事立法所体现的民法调整对象系属实然层面。从民法调整对象的研究方法来划分,可以区分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对内研究与对外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许石慧 《河北法学》2006,24(7):57-5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放松经济性管制、加强竞争成为席卷全球的一场法律经济政策的深刻变革,与此同时,以环境保护、职业健康、消费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管制得到明显加强.社会性管制有着不同于经济性管制的法律特质,其立法勃兴从福利经济学、法律社会化方面可以找到思想基础.评价与衡量社会性管制的法律绩效不应单纯从经济成本-收益出发,而更多应关注其促进社会福利、大众正义、整体和谐的深层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对国际私法调整对象和范围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家强 《法律科学》2002,(6):114-120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是国际私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两根支柱 ,涉及到该学科体系的构架。从国际私法的独特功能角度来探讨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应是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产生的 ,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法律利益的民商事法律选择适用关系。涉外民事关系不是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 ,只是引起其调整对象的一种事实或原因。  相似文献   

14.
孟庆瑜  潘佳 《行政与法》2010,(11):96-98
中国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至今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在部门法划分标准上,应采取纵横结合的方法。经济法的国家干预主体应是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经济法的调整方式是独特的,与行政法的手段是互动相容的。在肯定经济法责任的独特性前提下,要注意经济法责任与其他责任的互补性。经济公益诉讼机制的建立是大势所趋。在应对宏观调控决策行为的法律障碍上,应突出预防性原则,考虑法律的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行政法与政府管制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管制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政府管制与行政管理、政府管制法与传统行政法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各种要素得到展现。从政府管制法与传统行政法、传统经济法关系的角度对行政法学体系进行再认识,可以将政府管制法作为建立在行政法一般理论基础上的一个重要分支来(亚部门法)开展研究,这对于推进政府管制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为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日本对经济实施了市场规制、宏观调控、国家投资经营三种国家经济调节职能,并相应制定了三种类型的经济法律法规对其予以规范和保障。日本国家的经济调节职能及经济法立法的实践表明日本经济法理论研究与日本国家经济调节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国家调节说为经济法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基准,日本的现状证明了国家调节说对于构建经济法体系的国际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土地用途管制模式的立法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洁 《法学研究》2013,(2):60-83
我国现行土地用途行政管制模式出现“制度失灵”,公法与私法规范结合的激励性管制应成为行政管制的替代模式。国际上土地用途管制改革已出现了总量管制与弹性管制、社区赋权、规划协议等激励性管制的实证样本,规划的不确定性理论、规划权利理论、管制协商理论为新型管制做出了法学解释。激励性土地用途管制的本质是模仿市场机制的私人自我管制。在我国,国家本位的衰落,土地市场多元利益的并存与竞争,迫切需要以激励性管制替代制度成本过高的传统行政管制。土地用途管制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划分行政干预与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法定边界,合理嵌入管制的私法规范。  相似文献   

18.
论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与宏观调控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混合经济体制的代表。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性在于不采用计划等直接手段调控经济 ,而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间接调控。这种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 ,并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宏观调控法的体系和内容。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与宏观调控法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并体现出一种规律性 ,对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立法不无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秉志  魏昌东 《中国法学》2006,11(1):176-190
当代中国刑法哲学的勃兴,肇始于中国刑法理论界对作为刑法调整对象的犯罪与刑罚辩证关系的重新审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刑法学体系的改造、完善与重构问题的深入思考。中国刑法哲学研究通过对刑法的广普价值、一般功能以及基本犯罪观、刑罚价值、功能等诸多本原性问题的追问和探讨,厘清了中国刑法的诸多应然性问题,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哲学研究体系,对当代中国刑法、刑法学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展望21世纪,中国刑法哲学的发展应在准确定位、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其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产品法律调整模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钟雯彬 《现代法学》2004,26(3):86-92
公共产品经济是一个与私人产品经济不同的领域,有其独特的性质、供给机制与消费特征,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需要国家经济权力在此进行强有力的干预,由此产生的各类经济关系需要法律的有效调整。公共产品法律调整在调整对象、价值取向、调整原则及调整方式上的特点使其在法律调整模式选择上超越民商法、行政法等而与经济法形成价值基准与方法论的对接,对公共产品进行经济法审视对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