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保障方向。国家治理沿着什么样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既是有效治理国家的前提,也是国家治理基本规律的首要问题。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基本问题是为谁治国理政、怎样治国理政。为谁治国理政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指向,怎样治国理政则是实现价值目标的具体举措,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治国理政坚持了人民是社会历史主体的唯物史观。在新时代,能否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不仅检验着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也决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创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治国理政思想体系,深入研究这个思想体系的基本问题,意义重大。本文深入研究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的目标、主线、主要内容、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认为这些基本问题属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所取得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成的理论渊源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是重要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5.
国情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断深化和拓展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把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习近平的国情观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根本目的,具有坚定自信的方向意识、直面问题的责任意识和心系百姓的民生意识三个突出特点。深刻把握习近平的国情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在他的治国理政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在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中,让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有了新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是治国理政的基础,历史思维是治国理政的关键,社会系统是治国理政的核心,解读习近平治国理政中社会科学方法论,重温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方略,将法治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架构清晰可见.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中国人民对于治道的探索和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和提升.法治体系是“法的统治”在法律的价值层面、事实层面和形式层面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矢志不移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此乃中华民族复兴和人民权利保障的不二选择和必由之路,对此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17,(4):9-14
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背景下,21世纪初"执政能力"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心话语。聚焦执政能力建设,使进入新世纪后党的建设形成新的方向和实践内容。党的十八大以崭新部署谋划全局发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治国理政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施政履职的实践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现实逻辑决定了治国理政能力新话语形成的思想逻辑。执政能力与治国理政能力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执政能力不等于治国理政能力。从执政能力到治国理政能力的话语转换,具有崭新的时代意蕴,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形成正是党中央治国理政能力展现的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四个全面"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治国理政的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效能之生命力在于其有机统一性,贯通"四个全面"之间的宏大布局、整体协调与全面联系。"四个全面"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四个全面"是中国梦的"梦之四维",大厦之基;是"圆梦"的动力保障和理性实践。  相似文献   

10.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民民主政治价值追求,高屋建瓴而又脚踏实地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推向前进。突出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人民民主的价值优化治国理政;推进制度现代化,把握人民民主的真谛优化治国理政;实现良法善治,夯实人民民主的基础优化治国理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拓展人民民主的渠道优化治国理政;根治权力腐败,清除人民民主的障碍优化治国理政。  相似文献   

11.
<正>"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回应人民期待、把握中国全局,提出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它廓清了治国理政的全貌,抓住了治国理政的关键,拎起了治国理政的总纲,集中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方略。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只有深刻领会"四个全面"的理论精髓,才能准确把握新常态时代性背景、趋势性变化、阶段性特点,更好地担当起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形成,不仅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认识的深化,而且表明我们党已经成功地找到了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的实践路径.然而,道路自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从主体自觉、实践探索和环境塑造等三个维度着眼,以强化理论武装、推进改革开放和塑造良好环境为着力点,更明确、更自觉、更坚定地坚持和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一、坚定道路自信的思想基础是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论证了道路自信的合理性.坚持什么样的道路,需要我们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而政治信念的坚定取决于思想清晰,取决于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3.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新方略,蕴涵着现代国家治理的"中国维度"。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彰显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自信与理性把握,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新路径,从国家本质、国家功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层面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既管眼前,又管长远,拓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是制度在价值层面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公平正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价值指针、保障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体现于党中央治国理政方方面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美好理想。坚定制度自信、彰显制度优势,就是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不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20,(9)
道德和法治同属于文化范畴,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领导和治理十四亿人的社会主义大国,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领导水平,治国理政要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国家安全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保证。要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36)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马克思主义否定观角度来看,"三个自信"是对资本主义否定的必然,是对苏联模式否定的必然,是对我国"文革"否定的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新的肯定。"三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提出,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论,丰富发展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治国理论,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学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既是对现时态的深邃洞见,又是对历时态的入微回溯,体现了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我们要从理论、文化、历史、现实、实践等维度进行全面探讨,深入解读,全面系统地领悟其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整体上谋划和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从整体上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从整体上解答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复杂性社会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特征是在对当代社会思潮的批判中得到彰显的。只有坚持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才能有力回应当前社会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挑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旗帜道路,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系统规划和全面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守正开新,气象万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