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缘千里来相会 俞秀松(1899-1939),又名寿松,浙江诸暨人。1916年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在杭州参加五四运动,下半年去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1920年与陈独秀、施存统等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受陈独秀委托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是第一任书记。1921年3月,他前往苏联参加少共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从事工人运动和青年工作,在杭州指导并参加创建浙江省团的工作。1922年5月,他参加团的“一大”,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同年11月,去泉州、广州等地协助孙中山做军运等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后,任国民党浙江省临时党部委员,与宣中华等一起从事革命统一战线工作。1925年至1933年,先后在莫  相似文献   

2.
俞秀松对创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秀松是参加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成员之一,他还负责创建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39年2月,在苏联的政治大清洗中被错误杀害。 1996年8月 29日,俄罗斯联邦军事检察院正式为俞秀松烈士恢复了名誉。木文概述了俞秀松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历程,以及他在创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潘晨 《党史纵览》2023,(2):51-53
<正>俞秀松(1899-1939),又名寿松,字柏青,化名王寿成,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俞秀松出身浙江诸暨一个耕读之家,自幼聪敏好学、正直善良,立志以天下为己任。17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近代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4.
1996年8月29日,俄联邦军事检察院正式作出了为俞秀松烈士恢复名誉的决定。这位革命先驱者的历史冤案,在沉积了半个多世纪之后,终于彻底昭雪了。 俞秀松,1899年8月1日生于浙江溪埭的小山村,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曾化名王寿成,俄名那利曼诺夫。 五四运动时,俞秀松是杭州学生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他和同学宣中华、施存统、夏衍等一起创办了《浙江新潮》,并由他担任主编,这是浙江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其发行范围很广,影响甚大,国内的黑龙江、北京、上海等地,以及远在海外的日本,都有代办处。陈望道称赞它是“浙江一颗新星”! 1919年下半年,俞秀松去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结识了李大创、陈独秀等,较早地开始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  相似文献   

5.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主要成员,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执委会书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委员、书记,出席了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为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3):F0003-F0003
俞秀松(1899.8.1-1939.2.21),浙江诸暨人,19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1920年8月22日,在中共上海发起组的领导下,俞秀松等8名青年发起成立了中国第  相似文献   

7.
俞秀松是上海建党建团英才中杰出的一员。他在上海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协助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外国语学社培养干部,积极参加工人运动,支持国共合作,开展国民会议运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1920年3月,俞秀松打消了做学者的念头,决意去做社会的革命者,离开“北京工读互助团”,第一次到上海,由李大钊介绍到白尔路三益里的《星期评论》社工作。这是他献身无产阶级革命迈出的重要一步。《星期评论》创刊于1919年6月8日。该刊将介绍劳工运动和宣传社会主义作为办刊宗…  相似文献   

8.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参与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临时团中央的第一任书记,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领导中国青年运动方面有过重大贡献;他是我国较早认识军事工作具有特别重要性的共产党人之一。他一九二二年曾来福建,进行建团和革命活动。俞秀松,亦名俞寿松,字柏青,一八九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县大西  相似文献   

9.
俞秀松,1899年生,浙江诸暨人。早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2o年曾与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其后受党组织委托,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O至1935年间,俞秀松曾先后在苏俄和苏联学习、工作达10年之久,后因受到王明等人诬陷在苏联肃反扩大化时期遭杀害。他沉冤半个多世纪,直到1996年才被俄罗斯联邦军事检察院平反昭雪。长时期以来,人们对他了解很少,特别是对他在苏俄和苏联的活动情况知之更少。今年8月1日是俞秀松诞辰一百周年。为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将出版纪念文…  相似文献   

