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2014年工作回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省人民,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任务。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生产总值5.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粮食总产达到919.3亿斤,实现"十二连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进出口总额增长  相似文献   

2.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省向"率先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阔步前进的起步之年.刚刚结束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1年的工作思路,即稳增长、抓转型、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提出了"十二五"目标导向,即"一个平稳、四个高于":"一个平稳"就是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四个高于"就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十一五"实绩、力争与经济发展同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年均增幅高于"十一五"实绩,城市化水平年均增幅高于"十一五"实绩,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和教育经费投入年均增幅高于"十一五"实绩.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和重点任务,需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3.
《政策瞭望》2011,(2):51-51
生产总值27100亿元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1800元。农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突破万亿元,服务业增速连续五年高于生产总值增幅,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  相似文献   

4.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吉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改革创新,奋力拼搏,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取得显著成绩,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规划实现良好开局。经济较好较快增长。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主要发展目标全面实现。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00亿元,增长14.5%,增速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去年工作回顾2005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  相似文献   

6.
《浙江人大》2011,(Z1):2
"十一五"时期,浙江省国税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2006—2010年,全省国税系统累计直接组织收入1040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7倍,年均增长18.43%;累计办理出口退税4949亿元,  相似文献   

7.
<正>"十一五"期间,特别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省把旅游业作为欠发达地区调结构、转方式、扩内需的优势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加快培育,以高原特色旅游业为引领,带动服务业发展。"十一五"期间,预计全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054万人次,是"十五"时期的2.2倍,年均增长14%;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262亿元人民币,是"十五"时期的2.9倍,年均增长22.5%。2010年,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71亿元人民币,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末旅游总收入50亿元的目标(年度计划指标70亿元,较上年增长15%  相似文献   

8.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十一五"发展开局良好刚刚过去的2006年,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  相似文献   

9.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省人大代表予以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十一五”开局良好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省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全省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努力,较好地实现了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一)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0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比2000年翻了一…  相似文献   

10.
《松州》2014,(5)
<正>按照赤峰市委、市政府工作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期末,赤峰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要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以上。实现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二五"时期农牧民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必须达到14.9%。据抽样调查,2013年,赤峰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022元,比"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增加3012元,增长60.1%,三年年均增长17.0%。到201 5年,赤峰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如果达到10020元,农牧民收入翻一番目标就可以实现。要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1.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去年工作回顾2005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增加5232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较稳的良好局面。———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增长23.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观察与思考》2011,(3):39-39
<正>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城市化率、研发经费支出比重升幅和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重高于"十一五"实绩,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连续26年位居全国各省区前列。“十一五”期间,年均实际增长8.4%。  相似文献   

14.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05年及“十五”工作回顾2005年,省人民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团结奋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0535.2亿元,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1843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5539.3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3152.8亿元,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元。——工农业生产再创…  相似文献   

15.
一、认真总结深化近年来我省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好做法加快发展服务业一直是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课题。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经过"十一五"的大力推动,我省服务业发展呈现增速加快、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十一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3%,比GDP增幅高1.4个百分点,总量突破1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9.9%提高到2010年的43.1%。  相似文献   

16.
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重庆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五年。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定向导航,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发3  相似文献   

17.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04年工作回顾2004年是我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进程中迈出重要步伐的一年。一年来,省人民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815.09亿元,增长13.7%,增幅为1997年以来最高。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全省粮食总产4260万吨,超过历史最高的1999年,当年…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0月,国务院批准贵港市升格为地级市;1996年6月22日,地级贵港市挂牌成立。地级市的成立,给贵港市这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十年来,贵港市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贵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机遇,奋力拼搏,使贵港市面貌发生了巨变。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较建市以来增长2倍多,年均增长8.2%;财政收入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近17倍,年均增长32.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2倍,年均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倍多,年均增长6.3%;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全面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贵港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大力推进以富裕贵港、文化贵港、生态贵港、平安贵港为核心内容的和谐贵港建设,加快构建桂东南区域性经济中心、南国特色园林城市和现代化港口城市。贵港市提出“十一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比2000年翻1.5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要比现在再翻1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40:36;非公经济占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90%左右;贵港中心城区人口达到45万以上,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19.
张宝顺 《前进》2004,(3):4-14,19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3年政府工作回顾2003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又很不寻常的一年。各级政府和全省人民在中共山西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战胜种种困难,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就。国民经济保持较高增长。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4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财政总收入379.5亿元,增长29.8%,比1999年翻了一番;一般预算…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工业年均增长7.6%"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5年里,工业经济规模质量效益上了新水平,年均增长约7.6%,预计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3万亿元左右,规模保持全国前列;利润总额达3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5.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7%左右,为近年来新高。5年里,浙江工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工业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10.4、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