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小和 《小康》2010,(8):82-83
读懂茅于轼先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所有人都沉湎于暂时的幸福,他却看到了危机;当所有人充满了愤怒,他又呼唤宽容;当所有人对越来越明显的贫富差距骂骂咧咧,他却认为中国在进步,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已经在上升,今天的贫富差距,和动荡的文革年代相比,不是扩大了,而是缩小了。  相似文献   

2.
他,把“诚心诚意献统战、尽心尽力干事业、真心实意为群众、问心无愧一身正”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39岁就被提拔为正处级,是衡阳市当时最年轻的正处级领导干部之一;他,曾先后担任过三个正处级单位的党政一把手,工作业绩有口皆碑;他,就在仕途顺畅、年富力强之时,却主动找到组织要求投身统战事业。甘任市委统战部副职。他,就是湖南省衡阳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衡阳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戴建华。  相似文献   

3.
赵淑敏 《天津人大》2009,(12):34-35
他,干事创业成绩显赫,却从不自满;他,扶危济困备受称赞,却从不好大喜功。作为16年的资深人大代表,无论是当街道主任创建新开河街道“福音”再就业服务中心,还是临危受命当公司老总致力于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开发,他始终坚持“务实创新”的工作宗旨和惠政泽民、  相似文献   

4.
他,出身农民,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求索.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农民企业家,在全国引起关注;他,25岁开始当厂长.企业从未出现亏损.20多年企业资产增长了35000多倍.创造了连续28年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奇迹:他。是一个企业家,却心系社会、情系民生,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支援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守贺 《乡音》2014,(5):25-26
他是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最年轻的老法官之一;他扎根基层,十数年如一目;他办案数千却无一错判;他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老百姓的好法官”……他叫关峰,第五、六届县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6.
他放弃上百万元生意,毅然回穷村竞选“村官”;他历经12次化疗,却依然忙碌在村建工地上;他将村民当亲人,连竞争对手也由衷佩服他……他就是诸暨市草塔镇上下文村党支部书记杨七明。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看《西游记》,特别讨厌唐僧,搞不懂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固执,不听悟空的建议,还总把悟空赶走,结果自己却被妖怪捉去。但是,当我成为一名管理者后,我开始理解唐僧的苦衷了。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7,(15):10-10
2003年,邓荣志大学毕业,被某知名外资企业下属的北海某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正式聘用。当年,一起毕业的大学同学,有的成为了公务员,有的进了国企当白领,工作都很舒适,而邓荣志却整天奔跑在养殖基地,吹海风,晒烈日。好心的同学劝他及时回头,重新找一个舒适的工作。邓荣志却坚信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40刚出头的他血气方刚,参加工作25年,调换岗位五六次,年年不是模范就是先进工作者。若想捞个一官半职他条件最多:在党校工作,是优秀党员,接触领导的机会有的是;任司法助理时年年是先进,司法局几次调他进机关被他婉谢;论经济收入,当司法助理有服装、有补贴,任城建办主任也待遇优厚,可他却偏偏选择了民政助理这个清贫如洗、劳碌奔波的苦差使。任职4年,民政办发生了三大变化,上了三大台阶: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民政办干部职工个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思想境界上了台阶;工作局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年年被评为…  相似文献   

10.
谭振 《当代广西》2013,(21):45-45
他学农学,却成为一名物理教师,50多岁又改行到深圳,成为主题公园“锦绣中华”的常务副总经理;他在南京出生,在漂泊中长大,在75岁时才梦圆故乡。  相似文献   

11.
当企业家们热衷投资见效快的项目,享受人生追逐惬意时,他却来到黄土高坡,开垦荒山,放飞绿色梦想;当“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之时,他旗下标志着成功转型的新公司已投入运作;当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调控房地产业的政策时,他巨资打造的4300亩荒山秃岭已披上了碧绿的盛装。他,就是山西地产界风云人物、转型浪潮的先锋、太原中保集团董事长邢拴林。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欢呼人类进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的心灵却被一种沉重、焦虑的阴影笼罩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艾滋病在全球急剧蔓延,人们越来越多地陷入“恐艾症”之中;恐怖主义的猖獗,成为当今世界人们的“公害”;核武器竞赛,把人类推向生死存亡的险境,如此等等。面对严酷的事实,如何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阐释人类生存的问题,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他,因为始终把服务好患者当成第一责任,刻苦钻研医疗技术.被官兵和驻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最圣洁的白衣天使”;当恶毒的病魔突然来袭.他却提出了退还全团官兵的爱心捐款的请求:他敞开怀抱把大爱献给身边所有需要关心的人,最“怕”的却是.有生之年不能更好地回报部队、社会、家人的大爱……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省南充市,有一位致力于环保事业多年、颇引人争议的民间怪人。虽然他蓬头垢面,形似乞丐,却气宇轩昂,满腹经纶;他在近在咫尺的城市里有两套住房,却甘愿苦行僧般在街头巷尾长年累月幕天席地地生活;他有令人羡慕的职业及收入,却甘愿成为地位低下的收荒匠。以垃圾为生;他是科班毕业的英语人才,本来有更好的舞台一展才华,但他却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令人不可思议的、又脏又臭的城市垃圾之中,用装满英语词汇的脑袋思索人与环境的关系,用身体语言书写自己的环保理论……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女友,成为亲人、朋友、邻居以及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眼中的精神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他被誉为台湾新闻界的一大才子,而立之年却抛弃原本如日中天的事业,导致债台高筑;然而,在创业的低谷期,他却从故乡温州汲取了不竭的源泉和动力,重新使事业蒸蒸日上,并一举成为台湾精英类杂志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6.
在我结识的浙江企业家中,李书福是个极富个性的人物。此人极富幻想,却脚踏实地;他的人生充满坎坷,却总能逢凶化吉;他看似大大咧咧,却时时顾及细节;他自称半个文盲,却能用英语与老外直接对话,而且诗作不断……  相似文献   

17.
刘富道 《世纪行》2006,(10):45-48
在中国当代画家中,刘三多先生的经历颇为特别:他非科班出身却涉猎多个画种,并编写过一本《美术基础知识》,发行4万余册;他的成名作曾风靡一时却无分文润笔,随后呆在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他的作品有数百件之多却无一投放市场,而他还在不停地作画。退休前的刘三多是咸宁市政协副主席,他还是第八、第九届湖北省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8.
李辉 《乡音》2014,(3):47-47
50岁。已经50岁了。他的人生却迎来流亡。巴黎火车站。当他不得不从这里离开自己的祖国到邻国避难的时候,他的护照上的名字不再是大名鼎鼎的维克多·雨果,而是一个请人伪造的假名“兰文”先生;  相似文献   

19.
张君 《民主与法制》2010,(21):38-41
侦办李真案的河北省检察院副厅级检察官刘宏,生前有着太多耀眼的光环;然而,在他今年被打致死3个月后,却被网络频传有4个老婆、  相似文献   

20.
走近钟南山     
在全国抗击非典的最前沿,活跃着这样一位老人,当世界上还不知道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为何物时,他果断地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控制疫病打下了基础;当医务人员被大批感染时,他哪里危险往哪里去,奔忙于各家医院之间,并要求将危重病人送到他那里;当人们谈非色变、流言四起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