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两岸婚姻的问题引起人们注意。两岸婚姻究竟是苦?是甜?恐怕一言难尽。其实,应当说,两岸婚姻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产物,是两岸人民交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两岸婚姻是中国人自己的婚姻,两岸人民同文同种同习俗,两岸通婚加  相似文献   

2.
主题征稿     
《台声》2014,(8):110-110
"一家牵两岸、两岸一家亲",七夕节期间,第三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在浙江省奉化市举办。两岸婚姻延续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根脉,传承着炎黄子孙的共有印记,在两岸关系中有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您或您的身边有什么平凡却感人的两岸婚姻故事?欢迎大家通过《台声》杂志官方微博、微信,与我们一起畅聊下期微主题#对岸,邂逅爱情#传承着炎黄子孙的共有印记,在有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30年来,两岸婚姻走过苦涩与沉重,走过谨慎与无奈,不断向着幸福与平等迈进,而一段段酸甜苦辣的两岸婚姻,也仿佛一面面西洋镜,折射出两岸关系不断变迁的时代光影。2013年7月12日,民政部发布"2013年两岸婚姻家庭政策理论研究课题指南",这也是大陆官方首次专门发布两岸婚姻家庭方面的课题指南。此课题涉及两岸婚姻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对两岸社会的影响、两岸婚姻家庭利益诉求、有关民间团体研究、两岸婚姻家庭权益保障,和相关政策制度评估等。专业性之强,领域之宽泛,前所未有。这也从一个层面展现出,大陆官方层面对于两岸"三通"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关海峡两岸婚姻的问题引起人们关注。其实,两岸婚姻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产物,是两岸人民交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两岸婚姻是中国人自己的婚姻,它加强和延续了两岸人民的往来。但是,毕竟两岸隔绝半个世纪,至今尚未正式结束敌对状态,两岸婚姻究竟是苦?是甜?恐怕一言难尽。姻缘连亲情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显示,在祖国大陆登记的涉台婚姻,1988年有100对左右,1997年有1万对;到1998年底,10年增加了100倍,累计超过8万多对;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妇联一直都在关注涉及两岸婚姻的女性,在商议"第三届海峡妇女论坛"研讨议题时,就毫不犹豫地把"关注两岸婚姻·关心台商眷属"列为研讨的议题。台湾媒体也十分关注这一议题,但更关心的是,台湾女嫁大陆郎的情况。其时,我们代表团一行还没到台东,台湾的《苹果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等多家媒体就争  相似文献   

6.
随着两岸交流的日趋深入,两岸配偶的持续增长,如何更好地为两岸随着两偶的婚姻当事人提供有关咨询、协调等便利服务,促进两岸民间机构、公益组织建立紧密的联系互动机制,切实维护两岸配偶合法权益,是两岸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两岸民众交流合作日趋频繁,两岸婚姻不断增多,而且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据统计,仅在奉化就有300多对两岸婚姻。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开明开拓、和谐和乐"的新时期奉化精神,推动两岸姐妹同胞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两岸婚姻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从2011年起,奉化组织举办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两岸基层交流的知名品牌。首届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节由奉化市台办、市妇联与台湾高雄市妇女会联合举办,台湾知名人士蒋方智怡、台湾知名心理学家张怡筠等两岸有关人士、专家学者和两岸50对婆媳相聚奉化,围绕"两岸婆媳话深情,家和国和  相似文献   

8.
易靖茗 《台声》2014,(12):62-62
<正>11月22日至24日,由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主办,苏州市台办、苏州市民政局承办的第二期两岸婚姻家庭当事人辅导班在江苏苏州举办。120余名两岸婚姻代表和台协妇联会会长参加了活动。本次辅导班以"感恩心幸福梦"为主题,形式新颖、内容多样。既有政策解答、交流提问、婚恋专家授课等环节,又有分组"破冰"活动、两岸婚姻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台声》2019,(2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同胞常来往,越走越近;两岸一家亲,越走越亲。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1979年至今,两岸关系已经走过了40年不平凡的岁月。自1987年两岸民间交往恢复以来,两岸民众之间的通婚逐渐成为常态,两岸婚姻成为民族命运起伏的缩影和关系演变的见证,成为推动两岸交流与交往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两岸婚姻被誉为两岸"三通"之外的"第四通",是两岸之间最为天然、亲密的纽带。目前,两岸婚姻家庭数量接近40万对,两岸配偶喜结良缘,两岸同胞跨越海峡的情缘,在相知相爱中,彼此走进心底,牵手未来。  相似文献   

10.
洪鸿  程朔图 《台声》2013,(1):43-44
自1987年两岸民间交流恢复以来,已有33万多对两岸同胞喜结连理,每年还在以1万多对的速度增长。两岸婚姻被誉为是继两岸“三通”之后的“第四通”  相似文献   

