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志军 《南风窗》2010,(17):75-75
<正>悲观与贪婪一样,都具有传染性。因此,尽管A股罔顾中国经济复苏领跑全球的现实,今年跌幅高居世界前列,但投资者仍然乐意把未来想的更坏一些。于是,"遭罪"的不仅是A股,还有新基金。一个明显的数据就是,截至7月底,今年已经成立的股票基金平均首发规模只有15.75亿元;而在去年,这一数据还是33.53亿元。  相似文献   

2.
GDP与幸福感     
白杨 《南风窗》2010,(26):72-73
"现在,你幸福吗?"当2008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2010年突破4000美元也几无悬念时;当今年八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高管首度向媒体公开表示中国经济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2010年中国GDF总值实现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案件类型和涉案物品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四川省纪委"股票门"事件表明,纪委、监察和司法系统完善股票证券等资产的查封、扣押和处置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岳健勇 《南风窗》2010,(25):54-56
<正>中国对自由贸易的热衷虽然主要出自产业升级困难重重的无奈,但也不乏对自由贸易本身的真诚信念。这与中国发展特点直接相关。2008年9月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再度加剧。而中国经济则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两年来,中国经济规模连续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崛起因而为全世界所公认。与此同时,"中国拯救世界"和"中国世纪"等说辞也甚嚣尘上。目前,西方国际政治学界虽然对"权力转移"的命题尚存争议,但一致认定中国正在利用西方的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5.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在全球经济合作、大国关系构建、地区热点问题解决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方案。无论是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的一系列推动亚太区域和全球发展的讲话,还是促进南海问题妥善解决的"双轨思路";无论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还是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无论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双轨并进、双暂停方案,还是处理缅甸罗兴亚人危机的"三阶段"措施,都体现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方案和彰显中国气派的实施路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巨大反响,为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与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6.
2009年1月,中国股市几乎在全球独树一帜。这是为什么?中国和世界不一样。中国股市已经反映了"中国应能率先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预期。如果说,股市有提前反映宏观经济未来的功能,中国股市的未来就不是继续探底,而会先于中国(宏观)经济走出谷底。  相似文献   

7.
陈和午 《南风窗》2010,(15):34-35
<正>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得全球经济下滑的风险正在加大,中国显然不能隔岸观火,受到波及的几率不断增加。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阴霾始终笼罩,全球经济形势依旧扑朔迷离,市场对"二次探底"之忧的情绪明显趋于升温,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更加曲折复杂,远未进入安全轨道。  相似文献   

8.
<正>新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费代丽卡·莫盖里尼(Federica Mogherini)于2015年5月31日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议上表示,截至2015年5月底,欧盟在全球有十个"战略伙伴"(strategic partner),其中四个在亚洲,日本、印度、韩国和中国是欧盟在亚洲的战略伙伴。全球治理事关眼下,更关系未来。中欧能否或如何强化处在十字路口的全球治理而成为真正的战略伙伴,则显得十分重要。[1]  相似文献   

9.
媒体     
《南风窗》2014,(5):12-12
<正>01中国游客贡献最大"逆差"英《经济学人》2月15日不久前,全球经济争议最大的便是中国的廉价货币,以及往来账户庞大的盈余。美国决策者甚至飞往北京来表达其不满,还有些评论员把全球金融危机归咎于中国的出口顺差和对美国保值债券的囤积,危机发生后,他们又指责中国的贸易顺差使美国迟迟未能摆脱出口危机。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中国积极开拓对外贸易和海外市场,构建对外沟通战略通道。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中国发展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是这种对外战略的重要体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之间的战略关联性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1,(1):36-37
策划人语2010,是中国面貌最丰富多彩的一年。这一年经济上我们闯过了金融危机,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同时面临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经济形势: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贫富差距扩大;在政治层面,关于中国政治优势和"中国模式"的争论方兴未艾,莫衷一是;在社会层面,"李刚门"和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凸显了社会矛盾的严重和和解的迫切。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世界经济复苏依旧艰难曲折的大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自1945年灾难性的二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战后各国的共识。中国在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战后中国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如今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引擎。今天,中国引领的"一带一路"倡议,其目的就是要推动亚洲、欧洲以及大洋洲各国之间经济合作发  相似文献   

13.
陈和午 《南风窗》2011,(19):38-41
全球经济危机让中美"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危机重重,本轮经济危机敲响了世界经济失衡的警钟,"中国制造、美国消费"或者"中国存钱、美国花钱"的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中美经济再如此"互补"下去恐怕只会让世界经济陷入越来越失衡的怪圈。  相似文献   

14.
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一次峰会将于2016年9月4—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G20峰会被称为"全球最具决策力的首脑级峰会",在全球经济合作与治理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G20峰会在中国的首次举行能否推动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它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金灿荣进行了深入对话。  相似文献   

15.
覃爱玲 《南风窗》2014,(5):41-44
<正>中国制造面临危机,必须转型,这已经成为各界的普遍共识。而如何转型,则是一条仍在探索的艰难之路。这意味着中国必须重新定义自己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并寻找支撑本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自19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自力更生"的封闭式经济重新融入以西方为中心的经济全球化分工体系中,并凭借东南沿海的区位优势,亲商政府的大力推动,大量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迅速抓住世界特别是东亚产业转移的机会。短短20余年,无  相似文献   

16.
刘宏松 《国际展望》2012,(5):14-28,142
随着中国国家权力和影响力的上升,中国对国际制度的主动塑造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WTO多哈回合谈判和G20进程为案例,考察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改革倡议及其特点。中国利用全球治理改革的"重要时机",积极致力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倡议。在倡议行动中,中国主张全球治理机制应在不改变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作出适当调整,不谋求对联合倡议的主导,秉持促进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财讯     
《南风窗》2013,(19):18-18
经合组织:发达经济体势头转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近日大幅调整其经济预测,表示全球经济势头正从新兴市场转向经历了几年低迷的发达经济体。经合组织表示,在全球范围内,新兴经济体的问题基本会被欧洲、美国、日本前景好转所抵消。该组织表示,世界经济的整体前景与5月份类似,但发达经济体更好一点,法国和英国则更加明显;新兴经济体则普遍  相似文献   

18.
邢少文 《南风窗》2011,(25):44-46
着眼长远,全球化过程有些挫折和曲折,但全球化大的趋势没有变,我们的政策如果出现变化,就可能会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再次变为被边缘化。入世10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无需赘言,中国也正在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议程,开展双边和区域贸易关系的建立。但在全球化走到当下,欧美经济体出现经济衰退时,对于中国经济是否过于夸大和依赖外向型经济的反省也显得格外突出,在另一个层面上,也出现了从"弱者"向"强者"快速成长期间的心理膨胀,经济民族主义的声音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9.
媒体     
《南风窗》2014,(23):14-14
<正>01中国股市自成一体英《经济学人》10月21日过去一个月,全球股市低迷,股民纷纷抛售持有的股票。9月底开始,美国,欧洲,日本的股票指数纷纷下跌了大约5到9个百分点,唯有中国的股市平稳发展。人们通常将中国股市比作赌场,输赢难定。过去10年里,资本控制形成了中国股市特立独行的局面。每当全球风险上升,投资者们便纷纷涌向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国家间相互依赖关系的日益深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和能力不断增强。在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越来越多。中国正在以更加自信的面貌和更加自觉的心态,推动全球治理朝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中国应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这种贡献越来越体现在全球治理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6年新年贺词时表示:"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中国不能缺席,亮明了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