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戒奢节俭     
大约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贵俭的思想。《周易》的《节卦六十》把当时人们对于节俭的态度分为三种:最好的是“甘节”,即甘于节俭,乐于节俭,把节俭当作“甘之如饴”的乐事;其次是“安节”,即虽然不能“甘节”,但能安于节俭,不追求豪华奢侈;最坏的是“苦节”,即不能“甘节”、“安节”,而把节俭当作一种苦事。这三种态度,必然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试析《管子》的辩证管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是我国历史上法家的一部重要著作 ,记载了非常丰富的管理思想 ,尤其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管理中的运用使其更具现代价值。本文从管理哲学的角度 ,在历史的发展中 ,从《管子》的人性观出发 ,对《管子》的辩证管理思想做了一个清理和概括 ,并从现代管理的视角对此作了一定的分析与评价。相信对《管子》辩证管理思想的挖掘能为当代管理哲学的发展和我们今天的组织管理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3.
吴洁生 《探索》2003,(3):141-144
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子》一书反映了管仲的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笔者在文中对《管子》治国从政思想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蒋国宏 《唯实》2022,(12):92-96
谭峭是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思想家,著有《化书》一书。全书共分六卷,分别为“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谭峭重视节俭,并形成了丰富的俭啬思想。对此,学界尚无专文考察。与中外众多思想家相比,谭峭的俭啬思想具有视角的多维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价值地位的崇高性和作用领域的广泛性、来源的多元性和思想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5.
管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管子》汇聚百家学说,蕴含着宏富而独特的法治思想,涉及立法、执法、礼法并重诸方面内容,其首倡"以法治国"重要思想,对后世乃至当代法律发展影响甚巨。挖掘与传承《管子》法治文化精髓,对于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对社会作一种“有机”的解释,即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结构之间在一个统一的社会整体中相互联系、影响和促进,它们既构成整体,又相互促进,各自不断发展.这既是对社会的一种总体性定位,又是对其总体化的深入.这一思想所蕴含的内在丰富性及其表现出的时代张力在当今社会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借鉴和深化.,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无为”思想,主要是针对统治者的巧取豪夺、政治繁苛提出的,目的是要统治阶级顺应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顺民安民,使国家臻于大治。因此,老子“无为”主张的本身包含着积极“有为”的思想;“无为而治”,“无为”只是手段,“治”才是目的,而“治”既是“有为”。老子的“有为”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民为邦本、节俭治国、依法用刑以及权术谋国等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8.
正《管子》是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先秦著作,记录了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思想,书中蕴涵着许多治国理政观点,比如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以人为本""依法治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等,都出自《管子》。这些思想观点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光芒。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曾辅助齐桓公称霸,为齐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孔子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他在世  相似文献   

9.
王敬华 《唯实》2008,(6):39-42
《管子》是法家的代表作之一。贯穿《管子》思想的主流是其“道法”思想。“道”是“法”得以成立的最高依据,是“法”所以享有普遍性、公正性、恒常性的根本原因;道是最高范畴,其内部分为德礼与权法两支,两者互为补充,构成和谐之道。《管子》的“道法”观对正确认识法的精神以及科学处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墨子把是否利国利民作为衡量廉政与否的标准,反映和代表了劳苦大众的利益诉求,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思想.墨子的廉政思想可概括为五个方面--兴利除弊、造福黎民:廉政建设的根本宗旨;义利统一、义在利先:廉政建设的价值选择;尚贤立本、公平公正:廉政建设的可靠依托;节俭节葬、恤民惠民:廉政建设的题中要义;营造氛围、高层垂范:廉改建设的关键所在.这些思想在墨子生活的时代无疑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先进性,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无疑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当下强调节俭,毫无疑问应充分吸收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中关于节俭的重要思想,但更应强调节俭是一种公民道德。作为一种公民道德,节俭体现为节俭持家的家庭美德、节俭办一切事情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劳动、节约资源的社会公德。与作为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的节俭相比,作为公民道德的节俭在道德权利、道德义务和伦理观性质上都具有其内在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人们就高度重视和关注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孟母择邻”等,都说明了这个道理。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环境的多维性、复杂性、开放性和变化性进一步增强,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各种类型的环境中,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的人文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正齐桓公、管仲与鲍叔的故事,一直是中华大地源远流长的佳话。因这一佳话成为今年高考全国语文Ⅰ卷的作文题,于是,笔者也以此为题论说《管子》中的用人之道。《管子》是经邦治国之书,为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书名来自管仲,书中大部分篇章都涉及国家管理的话题。《管子》认为,要管理好国家,最关键的是人才,要"举而得其人"。《管子》的《君臣下》篇论述,"贤人不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毛泽东两位历史伟人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福利思想,将其进行比较研究,对当今中国社会建设具看可借鉴的意义。孙中山由“平均地权”向“耕者有其田”转变,毛泽东由“土地改革”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孙中山倡导“救济工人”,毛泽东注重保障工人合法权益。两者的社会福利思想之间存在着继承性和超越性:注重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重视国家在社会福利事业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王国庆 《求贤》2009,(6):46-47
“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及其意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及其生命意义的关怀,是对人的尊严的认可,是一种文化和一种文明的诉求.也是一种思想态度的价值目标.这一理念既彰显了党中央的“以人为本”.又体现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天津市少年宫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关注人的发展入手,做好每个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践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关于民权主义思想的论述,既是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借鉴和批判,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他的“建国三序”思想、“五权宪法”思想、“四种民权”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权能分开理论,对完善我国目前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书以 1919~ 1936年科学思想文化史为研究主题 ,因而不是一部纯粹的科学技术史。其特点是将这一时期的科学发展及其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深入考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科学”在中国的历史流变 ,考察中国科学在二三十年代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程度 ,特别是对科学本土化、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以及科学文化与现代化诸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作者段治文对这一研究对象的学术价值作了三点说明 ,第一 ,对五四之后“科学”在中国的命运与历程 ,尤其是对中国社会的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学术界缺乏完整的研究 ;第二 ,…  相似文献   

18.
儒学思想,是中华文明最广泛的信仰构成,它对世界的重要文化贡献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先秦儒家廉政思想逻辑起点由塑造“内圣外王”的人格起,其内容包括仁者无敌的修身思想;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及非礼不立的礼治思想.先秦儒学的廉政思想对后来中国经学、理学思想中的廉政思想都有很大的影响.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今天我们党的廉政思想建设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真正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应该在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纵贯古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直面当下,应对复杂局面;三是去伪存真,批判借鉴西方法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这三个方面均有其独特贡献。不仅如此,作为一种成熟的法治理论,因为其内在有着统一的核心思想、概念和方法,所以在法治国家建构过程中面面俱到、重点突出、各部分圆融无碍。之所以如此,与习近平借鉴并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思想中“势”的意涵有关。通过对“势”概念思想的创造性运用,习近平迥异于西方形式主义法治观的实质法治观已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基础与核心。通过“势”概念思想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全新阐释,为我们学习领会、灵活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20.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价值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昌恩 《探索》2006,(3):106-109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社会独具特色的一种社会化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与基础,也是其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功能的发挥是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的关键问题。价值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生活所具有的功能而生成的存在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价值依赖于功能,功能具有现实的价值性,两者都具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