11.
涉台婚姻,是两岸人员往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沟通两岸民众联系的一条新纽带.两岸居民正常、合法的通婚,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它对于进一步消除两岸间的隔阂,促进两岸人民之间的了解和融合,推动两岸的经济、文化合作,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2)
<正>"我是一名中医大夫,目前在为祖国的养老事业尽一份力,对我来说,努力挣钱让家人吃饱饭是最重要的,然后在事业跟家庭之间取得平衡是我目前重中之重的目标——"结识彭子郡和何琳小两口,缘于朋友王裕庆的朋友碹慈,王裕庆也是在大陆读书的台生博士,他本人也是两岸婚姻,是河南的女婿。因他的乐于助人,今天我们才能与读者一起,分享彭子郡和何琳这对刚新婚不久的两岸婚姻小夫妻甜腻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3.
丁宇 《两岸关系》2013,(3):34-35
阳春二三月,春风枝上归。3月5日,首期两岸婚姻当事人辅导班在榕城福州开班。本次活动由民政部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主办,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承办,是大陆专门成立为两岸婚姻当事人服务的机构首次举办的针对大陆配偶的集体辅导活动,共有30多名大陆配偶参加本次辅导。辅导班旨在帮助大陆配偶加深  相似文献   

14.
结婚1000天     
从恋爱中带着相守一生的甜蜜走进婚姻,虽然每个人 都在期待着幸福,却总是难于避免争执和伤害的无奈。 有人说,爱情在三十个月后死亡,那当我们迈进结婚 1000天的门槛,我们靠什么将婚姻进行到底?爱的幸 福与默契,爱的伤感与冷漠,爱的心痛与分离,结婚 1000天.为您讲述最真实的婚姻故事,展现最真切的 婚姻悟语。  相似文献   

15.
正9月25日,第十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在"云端"举行,论坛的主题为"全心全意为姐妹服务"。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通过视频方式向论坛致贺。詹成付回顾了论坛与两岸婚姻家庭10年相伴的历程,重申了全心全意为两岸婚姻家庭服务的信念,表达了迎难而上、携手同行、凝聚力量的期许。詹成付表示,未来我们的道路依然不会平坦,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脚下就会有力量,我们就会凝聚起更大的能量,为更多的婚姻当事人架起桥梁,  相似文献   

16.
陈萍 《台声》2013,(4):61-61
2月18日,马英九在回答台商咨询时强调,通盘检时“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不合时宜、带有歧视性的条文,是今年台当局两岸政策的3个重点之一。作为血缘人身份移居台湾的大陆配偶正迫切地期盼,台当局能尽快地检讨对大陆配偶的偏见与歧视,走出两岸意识形态迷思,还原婚姻的本质,创建两岸婚姻所应具备的沟通条件、亲密条件、家庭支持条件、社会适应条件,以及他们子女健康与幸福成长的积极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严俊 《台声》2004,(1):22-23
你问过我多次演艺圈两岸婚姻方面的故事,这封信就跟你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古今中外皆同理.明星从来都是大众瞩目的焦点。何况还是两岸婚姻这个新鲜的话题。网上和坊间报章杂志报道的,连小朋友们都耳熟能祥,想你在大陆也听到过许多。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4)
正"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总是用双方特有的方式磨合,而婚姻就是在碰撞中调和。""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需要彼此用心去经营。所以一路走来,我们惺惺相惜,互相包容、互相理解。"赖亭方总是时不时地这样评价着自己的婚姻生活,并一直强调——一月的北京,已是三九时节。网友戏称,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阳光,分明是在冰箱里安了个灯泡。而就是在这样被俗称为"万物伏匿、寒气已达到顶峰"的冬天里,我享受着一个两情相悦不分地域疆土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9.
易靖茗  何山 《台声》2014,(12):87-91
两个天南海北的典型85后新生代,两个在不同社会环境里成长的年轻人,就这样跨越海峡开始用"爱",继续书写中国百姓、炎黄子孙一段非典型的关于"两岸一家亲"的人间小事。他们曾经文艺过,现在则光荣着——与何山、黄于婷夫妻结缘,实属"惊喜"。月中去外出差,忙碌中晚收了好些邮件,回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梳理邮箱,很快便发现一封不一样的来信:"易编辑您好!我和太太都是《台声》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们也是一对目前生活工作在厦门的两岸夫妻。订阅贵刊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情感/两岸一家亲"栏目是我们最喜欢的内容。读过了那么多对幸福温馨的两岸婚姻,在收获感动与找到知音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20,(16)
正8月3日至8日,由全国台联主办,贵州省台联承办,上海市台联、福建省台联、四川省台联、广东省台联等各地方台联协办的"优秀青年台胞志愿者集训营""两岸婚生子女台胞夏令营"和"第二届正青春——两岸婚生子女青年夏令营"活动在贵州举办。全国台联理事会两岸婚姻暨台湾少数民族专委会部分委员同期开展调研活动。来自全国各地近70名常住台胞、定居台胞和两岸婚生子女分成3大营队,3组人员分批分次前往贵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