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蓉 《党史文苑》2011,(12):45-47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两个务必"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历史渊源,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两个务必"作为我们党作风建设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已经30年了,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依据并由此揭示党的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78年到1982年近五年所发生的变化,从思想基础、组织保证、国情认识、实践经验、情感心理基础和政治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基本依据及其对党的理论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都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表述。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直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号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2007年10月,党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密集调研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后,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并对"党媒姓党"作了重要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党媒姓党"的论断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特别是新闻媒体界与宣传思想工作战线的广泛学习与讨论。总书记关于"党媒姓党"的论述深刻地回答了新的时  相似文献   

5.
于连锐 《实践》2013,(10):48-49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群众路线最高境界1922年,党的二大对党的性质作出明确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军,是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贫苦群众的先锋军。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对党的这一宗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1939年2月20日在给张闻天的信中,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39年,毛泽东在为中央写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欢迎"为群众服务"的知识分子。这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初表述。12月21日,毛泽东在《纪念白  相似文献   

6.
文萃     
《先锋队》2012,(20):46
"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由来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5,(5)
<正>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提出并形成的。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一个全面"到"两个全面"。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在报告中重申了"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并且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1957年前后,《星火燎原》"编辑部为核对毛泽东游击战争作战原则(十六字诀)",写信向陈毅元帅咨询:"十六字诀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提出来的?"是不是在1928年5月20日召开的在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时提出来的?1陈毅元帅在这封信上用毛笔做了三个批示。第一个批示是针对"是不是在1928年5月20日召开的在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时提出来的"问题,他写道:"不能作这样的推断。"明确否定了在1928年5月20日召开的在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时提出来的估  相似文献   

9.
黄顺基 《前线》2016,(4):41-43
正"四个全面"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四个全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理论创新前十年,它包括的子系统的量的增加。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3,(3):65-65
<正>党的作风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其中为人熟知的是1945年党的七大提出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三大优良作风"的逐步形成——我们党创立初期就明确规定党的任务是为全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大革命时期,逐步认  相似文献   

11.
张书林 《探索》2008,1(1):40-44
从历史的时空中、宏观地把握和透视"党的生命"命题,科学的路径应该是:着力剖析毛泽东提出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毛泽东和中共八大党章提出的"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三个重大命题的产生过程、内涵所在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冯俊 《前线》2018,(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概念,并且强调党的政治建设"突出""统领""摆在首位"的重要地位。报告对"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所作的论述,是对党的政治建设内涵最完整、准确的规定。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通过中央全会部署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通过修改党章来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通过全党的集中教育使党的政治建设落到实处,党的领导人高度重视和有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回顾这段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党的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说法,并非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就提出,"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将会形成新的财产所有结构。"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明确"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则表述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  相似文献   

14.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形势,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构想。1994年9月28日,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把党的建设提高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5.
"四个危险"这一科学论断,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彰显了我们党面对风险挑战自我检验、自我修正、自我提升的清醒认识,是我们党直面困难的自信和成熟、克服自身问题坚定决心的重要体现。自2011年首次提出"四个危险"以来,我国学术界围绕"四个危险"的现实表现、实质危害、产生根源,化解"四个危险"的重要意义与路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列为党  相似文献   

18.
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对党的纯洁性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始终保持党的纯洁  相似文献   

19.
在结束一年半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后,如何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的成果,把党的先进性建设长久有效地开展下去?对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提出必须作到四个"紧密结合",即"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从而为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康民 《党的建设》2001,(7):35-36
1941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规定七月一日是党的诞生纪念日.此后,在党的历史上,每当"七·一"来临,全党都要利用这一纪念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展望党的未来,并结合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任务,提出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同时以此来教育广大党员,为完成党的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在纪念"七·一"的过程中党的三代领导人不仅十分重视这些纪念活动,而且把这一天作为一个重要里程碑,提出新要求,发出新号召,三代领导集体所显示出的不同政治风采,从中可看出党的光辉历史发展和许多值得深思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