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格式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进行网上访问、参与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大多通过订立网络格式合同进行,而网络格式合同作为人们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最主要的手段,在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形式,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的合同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基于此在探析网络格式合同的新内涵并分析和审视网络格式合同法律效力的基础上,提出借鉴外国相关立法和实践经验,针对电子商务交易进行单独立法和课以网络格式合同提供方以合理提示义务,加强行业协会监管作用等措施来规范网络格式合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2.
网络短视频平台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新的环境,网络短视频平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链条延长性、犯罪数额累积性、犯罪手段隐匿性、犯罪对象广泛性等新特征。上述新特征与犯罪机会紧密相连,应借鉴新机会理论中的犯罪模式理论、理性选择理论与日常活动理论来探寻网络短视频平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生成机制。针对网络短视频平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应在减少新环境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机会的前提下,强化网络短视频平台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责任,提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体的犯罪成本与风险,营造安全规范的网络短视频平台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非接触式、远程化作案等一系列特点,跨境追查、收集证据、打击治理等方面存在的种种制约因素和困境,决定了单纯依靠一个国家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必须切实加强各国之间的执法合作。目前,相关国际法及国际条约的规定、有关联合执法活动的实践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共同需求为国际执法合作提供了可行性基础,能够保障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的执法合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90年代初期,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基于Intemet的电子商务技术和商务运营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商务模式利用Intemet网络环境进行快速而有效的业务活动,已经从单纯的信息发布发展到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完成企业的全部业务流程。电子商务是传统商务活动的电子化、信息化与全球企业经营模式变革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的帮助取款行为进行准确定性有利于把握整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提高对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打击力度和相关犯罪的打击精准度。对帮助取款行为的定性,应当重点从诈骗行为既遂时间点、帮助取款人主观“明知”的认定、“事前通谋”的认定等关键要素来分析探讨,结合承继共犯理论对帮助取款行为进行分类认定,以此在司法实践中厘清帮助取款行为是成立诈骗罪共犯还是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案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一般被分为利益诱惑型、虚构危险型、利用疏忽型、虚假恐吓型和其他型等五种类型。独特的构成要件、规范的证据形式和严谨的证据体系构成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证据标准。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是有别于传统商业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它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软件设备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并通过由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的网络环境来进行各种商务活动.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其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网络金融、现代通信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通信、网络和金融等行业存在的漏洞和缺陷,疯狂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给人民财产造成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特别是不法分子紧跟社会热点,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导致广大人民群众不经意掉入陷阱当中,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为此,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加强法律法规的制约和建设,彻底杜绝此类案件的发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法分子打着爱心捐助的旗号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这种蹭热点、吃人血馒头的不法行为,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九龙治水"各自为战的方式,不能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蔓延趋势。从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危害和特点出发,构建包括相关政府部门、支付结算渠道提供方、电信运营商和社会公众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模式,通过完善法规、共享信息、堵塞"实卡实户不实人"漏洞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高管控成效。  相似文献   

10.
网络电话是利用互联网传输语音数据的一种新的通讯方式。近年来,由于网络电话的成本低廉、技术新颖,利用网络电话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势头十分猖獗,网络电话已经成为电信诈骗、盗窃电信资源等类型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帮凶。本文对当前利用网络电话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手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此类违法犯罪的侦查方法和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电子商务活动规范进行和电子商务市场良性发展,《电子商务法》的制定至关重要。近期,《电子商务法(草案)》出台并面向学界与实务界征询修改意见,以使之更加完善。有鉴于此,通过对草案的逐条全面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分别提出关于结构和内容完整性、法律责任机制设计、电子商务活动诚信保障等方面的建议共十六条。  相似文献   

12.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日益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较为严重的犯罪,针对此类犯罪的侦查打击存在多重难点,实践中犯罪预警是治理此类犯罪较为理想的手段。通过梳理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立案、破案、资金损失等数据,分析当前形势,调研X省及T市公安机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警现状,结合文献研究,探讨难点及问题,提出改良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电信网络诈骗因其犯罪成本低、手段更新快、危害程度高等特点,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公安机关应根据时代发展新需求,应用智慧警务建设新成果,通过断源头、断链条、追赃挽损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探索立体化、法治化、智能化电信诈骗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抑制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态势,必然要加强电信网络诈骗涉“两卡”犯罪的打击力度。通过梳理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31046份判决书,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涉“两卡”犯罪存在发案数量大、涉案人员文化程度低以及线上线下交易并存等特征。结合侦查实践,分析侦查此类案件存在的困境,从加强阵地控制、强化大数据应用、全链条打击、全面收集证据四个方面提出侦查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两卡”犯罪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电信网络诈骗是随着电信网络发展而兴起的新型诈骗活动方式,其抓住人们容易上当受骗的心理特征,编造谎言诱惑上钩,频频得逞,成为一大社会公害,是当前领导关注、社会关切、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展蔓延,必须在合成与协作上下功夫,大力构建和完善合成作战机制、联动协作机制和警务合作机制,切实提升整体作战、共同打击犯罪的效能,最大限度地震慑犯罪,有效减少人民群众损失,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通讯、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利用手机短信、网络电话、手机银行等通讯工具和网上支付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呈多发、高发态势,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虽然公安机关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但其发案数量始终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手机黑卡"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隐藏在"手机黑卡"背后的整个非法产业链条也应该引起公安机关和社会公众的警觉。打击"手机黑卡"非法产业链,需要多方力量。通过对"手机黑卡"非法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运作模式的分析研判,可以为相关企业和广大用户探索出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从而有效地维护整个社会的治安秩序和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内地)的电信网络诈骗问题愈演愈烈,"徐玉玉"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成为共识。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定罪问题,因非法获取财物是犯罪目的,故通常首先涉嫌构成诈骗罪。同时,也要考虑犯罪竞合问题,在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下,妥当解决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等同类犯罪的区分,诈骗罪与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等关联(行为方式)犯罪的区分,诈骗罪与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纯正网络犯罪的区分。电信网络诈骗往往表现为共同犯罪或高级的犯罪集团,既要严格掌握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以及具体形态,也要依照规定解决共同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承担问题,准确体现从严打击精神。对于电信网络诈骗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共犯的意思联络、关联犯罪的明知等认定问题,要遵循主客观相统一理念,由客观证明主观,优化证明方法,合理运用推定制度。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网络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运营模式,目前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本文主要从我国电子商务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四大因素,即网络建设状况、电子支付手段、物流配送体系、企业信息化水平等,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背后又有许多帮助行为定罪困难。应结合刑法及其修正案九、2016年12月20日出台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理清电信网络诈骗帮助行为定罪量刑的思路,严格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帮助行为,形成对该类诈骗犯罪全链条打击的高压态势。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是买卖双方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其数字化的特征使得洗钱行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的资金转移、资金套现得以实现。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电子商务平台可被用来进行洗钱的途径大致包括虚假支付与虚假交易,因此,为有效防治利用电子商务的洗钱犯罪行为,需要建立全面、科学的反洗钱法律监管体系,并配置以合理的事后惩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