10.
刘晓霞 《湘潮》2005,(9):24-28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史上,俞秀松是一个无法抹去的重要人物。早在1920年5月,俞秀松和陈望道就一起参加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6月,与陈独秀、李达、李汉俊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8月,受上海党小组委托,筹建了中国最早的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6月2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共同主办的"纪念俞秀松诞辰120周年暨俞秀松与近代中国革命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新疆等10个省市以及俄罗斯的学者100多人参加了会议,纪念俞秀松同志诞辰120周年。会议对俞秀松的生平、思想和历史贡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在致辞中表示,俞秀松是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研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位蒙受40多年不白之冤,直到1984年才昭雪的第一批人党的老党员俞秀松。俞秀松是党在上海发起组的成员之一,不久又在上海和杭州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中央执委会执行委员。1921年.、1925年他两次去苏联学习,参加了苏联共产党。1935年被联共派到新疆工作。俞秀松在我党早期历史上,及新疆工作中,都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一、实际主持“反帝会”工作俞秀松1935年5月被苏共派到新疆后,组织上受苏联驻迪化总领事馆管理.并遵守不公开党员身份,不发展党的组织,不宣传共产主义的“三不”原则。他…  相似文献   

13.
俞秀松早期自我身份认同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年幼接受家庭教育到1916年进入浙江一师学习,他以"学问家"的心志提升自我知识素养,对现实的不满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发他对各类西方学说的热情;1919年"浙江一师风潮"发生后,俞秀松远赴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其"学问家"的自我身份认同开始在纲常伦理与新文化的矛盾、理想社会与试验生活的反差、知识欲和改造事业的冲突中渐次消解;1920年夏,俞秀松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标志着他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这一历程不仅可以描摹出俞秀松的思想演变轨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同时代革命者的行动逻辑和精神动力,有助于深刻理解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复杂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上海外国语学社”的任培国192O年8月22日,俞秀松、罗亦农等人在陈独秀家中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然后以个人名义承租渔阳里6号楼房一幢·作为活动场所。青年团成立后,俞秀松主持团的工作,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上海党小组发起人也参加了团组织。第一批团员有任提时、肖劲光、任作民、王一飞、柯庆施、刘少奇、卜士奇、彭述之等人。任粥时眉浓眼大,四方脸庞,未脱少年气息。陈独秀见任翊时年少,问他,“任培国(任粥时,字培国一编者),不想家吗?”出生在湖南湘阴县唐家桥新屋的任提时这年16岁。夏末秋初,经毛…  相似文献   

15.
俞秀松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者和第一任书记。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俞秀松接受新思想,经过对各种主义的比较,确立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他在指导各地建团、发展团的组织、团结教育青年、筹备团一大等方面,对青年团作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俞秀松年青时就追求真理,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成为党上海发起组的成员之一,不久又在上海和杭州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中央执委会执行委员。1921年,1925年他两次去苏联学习,参加苏联共产党。1935年被联共派到新疆工作。俞秀松在我党早  相似文献   

17.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实践者之一,他的一生是坚持革命斗争的一生。良好家风,是俞秀松斗争精神产生和形成的直接因素;爱国之情,是俞秀松斗争精神产生和形成的内在动力;时代巨变,是俞秀松斗争精神产生和形成的现实土壤。梳理和总结俞秀松在深入斗争实践、讲求斗争策略、坚持斗争原则等方面的斗争实践与斗争本领,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践行初心使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一个青年团组织是1920年8月22日在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诞生的。发起人有8个: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沈玄庐、袁振英、金家凤、叶天底,前6位都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会议把青年团的名称定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亦即S·Y青年团(英文“社会主义”“青年团”两词的第一个字母)。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书记陈独秀也参加了会议,指派这8个人中最年轻的21岁的俞秀松为“负责人”,参加会议的苏共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提议称为“书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次年,1922年5月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  相似文献   

19.
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蔡和森、邓仲①(邓中夏)、张椿年②(张太雷)、许白昊、方国昌(施存统)、易礼容、俞秀松、王振翼、陈子博、谭平山、莫耀明、树彝、吕一鸣、王仲强、谭植棠、金家...  相似文献   

20.
青年俞秀松是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致力于国共合作和统一战线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一连串深深的脚印,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