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中,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之争一直在科学哲学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现代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争论正方兴未艾。现将这一争论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比较哲学立足于传统,以比较的视野与研究方法 ,构建起一种面向世界的哲学范式。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致力于时代创新,在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对话的过程中,对中西文化融合积极探索,为推动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世界化、时代化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比较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一书,通过分析比较哲学的学术语境和研究方法 ,在跨学科领域的应用中融会贯通,在当代哲学研究的总体图景中,建构一种合理的比较哲学研究框架,促进当代中国哲学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远方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由郜良、郭文祥负责编写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一书,在哲学专题探索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部书重新审视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格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改革的现实进程联系得更加紧密,给人以求真求新的感觉。该书立足于从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结合中去发现哲学理论的焦点问题,在选题环节上注重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东研究会经过近8年的努力完成了《岭南纪事》一书,这是广东史志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东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东研究会经过近8年的努力完成了《岭南纪事》一书,这是广东史志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东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岭南纪事》的基本内容《岭南纪事》是一部记述建国后广东的探  相似文献   

6.
《探索》2016,(3)
正由刘放桐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一书,运用了比较研究方法,高屋建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从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当代哲学走向、西方哲学研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等诸多方面,对二者研究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整体性的研究,系统阐述了两大哲学的核心内  相似文献   

7.
卢冀宁 《理论学刊》2012,(4):66-69,128
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一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优先地位、前提地位,辅之以若干部门哲学,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思路独到且合理,但也有个别地方有可商榷之处.与黄老的看法商榷之处有三点:一是近二三十年我国一些哲学家试图以实践核心范畴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尝试和努力还是值得尊重的、有意义的.二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研究和宣传,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加以创新并提出斯原理、新观点在今天恐怕更加重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一书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哲学界的丰硕研究成果的概括和吸纳似嫌不够.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无疑具有超时代、超当代的意义,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其体系又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中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是科学哲学中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在经济学领域的反映。经济学中的实在论者致力于确认和阐明支配表面经济现象背后的相对持久的深层结构。与主流经济学和当前的多数经济学方法论倾向于忽视本体论和强调认识论不同,经济学中的实在论方案自觉而又明确地集中关注社会经济本体论,力图为主流经济学的替代性方案清扫地基。经济学中的反实在论是范·弗拉森的“建构论的经验主义”激发的产物,它给后基础主义的经济学方法论提供了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力求站在整个哲学发展史长河的走向之中,站在与历史上特别是与当代有影响的哲学流派充分对话的地位;对如何解决哲学这门学问本身的困难,并把哲学思考投射于当代人类的境遇;由哲学的对象、方法、体系难题,即从哲学的元问题出发,提出一种立足当代而融汇中西哲学优秀成果的哲学见解;这是张全新教授多年来在其学术研究中一直潜心思考并进行著述的课题。从SO年代到90年代,他连续出版了《形成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系统方法概论》《逻辑哲学引论》《中西哲学方法史研究》《塑造论哲学导引》等合有数百万字的专著,这引起哲学界很大关注…  相似文献   

10.
1962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一书是Т.И.奥伊泽尔曼教授的名著,几乎经过了半个世纪,Т.И.奥伊泽尔曼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名于2011年修订再版该书。俄罗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Н.И.拉宾教授在发表于2011年第12期《哲学问题》的书评中分析Т.И.了奥伊泽尔曼的理论原则,即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并分三个层次展开评述。这些评述涉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反思,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与基础理论形成过程的细节考量,从中呈现了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的理论视野和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1.
《艺术的终结》一文发表于1984年,是阿瑟·丹托对当代西方纷繁多样的艺术现象作出的哲学思考。他在此基础上扩展出版了《艺术的终结》(1997年)一书,与《普通物品的转换》(1981年)和《艺术终结之后》(2004年)一起展现了阿  相似文献   

12.
李敏  赵勇 《理论文萃》2006,(1):15-20
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研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规范理论研究的复兴。一大批观点各异的政治哲学家们脱颖而出,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新自由主义的罗尔斯和诺齐克。作为新自由主义旗手的罗尔斯于1971年发表了其传世之作《正义论》,这一著作同时在哲学、伦理学、政治学领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它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哲学最重要的文献。罗尔斯的理论受到了其哈佛大学同事诺齐克的强烈抨击,诺齐克于1974年发表《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一书,两人开始了长期的政治哲学对话,构成了当代政治哲学中独特的风景。本文对两人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国家学说进行分析,将两位大师的国家观进行综合对比。  相似文献   

13.
由国内著名认识论专家、中央党校崔自铎教授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哲学问题研究》一书,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本书面对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新科技和民主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挑战所提出的一些实际问题和理论内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并从哲学高度作了相应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李旭 《理论学刊》2006,(7):34-36
一伊瑟尔文本观的哲学资源首先来自于因伽登的现象学,因伽登的现象学受其师胡塞尔的影响颇大,他接受了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和建立严密科学的信念,同时力图抛弃其先验原则,希望确立独立于意识的实在,在意识和实在之间建立以实在为基础的对应性关联,从而以实在论的常识性信念来弥补现象学的偏颇。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一书中,因伽登力图建立现象学美学的艺术本体论。因伽登认为,存在着两种意向性客体:一种是认知行为的意向性对象,包括客观实在如“一棵树”、“一杯茶”之类的物质客体和抽象的数、几何图形、公式等观念性客体…  相似文献   

15.
耿超 《求实》2010,(Z1)
<正>约翰·罗尔斯是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于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在当代西方复兴的标志,在西方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遭到了诸多批评。为了不断修正和完善其思想,罗尔斯于1993年出版《政治自由主义》一书。可以说,包括《政治自由主义》在内,罗尔斯后期思想的着力点就在于力图将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3,(10)
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在实证科学与黑格尔哲学那里都进行过研究但未能真正得以解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展开对上述二者的彻底批判,从而最终找到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方法与道路。马克思在经济哲学的批判视域内凸显出对资本文明和形而上学批判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书讯     
<正>由孙洪敏、牟岱、陈东冬撰写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全球一体化背景为研究维度,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展现状的时代背景出发,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和总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特点、时代特色、功能作用和对世界的影响,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和学里价值的学术著作。该书是辽宁社会科学院的辽宁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的最新研究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书结合当今国际背景和中国的时代背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正>继《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出版之后,李合亮教授的新作《解构与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在读者的热切期望和等待中终于展现其面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研究之"三部曲"最终顺利完成,再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我迫不及待地阅毕,掩卷之余,颇有感悟。书如其人,朴实但不乏睿智,踏实但不缺进取。李教授自从1999年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研究领域以来,凭借  相似文献   

19.
1962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一书是Т·И·奥伊泽尔曼教授的名著,几乎经过了半个世纪,Т·И·奥伊泽尔曼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名于2011年修订再版该书.俄罗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Н·И·拉宾教授在发表于2011年第12期《哲学问题》的书评中分析Т·И·了奥伊泽尔曼的理论原则,即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并分三个层次展开评述.这些评述涉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反思,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与基础理论形成过程的细节考量,从中呈现了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的理论视野和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20.
即将在全国各级干部和党员中普遍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中,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以下简称《学习纲要》)一书无疑是一本极其重要的教科书。如何搞好《学习纲要》的教学工作,使广大干部和党员在新时期下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一项涉及到这次学哲学成效的关键问题。通过学习《学习纲要》,我们感到,在《学习纲要》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切实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